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地,拎着球包走剧场
2020-10-28晓泉
◎文/晓泉
王海地拿球拍的时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那个夏天。当奥运健儿在球场上如火如荼激战时,他恰好在重庆拍摄电视剧。下戏之后,他琢磨着到了重庆不能光是吃火锅,自己也得打个球锻炼一下。“每次看完球赛,心里就翻腾出那股子‘我也要上场’的想法,想去打球的劲头特别足。”
想到就去做。王海地到剧组里四处游说,找到几个工作人员一起,直奔重庆展览中心的球馆。那个球馆有几十片场地,身为组织者的王海地自然是带上了全套装备。但是,其他人完全不知道打球都要准备些什么?“打球得有拍子、球衣、球鞋呀……”经不住王海地的一番劝说,大家纷纷购置齐了装备。他笑着回忆说:“当时看着大家认真积极的样子,我想着该有的都有了,再就是技术了。”
在重庆的3个月,不上戏的时候,王海地就钻进羽毛球馆。“我们真是借着奥运的东风,拍戏之余相约在球场上见,那是我们良好的打球开始。”
拎着球包走剧场
从那之后,王海地不管走到哪儿,都是按照“行李箱+球包”的标配出行。每到一个新的外景地,他先安顿好自己,接着就是攻略一下附近的球馆位置,手机搜不到,就跟当地人打听。“只有定位好球馆方位后,我心里才踏实,因为之后的生活有了着落。”
身为打球的号召者,王海地坚持将摄制组最受欢迎的人才分为两类:一是会打球的人,二是会做饭的人。“没戏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去球场上活动,结束打球之后,会做饭的人准备好了晚餐,大家饭桌上可以畅聊打球的事情,生活多美好。”
每进一个摄制组,王海地就要重新开展羽毛球推广工作——劝说别人打球。“我给他们做工作,一边劝,一边哄,‘下午干嘛呀?没什么事情的话,咱们去打球吧!’要是人家说‘我不会啊’,我就赶紧接着说‘没关系,我教你。’‘没拍子装备啊!'‘我给你准备!’”一来二去,王海地总能成功地吸收到新鲜血液,将新同事们领到球场。
从最初的4个人到后来8个人,甚至十几二十个人,王海地眼见着摄制组中越来越多人打球,心里美得不得了。“因为打球,大家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圈子,氛围也很好。”
王海地说,打羽毛球没有门槛,不懂不会都不需要担心,只要站上场地,自然而然就会碰撞出火花。所以,如今他依然保持每周订好场地、组织大家一起打球的节奏,还会提供球拍、球衣,鼓励他们去打球。“一次不会打,就两次、三次,慢慢地就会找到其中的乐趣。”
疯狂发烧的境界
在王海地打球最痴迷的那段时间,一天三场球,满北京城的球馆赶场,是他的常态。每天8点到11点打一场,吃个午饭换个球馆,再从下午2点打到5点,再吃个晚饭,继续换个球馆,从7点到10点再干一场。“人总是赢球,情绪就来了。”他如此分析上瘾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初大家都是入门级,我心里总觉着自己打得还可以啊。”
不过,最近和高手一起打球,让王海地对羽毛球又有了新的追求。“我这井底之蛙视野开阔多了!”和拍戏时的朋友们打上3个小时完全没事,可是找到新“组织”后,他发现球速、节奏都比之前快太多。“没打一会儿就喘得不行了,好在‘组织’没嫌弃,我好好练了一段时间,现在才能跟上一些。”
作为国羽的铁粉,王海地空闲的时候喜欢骑着自行车,去北京体育馆路的体育用品店逛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他而言,搜罗球员同款的大赛球服也是一大乐趣。无论是单项赛还是团体赛,在他那里,你能找到齐全的国家队标配款。“店老板知道我喜欢,会定期联系我有新款比赛服到货,球衣不嫌多啊。”
把羽毛球融进电影
作为影视工作者,王海地不断在脑海中勾勒着,如何在羽毛球背景下去拍摄电影、电视剧,去表达其中的故事和人物。他开始尝试写剧本,并搜集了不少国内外体育题材的影片。
王海地发现以球会友结识到的朋友,因为志趣相投,大家交流起来十分纯粹。“热爱羽毛球的心情,以及专心打球的那份执着,你能从中发现打球人会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找机会打球。”
近期,王海地完成了一个以自闭症儿童和羽毛球为切入点的微电影剧本创作。他通过同学了解到,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无法和小朋友交流,唯独对羽毛球“砰、砰、砰”的击打声有很明显的反应,孩子会睁大眼睛盯着看球场上的一来一回。尽管原型家庭没有让孩子学打羽毛球,但是他在创作中为这个家庭带去了一次勇敢尝试。“剧本中,我们让孩子去学打羽毛球,虽然不能根治他的病,但起码找到了一些方向,让这一家人在苦闷中,因为遇到羽毛球而带来一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