经典名方中甘草的本草考证△
2020-10-28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2,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甘草为应用最广的中药之一。因其可解百毒、调和诸药,被称为“国老”,有“十方九草”之说。同时,甘草也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收录的药食同源药材,日常饮食中极为常用,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症,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包含甘草的药方高达60首(见表1),其中27首标注为“炙”或“炙甘草”,6首标注为“生”或“生甘草”,27首未标注。已有学者对甘草进行本草考证,对其历代所用主流基原考证结论基本一致,但对于古代甘草炮制法中的“炙”是否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炙甘草”项下的“蜜炙法”尚存在争议[1-5]。经典名方所涉及甘草药材的炮制方法是开发该经典名方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除此外,产地、采收等关键信息亦需进一步细化与明确。目前针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的关键信息相关考证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历代本草进行了系统梳理,考证了各历史阶段所用甘草药材的正品基原、产区、采收加工炮制方式,厘清历史变迁脉络,为包含甘草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表1 《目录》中甘草的用量及炮制方法
续表1
1 释名
甘草早期别名混乱,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苓”“蘦”“大苦”均为甘草的早期名称。《诗经》中多处提到“苓”,《毛传》云:“苓,大苦。”《尔雅》云:“蘦,大苦。”《说文解字》对“蘦”的解释为:“蘦,大苦也。”对“苦”的解释为:“苦,大苦,苓也。”“蘦”与“苓”同音,按古书记载,字义相通,皆为一种名为“大苦”的植物。而三国时期孙炎注《尔雅》云:“蘦,今甘草是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其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认为“蘦”与甘草为同种植物,晋代郭璞所注与之相同。
后世对这一观点存在认可与质疑2种态度。宋代《嘉祐本草》收载了前人关于“苓”“蘦”“大苦”的相关记载:“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疏》引《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6]认同“蘦、大苦、苓”与甘草为同物,但孙炎所描述的植物形态与甘草相去较远。《本草图经》引用了前人之说:“谨按《尔雅》云:蘦,大苦。释曰:蘦,一名大苦。郭璞云:甘草也,蔓延生,……或云蘦似地黄。《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蘦与苓通用。”[7]90同样认为“蘦、大苦、苓”均为甘草早期名称。但《本草图经》对当时的甘草形态与前代文献所载不同提出质疑,推测可能为种类不同的原因:“首阳之山,在河东蒲坂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同者乎?”
又有部分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北宋时期沈括[8]470《梦溪笔谈》注引《尔雅》云:“蘦,大苦。注: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茎赤,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实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熟则角坼,子如小匾豆,及坚齿啮不破。”沈括将文献所载“蘦”即“大苦”的形态与当时甘草的形态进行对比,认为古书所载“大苦”并非甘草,而是黄药(黄独DioscoreabulbiferaL.),因其味极苦而有“大苦”之名。明代李时珍[9]483《本草纲目》中认为郭璞所注的植物形态与甘草不符,而认同沈括《梦溪笔谈》中的观点:“郭说形状不相类,沈说近之。”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同样否定了“苓、蘦、大苦”为甘草的观点:“大苦,苓也,见《邶风》《唐风》《毛传》。《释草》:苓,作蘦。孙炎注云:今甘草也。按《说文》,苷字解云甘草矣。倘甘草又名大苦、又名苓,则何以不类列而割分异处乎?”同时又否定了“大苦”为卷耳的观点,赞同沈括的观点,认为大苦原植物为黄药:“而此‘大苦,苓也’固不误。然则大苦即卷耳与?曰:非也。……卷耳自名苓耳。非名苓。……此大苦非苓耳。……然则大苦何物?曰:沈括《笔谈》云:……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郭云甘草,非也。甘草枝叶全不同。”桂馥《说文义证》中亦否定孙炎、郭璞而认同沈括的观点:“然则以蘦为甘草,始于孙炎,而郭沿其误也。本书甘草目作苷字。沈存中说可以定群疑矣。”
王念孙、郝懿行、王逸等古代学者又对“大苦”的原植物提出了新的观点,王念孙《广雅疏证》云:“大苦者,大苄也。《尔雅》云:苄,地黄。苄、苦,古字通。”郝懿行《义疏》云:“地黄名苄,苄苦古字通……大苦即大苄也。”均认为“大苦”原植物为地黄。而王逸对《楚辞》中所载“大苦”的注释为:“大苦,豉也。”又有人释大苦为虎杖:因“苦”与“荼”意同,通“蒤”,《尔雅》释“蒤”为虎杖[4]。
综上可见,古代甘草的别名混乱,三国至宋代认为“苓”“蘦”“大苦”均为甘草早期别名,自沈括《梦溪笔谈》提出质疑后,后代推翻了这一错误观点。“甘草”这一正名始出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10]。汉代之后历代本草均以“甘草”为正名。
因甘草味甘美,常有“蜜草”“美草”等别名。如《名医别录》:“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蜜草,一名蕗草。”[11]28《本草品汇精要》:“【名】国老、蜜甘、美草、蜜草、蕗草、大苦、蘦与苓通。”[12]128《本草蒙筌》:“因味甘甜,故名甘草。”[13]30
因甘草有调和诸药解草石毒的作用,又名为“国老”。《本草经集注》:“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14]206《药性论》:“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本草纲目》:“甘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中之良相也。”[9]483
2 基原
现存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仅记载了甘草的性味功效,而未提及其植物形态。三国时期孙炎对《尔雅》的注释中最早对“甘草”的形态做出了描述:“蘦,今甘草是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其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然前文已提到该观点为后世所否定,《梦溪笔谈》以大苦为“黄药”,《本草纲目》《说文义证》认同该观点。王念孙《广雅疏证》则认为大苦似地黄或木甘草,但各家均否认了“蘦、大苦”为甘草的观点。孙炎对“甘草”的形态描述与当今所用甘草的形态相去甚远,或为同名异物。
南北朝《本草经集注》记载了多种产于不同地区品质差异的甘草:“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名。……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青州间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可用。”[14]206其药材性状为“赤皮断理”者,结合所述产区“抱罕”(今甘肃省临夏一带),与今之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最为接近。
宋代《本草图经》对当时的甘草植物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7]90同时附有1幅府州(今陕西榆林府谷县一带)甘草图和2幅汾州(今山西汾阳一带)甘草图(见图1),据《本草图经》文字描述可得,当时的甘草原植物高度约30~60 cm,叶、花、果均为豆科植物特征,根较长,外皮赤色。观其所附药图,茎直立,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其形态与今之甘草G.uralensis相符。
注:A.府州甘草;B.汾州甘草。图1 《本草图经》所附甘草图
《梦溪笔谈》中对甘草形态的描述也十分细致:“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实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熟则角坼,子如小匾豆,及坚齿啮不破。”[8]470《梦溪笔谈》对甘草叶片及种子的形态做了补充描述,亦与当今豆科植物甘草G.uralensis相符。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所附甘草药图(见图2)的植物形态与《本草图经》所附药图相近,系转绘而来且花被上色为淡紫色,根部为红褐色,与今之甘草G.uralensis的形态特征更加符合。其对药材的描述为“【质】类黄耆,皮粗而赤。【色】皮赤,肉黄。【味】甘”,亦与今之甘草药材性状相符。
注:A.汾州甘草;B.府州甘草。图2 《本草品汇精要》所附甘草图
明代李时珍[9]483《本草纲目》引用沈括《梦溪笔谈》对甘草植物形态:“李时珍曰:按沈括《笔谈》云:……甘草枝叶悉如槐,……今出河东西界。寇氏《衍义》亦取此说,而不言大苦非甘草也。以理度之,郭说形状殊不相类,沈说近之。”其附图(见图3A)与今之甘草G.uralensis相符。《本草原始》对甘草的形态描述同样引自前代:“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结角作一本生,如相思角,至熟时角拆,子扁如小豆,极坚。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肉黄,其味甘甜,故名甘草。”[15]45并附有甘草药材图(见图3B),根与根状茎粗状,茎直立,多分枝,具有明显的横向皮孔与纵皱纹,与今甘草药材相符。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讨论了前代文献对甘草的不同论述:“《梦溪笔谈》谓甘草如槐而尖,形状极确。……甘草殊不蔓生,亦不类荷。盖传闻异,或传写讹。”又提出陶弘景所说的不同产地甘草味道不同可能是由于物种基原不同所致:“余尝见他处所生,亦与《图经》相肖,尝之味甘,人无识者,隐居所谓青州亦有而不好者,殆其类也。”[16]152
民国《中国药物标本图影》附有细致的甘草原植物及药材图(见图3D)[17]。观察历代本草所附墨线图与彩图,可知甘草为草本植物,主根粗壮,明显,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5~15枚,倒卵形。观《植物名实图考》《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图,可见花为总状花序,腋生,蝶形。结合历代本草中记载甘草“叶端有白毛”的描述,可排除《中国植物志》所载5种甘草中无毛或近无毛的洋甘草G.glabraLinn. (《中国药典》以光果甘草G.glabraL. 为该植物的正名)、粗毛甘草G.asperaPall. 和无腺毛甘草G.eglandulosaX. Y. Li。从小叶的数量和形状上可以排除小叶3~7枚,卵形至矩圆形,边缘波状的胀果甘草G.inflataBatal.。根状茎横走;主根粗长,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全株被白色短毛及刺毛状腺体等特点与甘草G.uralensis相符,综上推测古代本草所载甘草为今之甘草G.uralensis。
民国《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查各处药肆之优良甘草,以大同、张家口、包头、绥远等处为集散地而输出之,其形体粗大,味甜,淀粉多而纤维少,故又称西粉草,即包头一处每年出口达 500 万斤。原植物为豆科之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及G.glanduliferaWaldst. et Kit.……,此种之荚果呈镰形,上部弯曲,散布腺毛,分布之区域甚广,自南乌拉尔 (Ura l)、西伯利亚、内蒙古、大兴安岭及河北省均有之。笔者在察哈尔之康庄采集时,土人呼此为甜根草,但其根比较瘦小,纤维多而疏松,不及山西等处产者之佳良,盖土地气候使然也。东蒙古及东北产者,为另一种甘草,即G.echinataL.,其荚果有小刺,上端不甚弯曲,产量亦甚丰富,年达 200 余万斤,以挑南铁路之四平街车站及营口为集散地,北平药市称东口草,上海称关草而鄙夷之,大宗运销于日本及朝鲜。”[18]
注:A.《本草纲目》;B.《本草原始》;C.《植物名实图考》;D.《中国药物标本图影》。图3 其他本草所附甘草图
《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记载了2类不同品质的甘草,一种为西粉草(粉甘草),分布区甚广,“而其放射线纹易于开裂;新鲜时有微弱之臭气与特异之甘味,干燥品折之露出纤维状,且飞散粉尘,臭气减少而甘味增强。”此类甘草基原为豆科之G.uralensis及G.glandulifera。G.glandulifera在《中国植物志》中为洋甘草G.glabra的异名,该种在《中国药典》中又名光果甘草G.glabra,为现行标准收载的甘草药材正品基原之一。另一种为东口草(关草),“是为产于东三省及辽宁之挑南、突泉两县者,谓之东口草,当地俗称皮革,内分棒草、条草、毛草三种”,此种甘草“质颇疏松,不若西粉草之坚实,且破折时不见有粉尘飞散也;甘味如西粉草而较弱”,基原为G.echinata,查《中国植物志》未见该种名称,从性状描述与产区看与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Maxim. 最为相近。
《中药材品种论述》则记载商品甘草基原有4种:“一、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较老的根部外皮呈红褐色。干燥的药材呈圆柱形直长条,殆不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3厘米,外皮枣红色、红棕色或土红色,有显著的皱纹及不规则的皮孔,剥取外皮,内部显浅黄色。质坚韧,易纵裂,折断面呈粗纤维性,黄色,粉性,味甜。……本品广布于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叫西草,产于东北、河北、山西的叫东草。二、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本植物因常局部有白霜,不具腺毛,叶狭长而平,果扁直而为长圆形等特点,易与其他各种相区别。产我国新疆,并分布于地中海区域、北非、中亚及西伯利亚,欧洲国家药用的甘草有为此种。解放前,由于缺乏调查,不知国内有产,故以前的文献多称为欧甘草或洋甘草。三、黄甘草GlycyrrhizakorshinskyiG.Grig.……根状茎淡黄色或灰黄色,黄甘草之名,即由此而来。……本植物与甜甘草很相像,但花序含花少,果序不作头状,荚果不作之字形叠缩,托叶不存在,或脱落得很早为异。……据张鹏云、彭泽祥1960年的报告,……它可能是甜甘草(G.uralensisFisch.)与胀果甘草(G.inflataBat.)的天然杂交种。……本种分布于新疆以西的东疆盆地和甘肃的安西、酒泉、金塔一带,分布范围不及甜甘草广。……四、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 根状茎粗壮而为木质,根分枝较多,加工除去支根后留下疤痕,根皮较粗糙,淡棕褐色或灰褐色,木部淡黄色。质地坚硬,粉性小,木质纤维较多。味先甜而后回苦。……产新疆与甘肃,甘肃产量不小,商品与甜甘草同时收购,惟质量较次。……国产甘草属植物中,根部味甜的,除上述四种外,还有糙毛甘草(粗毛甘草GlycyrrhizaasperaPall.)产于新疆,本植物矮小,外皮疏松易于脱落,呈淡黄色至淡黄褐色,断面内层呈红褐色,无粉性,味苦微甜,利用价值不大。”[19]96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孙炎最早将《尔雅》中的“蘦”注为甘草,并记载了该种植物形态,然与传统本草记载及现有甘草形态均不相同,其观点被后世推翻。宋代以来诸本草对甘草形态特征的描述基本沿用《本草图经》及《梦溪笔谈》,根据其描述及所附药图特征,认为古代甘草的主流基原为甘草G.uralensis。而自南北朝起,陶弘景即在其著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产自不同地区的甘草品质不同,产于“抱罕”,性状为“赤皮断理”者品质最佳,尚有产于“青州”者及“紫甘草”等,品质皆次,可能为物种基原不同所致。至民国,《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明确提出了以甘草G.uralensis与光果甘草G.glabra为基原的西粉草(粉甘草)品质为佳。现代《中药材品种论述》中甘草基原又增加了黄甘草G.korshinskyi与胀果甘草G.inflata,前者在《中国植物志》中未见对应植物,或为甘草与胀果甘草杂交种。《中国药典》规定甘草药材的来源为甘草G.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与胀果甘草G.inflata的根及根茎[20]。
3 道地性与品质评价
关于甘草的产地,历代本草有不同记载。《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尔雅疏》引用此句,认为“苓”即为甘草。《本草图经》云:“首阳之山,在河东蒲坂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7]90蒲坂县为今山西永济县一带。前文已考证得知,“苓”与甘草并非同物,然“首阳”与北宋时甘草产区接近。
魏晋《名医别录》记载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11]28河西为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即今甘肃敦煌、武威地区。查《古今地名大辞典》无“积沙山”之名,有积石山,地处今甘肃临夏州境西界中南段。上郡在今陕西榆林一带。
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名……青州间亦有,不如。”[14]206抱罕为今甘肃省临夏县一带,青州辖区在今山东境内。
唐代《千金翼方》药出州土中记载,关内道-歧州(今陕西岐山一带)、河东道-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河西道-瓜州(今甘肃酒泉)贡甘草[21];《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灵州灵武郡,大都督府。土贡红蓝、甘草……”武陵郡为今宁夏武陵一带;又记载“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朔州马邑郡、岷州和政郡洮州临洮郡土贡甘草”。朔州在今山西省北部,岷州为今甘肃岷县一带,洮州在今甘肃省南部。《元和郡县志》记载“甘州或言地多甘草,故名”,甘州为今甘肃张掖地区;又“九原县,本汉之广牧旧地,其城州隋间俗谓之甘草城,今榆林府西北河套中”,河套平原为今宁夏、内蒙、陕西的部分地区,九原县即现内蒙古杭锦旗。可见唐代甘草的产区在山西、陕西、甘肃一带,并扩展到内蒙地区。
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永兴军路(今陕西大部分地区和河南、甘肃部分地区)、环州(今陕西长武地区)、邠州(陕西彬县)、宁州(甘肃、陕西边界一带)贡甘草;《本草图经》记载“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河东州郡指黄河以东山西境内。《本草图经》所附药图为府州甘草、汾州甘草。府州为今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一带,汾州为今山西隰县一带。《宋史·地理志》记载并州、潞州(今山西长治)、府州、丰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地区)贡甘草。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道地】山西隆庆州者最胜。”[12]128《本草蒙筌》:“产陕西川谷。”[13]30清代《本草从新》:“出大同。”[22]6《植物名实图考》:“五月按兵塞外,道傍辙中,皆甘草也。”[16]152塞外指长城以北,内蒙古、甘肃等地;同时又记载其他地区亦产甘草:“余尝见他处所生,亦与《图经》相肖,尝之味甘,人无识者,隐居所谓青州亦有而不好者,殆其类也。”《药性诗解》记载甘草“出太原汾州”。
民国《药物出产辨》:“【甘草】又名国老。产内蒙古,俗称王爷地。此处地广人稀,……俱野生。《万国药方》卷四,一百六十三篇,谓各国皆有产者,谬也。”[23]王爷地为内蒙阿拉善左旗。《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记载了广泛分布于自南乌拉尔 (Ura l)、西伯利亚、内蒙古、大兴安岭及河北省等地区的“西粉草”,以及东蒙古及东北所产,质量较次的“东口草(关草)”。
现代《中药材品种论述》记载:“甘草的质量,习惯认为以内蒙古梁外(伊盟,黄河以南的杭锦旗一带)、巴盟及甘肃、宁夏的阿拉善旗所产者最佳,该地产品外皮多呈枣红色,微有光泽,粗而嫩,两头原断面中心细小的髓部稍下陷(习称‘缩屁股’),质脆,易折断,粉性重,断面黄白色而鲜艳,味甜者为一等品。过去刮皮草,强调‘抽沟、瓦垅、缩屁股’,表示质嫩之意。东北产者外皮发灰,纤维多,断面色灰黄,品质较次;外皮粗而铁心(心色黑)者为老甘草,质劣。”[19]96今甘草G.uralensis主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以内蒙古伊盟的杭锦旗一带、巴盟的橙口,及甘肃、宁夏盐池、陕西定边一带所产品质最佳,目前已有人工栽培,但人工栽培因种植年限原因所致品质下降;光果甘草G.glabra主产于欧洲地中海,胀果甘草G.inflata主产于新疆、甘肃等地。
综上可见,甘草最初以甘肃、陕西等地区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产区扩张,增加了山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向北部迁移。近代以来逐步形成“梁外”(伊盟,黄河以南的杭锦旗一带)、“王爷地”(属内蒙古)、“西正”(属宁夏盐池以及周边的陕西定边等地)3个主要道地产区。
甘草品质评价方面,历代以赤皮,断理,质坚实,身粗壮,粉性,有横纹为佳。而《中国药典》所录3种甘草正品中,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色黄白,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或有裂隙,与历代本草描述特点相符;胀果甘草G.inflata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光果甘草G.glabra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后两者与历代本草描述不符,可确定现行3种正品甘草中只有甘草G.uralensis为古代主流品。
4 采收与加工炮制方式
4.1 历代采收时期
古代本草记载甘草的采收期均为“二、八月”,即春秋两季。民国《药物出产辨》记载“由正月收至清明前后”;《中国药典》记载“春、秋二季采挖”,可见甘草的采收期从古至今基本未发生变化,为春秋两季采挖其根部。另外,部分本草如《汤液本草》《本草纲目》等记载甘草的“梢”“节”亦可入药,功效与甘草根不同。
4.2 历代加工与炮制方式
4.2.1净制 历代本草多记载甘草须进行去皮、去“头”“芦”“尾尖”的加工操作。如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24]1北宋《本草图经》:“去芦头及赤皮。”[7]90元代《汤液本草》:“去皮用。”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去芦头,刮赤皮。”[12]128《本草纲目》:“至熟刮去赤皮。”[9]483《本草原始》:“去头尾,刮去赤皮。”[15]45《本草乘雅半偈》[25]:“凡使去头尾及赤皮。”清代《本草从新》:“去外赤皮。”[22]6近现代以来,谢宗万[19]96在其著作《中药材品种论述》讨论了甘草的去皮问题,认为可以省去该加工步骤:“商品甘草带土红色栓皮者称皮草,除去栓皮者称粉草或粉甘草、白粉草及刮皮草。过去习惯以粉甘草为佳品,考虑到加工去皮,既费人工,又浪费药材,且科学证明,甘草的栓皮和皮部的甘草素的含量比中柱的含量要高,所以产地不再加工去皮是合理的。”现代甘草加工除去芦头及须根,不再进行去皮操作。
4.2.2切、剉、劈破等 历代本草记载甘草有“为末”“切”“剉”“劈破”等加工。汉代《金匮玉函经》中有“炙焦为末,蜜丸”的操作,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记载“剉劈破作六七片……细锉”[24]1;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载有“切”“为末”的加工方式;宋代《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方书中载有“锉”“锤碎”[26-27];《本草图经》记载“捣碎”。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记载“切作三寸长,劈为六七片。”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甘草“切厚片”,与古代的加工方法相近。
4.2.3炙法 历代医药家基本均认同甘草“生用泻火,炙用补中”的观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甘草“生用”与“炙”的加工操作贯穿整个甘草整个炮制演变历史。自汉至清,历代本草方书均有甘草生用的记载,而“炙”的演变则较为复杂。
对于“炙”的解释,《说文解字》:“炮肉也。从肉在火上。”“炮”“燔”“炙”三者之意混乱,《说文解字注》在“炙”字项下对此进行了梳理:“炙,炙肉也。炙肉各本作炮肉,今依楚茨传正。小雅楚茨传曰:炙,炙肉也。瓠叶传曰:炕火曰炙。正义云:炕、举也,谓以物贯之而举于火上以炙之。……瓠叶言炮、言燔、言炙。传云:毛曰炮,加火曰燔,抗火曰炙,燔炙不必毛也,抗火不同加火之逼近也,此毛意也。笺云:凡治兔之首宜鲜者毛炮之,柔者炙之,干者燔之,此申毛意也。然则凫鷖、楚茨、行苇燔炙并言,皆必异义。生民传曰:傅火曰燔,贯之加于火曰烈,贯之加于火、即抗火也。生民之烈,即炙也。礼运注曰:炮,裹烧之也。燔,加于火上也。炙,贯之火上也。三者正与瓠叶传相合。然则炙与炮之别异又可知矣。许宗毛义,故炙下云炙肉也。用楚茨传为文,即瓠叶传之抗火曰炙也。不用瓠叶而用楚茨者,其字从肉。故取炙肉之文也。……其引申之义为逼近熏炙,如桑柔传曰赫、炙也是。从肉在火上,有丳贯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其意认为“炙”为将物体贯之而举于火上方,逼近熏炙。《国语辞典》中对“炙”的释义有3种,动词为“烧烤、烧灼”或“受薰染、陶冶”,名词意为“烤熟的肉食”。现代中药炮制学则认为“炙法”为将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的炮制方法。
4.2.3.1不加辅料炙 历代文献记载甘草的炙法多不加辅料。如汉代《金匮玉函经》中记载甘草“炙焦”;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亦有火炙干者”;唐代《千金要方》:“凡用甘草……皆炙之。”五代《日华子本草》记载“入药炙用”;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炙微赤”“炙微黄”;《本草图经》记载“炙熟”“微炙”;明代《普济方》:“炙紫色”“去皮炙”;清代《药笼小品》记载“炙黑”。这些文献所载的“炙”当为将甘草药材举于火上熏烤之意。
4.2.3.2加辅料炙 历代文献中对加辅料炙的炮制记载也较为丰富。《雷公炮炙论》中记载“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证类本草》中收载“崔宣州衍传赤白痢方:甘草一尺,炙擘破,以淡浆水蘸三二度,又以慢火炙之”[28]369;《太平圣惠方》记载甘草以“猪胆汁浸五宿,炙研末”“涂蜜炙微赤,锉”“生姜汁炙令香”“涂酥炙微赤,锉”[26];《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甘草“半盐汤炙,半生”[27];明代《本草纲目》:“时珍曰: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未有酥炙、酒蒸者。大抵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9]483《药性会元》:“凡用去皮,或酥炙、蜜炙用。”《颐生微论》:“酒炙用。”清代《本草述》:“炙者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握灵本草》:“凡用须去头尾,或酒炙,或酥炙,或长流水炙。”《长沙药解》:“熟用,去皮蜜炙。”《医林纂要探源》:“河水蘸炙。”《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伤寒温疫条辨》:“生用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蜜炙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本草述钩元》:“炙者用长流水蘸湿,频烤至熟,刮去赤皮。”可见加辅料对甘草进行“炙”的操作时,如李时珍所言,历代以长流水炙的炮制方法最多,并有酥炙、胆汁炙、姜汁之、盐水炙、蜜制、酒炙等多种辅料炙法。清代以来,蜜炙的记载增加,部分文献如《长沙药解》《得配本草》《伤寒温疫条辨》等在甘草炙法中仅记载了“蜜”一种辅料,延续至今,《中国药典》“炙甘草”的炮制方法为蜜炙法。
4.2.4炙法以外的其他炮制方式 除最常用的“炙法”外,古代本草方书中还记载了甘草其他多种炮制方法。如《雷公炮炙论》中提到“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剉”,“酥炙”后“炮令内外赤黄”;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均提到了“蜜煎甘草”的制法。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提及“猪胆汁浸”后再炙;汉代《金匮要略方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代《本草集要》《神农本经会通》等本草方书中均记载甘草“炒”“炒熟”,清代《握灵本草》记载为“微炒”,《得配本草》载为“粳米拌炒”等等。《苏沈良方》《普济方》中记载了甘草“醋浸令透火内慢煨干”;《全幼心鉴》亦记载了甘草煨制。《雷公炮炙论》《太平圣惠方》等中有甘草“炮”的记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方书中还记载了甘草“熬膏”(见表3)。
表2 不同历史时期甘草道地性与品质评价信息
表3 不同历史时期甘草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4.2.5当代“炙甘草”炮制标准溯源 《中国药典》对甘草炮制品的规定为“甘草片”和“炙甘草”2种。其中“炙甘草”的制法为“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前文对甘草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整理,已知汉代即已出现了甘草的“炙”与“炒”的相关记载,但对于其炮制程度并未作出说明。唐代仍以生用和炙用为主,最早出现了以蜜作为甘草炮制辅料的记载,然其炮制方式为“蜜煎”而非“蜜炙”。宋代炮制工艺及辅料种类极大丰富,《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方书中出现了“涂蜜炙微赤”“蜜炒”等与今相近的炮制方法,“炙”“炒”为甘草的主要炮制手段,然辅料除蜜外,尚有姜汁炙、酥炙、淡盐水炙、清水蘸炙、猪胆汁炙、砂炒等。宋代《本草衍义》还记载了甘草的炮制理论:“入药须微炙;不尔,亦微凉。生则味不佳。”
明清时期炮制理论进一步发展,认为甘草生用性寒泻火,熟用性温补中。“蜜”作为甘草炮制的辅料使用进一步增多。明代《炮炙大法》记载“用蜜水拌炒”与今炙甘草的“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的炮制方法极为相似。又《先醒斋广笔录》《本草约言》《药性会元》等本草方书中均有甘草“蜜炙”的相关记载。清代则提出蜜可增强其补中功效的理论,《长沙药解》《得配本草》《伤寒温疫条辨》《成方切用》等中均有甘草“蜜炙”的记载。可见蜜作为辅料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即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作为辅料的使用频率进一步增加。
将“蜜炙”作为甘草的主流炮制方法亦存在争议,最主要的反对观点认为清水炙当为甘草的正规炮制方式。《证类本草》中收载:“崔宣州衍传赤白痢方:甘草一尺,炙擘破,以淡浆水蘸三二度,又以慢火炙之。”[28]369明代李时珍[9]483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提出甘草必当以用长流水蘸炙:“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未有酥炙、酒蒸者。大抵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又引李迅痈疽方:“用横文甘草一两,四寸截断,以溪涧长流水一碗,河水、井水不用,以文武火慢慢蘸水炙之,自早至午,令水尽为度,劈开视之,中心水润乃止。”清代部分本草同样记载甘草当以清水蘸炙,如《本草述》:“炙者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握灵本草》:“凡用须去头尾,或酒炙,或酥炙,或长流水炙。”《医林纂要探源》:“河水蘸炙。”《本草述钩元》:“炙者用长流水蘸湿,频烤至熟,刮去赤皮。清水炙法同样有较久的历史,同时也在清代文献记载中出现较多。然李时珍的观点过于肯定,明代之前方书中确有酥炙、蜜炙等记载。蜜炙可增强甘草补中功效,历史悠久,且为现行各标准中甘草最为常用的炮制方式。
故经典名方中涉及甘草药材的炮制方法,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根据《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地方标准中收载的“炒甘草”项规定进行炮制,具体方法为:“取甘草片,照清炒法(炮制通则)炒至深黄色。”[29]唐代及以后建议按照《中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续表3
5 结语
综上所述,历代本草中记载甘草的主流基原为“赤皮断理”的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其产地最初以甘肃、陕西等地为最优,唐宋时期产区扩张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向北部内蒙迁移,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自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后,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经典名方中涉及甘草药材的炮制方法,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根据《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地方标准中收载的“炒甘草”项规定,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