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
——以贺州市企业为例
2020-10-28熊康俊
熊康俊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99)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生产组织,在整个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观点,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而且还要履行道德和慈善责任。 这是因为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的发展受社会的影响。 社会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企业依托社会而存在,企业只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因此,企业在经营中,仅仅从经济因素上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融入自己所在的社区以及资助慈善组织,从而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使企业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也已经成为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英国学者约翰凯教授所言:“一个公司成功的核心因素是超越以赚钱为目的的。 正是这个因素激发了员工的忠诚度,使企业有创造和革新的激情,最终使企业获得成功。”因此,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考虑,企业捐赠尤其是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一、 贺州市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捐赠的情况,论文以广西贺州市区内的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企业的捐赠行为进行深入剖析。 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189 份,回收率为94.5%。 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参与捐赠情况
根据表1 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企业都曾参与过捐赠活动,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都有回报社会的举动,体现出企业所具有的慈善意识,并且这种意识与举动已在所有企业中形成了一种共识。 但在选择捐赠的非营利组织的级别与归属方面,不同的企业却有不同的选择与考虑。 在表2 中可以看到,既有捐赠社区级、市级所属的非营利组织,也有捐赠省级以及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但从总体上看,贺州市区内的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倾向于捐赠市级非营利组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市级非营利组织在吸引企业捐赠方面的潜在优势(较省级、国家级非营利组织,距离企业较近,较社区级非营利组织,社会影响力较大)。
表1 “企业是否参与过捐赠活动”的调查结果
表2 “企业选择捐赠的非营利组织是何级别”的调查结果
(二)企业捐赠方式
表3、表4 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在这些方式的选择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倾向于选择作为产品促销的一部分,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现金、实物或设备的形式捐赠给非营利组织,并且企业除了以现金捐赠为主外,以本企业的产品进行捐赠的比例也高达6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采取的捐赠方式与其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很大程度的关联,企业在捐赠的同时也希望能借此对企业的产品起到宣传促销的作用。
表3 对“您觉得下面哪句话最贴近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方式”的调查结果
表4 对“企业采取的捐赠方式(多选)”的调查结果
(三)企业捐赠领域
从表5 可以看出,企业捐赠的领域涉及灾害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化事业等方面,这与非营利组织所服务的范围是一致的,同时在这些捐赠领域中,也看到扶贫济困、教育科研以及灾害救助是企业捐赠的重点,这一点在表6 的统计结果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在企业选择捐赠的非营利组织中,对贺州市民间慈善协会和贺州学院进行捐赠的比例高达64.55%和66.14%,这不仅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突出反映了企业对社会民生问题、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显示出其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以及国家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表5 对“企业在以下哪些领域进行过捐赠(多选)”的调查结果
表6 对“企业主要选择哪些非营利组织进行捐赠(多选)”的调查结果
(四)企业捐赠动机
从表7~11 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对企业“为什么要捐赠非营利组织”这一问题的回答,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存在多种动机。 但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捐赠非营利组织,不仅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企业自身来说,也可以提高自有品牌的知名度,改善企业的社会声誉,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作为公益行为之外给企业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外部辐射效应,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企业捐赠的内在动力。 当然,这种动力的产生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企业在捐赠中的功利性需求。
表7 对“通过慈善捐赠可以改善相关地区教育水平,增加劳动力储备”的调查
表8 对“通过慈善捐赠活动可以在企业发生重大外部公共事件中获得减少处罚的好处”的调查结果
表9 对“通过慈善捐赠活动企业可以提高自有品牌的知名度”的调查结果
表10 对“通过慈善捐赠活动企业可以弥补企业在社会上造成不好影响的行为,并可以改善企业声誉”的调查结果
表11 对“慈善捐赠活动可以改变需求习惯,提升需求水平,改善市场质量”的调查结果
二、 贺州市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参与调查的贺州市企业都曾捐赠过非营利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帮扶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在捐赠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企业捐赠数额较少
根据调查,部分企业为贺州市的慈善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这其中特别是贺州市泰兴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 该企业从2003 年起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从2004 年开始共拿出近7 万元支持贫困学生继续就读,至今已资助过困难学生250 多名。 近年来,泰兴公司为各类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达60 多万元。 但从整体上看,贺州市企业的捐赠力度不大,捐赠数额偏低。 从表12 中可以看到,捐赠100 万以上的企业不是很多,只占2.12%的比例,绝大多数企业捐赠的数额集中在 5 万~30 万之间。
表12 对“企业捐赠给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数额”的调查结果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与多种原因有关。 一方面,企业捐赠首先会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是否许可。 从目前贺州市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看,表13 的调查结果显示,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仅占27.51%的比例,13.23%的企业发展还不太稳定,7.94%的企业效益下降,只有51.32%的企业在快速发展,可以看出贺州市的企业大多还处于原始积累和扩张阶段,生存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会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在自身生产当中,而无暇顾及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 另一方面,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发展环境来看,当前贺州市经济正处于发展中,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还不完善,企业在这种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成长,压力较大,所以外部发展环境的不利也使得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相应地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贺州市企业的慈善参与量少,捐款数额较小。
表13 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调查结果
(二)企业捐赠对象单一
基于前述,企业捐赠的非营利组织虽涉及诸多领域,但主要集中在扶贫济困与教育科研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这也反映出企业捐赠对象较为单一。 诸如广西长城矿山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该企业自1985 年至1993 年在苍梧县每年支持贫困学生50 多人入学,1993 年企业搬迁至钟山县后,又出资70 多万元建造龟石小学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 可以看出,这家企业一直以来主要是针对学校进行慈善捐赠,并没有扩大捐赠对象。 这种单一化的发展趋势若长久持续下去,对其他领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企业做出捐赠行为会考虑到其所捐赠财物是否会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同时基于企业捐赠动机的功利性需求,企业也希望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为其带来相应的经济辐射效应,这就使得企业在选择捐赠对象时往往会考虑非营利组织的资质及其社会影响力。 对于学校这样的教育组织其管理较为规范,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强,而对于像曾老师爱心群、久久公益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其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对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较差,且很多都还没有取得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社会公信度较低,相比之下,其在吸引企业捐赠方面自然就处于劣势地位了。
(三)企业捐赠积极性不高
根据表14 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达69.31%的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数额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小于0.1%,并且没有一个企业的捐赠数额高于1%。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只是用非常小的一部分收入进行捐赠,贺州市的企业对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不高。
表14 对“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数额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多少”的调查结果
企业捐赠积极性不高的事实,固然与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的强弱有关联,一定程度上也与贺州市企业慈善捐赠观念的落后与欠缺存在直接关系。 受贺州市行政地域发展变迁的影响,贺州市由“贺县”升级为地级市只有十多年的时间,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自然还不够完善,相应地企业对慈善捐赠也还处于摸索过程中,社会慈善意识在整个企业领域还没有形成较强烈的氛围,并且企业自身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捐赠对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因此,慈善观念的落后、慈善意识的缺乏导致企业缺乏主动捐赠回报社会的积极性。 同时,对企业捐赠过程中及捐赠后的相关程序与权益保障方面,公益慈善背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这些不仅不利于整个贺州市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
三、 构建贺州市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激励机制
为更好地促进贺州市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使企业在推进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企业在捐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贺州市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激励机制。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捐赠环境
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是慈善行为,是慈善事业的一部分,而慈善事业是公共事务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必不可少。 当前政府作为慈善事业最大的推手,可以说在影响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应通过加强对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行为的有效管理,为企业捐赠营造良好的环境,培育与发展企业的慈善意识与慈善行为。 具体说来:首先,加快捐赠的制度建设步伐,建立与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使企业捐赠制度化与规范化,以良好的法律环境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大政府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免税比例,以税收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慈善队伍中;最后,大力宣扬慈善价值观,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地设立各种慈善奖,以透明方式公开评选表彰为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引导社会公众对企业捐赠行为产生认同与肯定,营造人人向善、人人关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从而以一种荣誉感激发企业捐赠的热情与参与力度。 当然,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这种管理不是强制的行政管理,而是要充分尊重企业,更多的通过倡导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捐赠,在公平公正、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促使企业捐赠,如此,才不至于有违慈善的真意。
(二)加快非营利组织发展,利用多种举措主动吸引企业捐赠
非营利组织作为企业捐赠的接受者,要想获取企业的关注与支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实力问题。 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一方面要充分依靠国家的经济、法律政策,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组织自身的建设,健全捐赠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以自身的良好发展提升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非营利组织要利用多种举措主动吸引企业捐赠。 具体说来,可以邀请企业参加相关组织活动,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与联系,借助各种新闻媒体手段广泛宣传企业的捐赠行为,对企业的捐赠行为给予表彰,给予企业相关建筑物的冠名权,授予企业捐赠者相关荣誉称号以及给企业提供场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让企业感受到非营利组织的诚意,激发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助模式
大量的实践表明,企业从事公益事业,短期内无疑会增加经营成本。 但从长期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与其经营业绩呈正相关。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能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从而提高经济绩效。 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因此,企业经营者要深刻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增强自身的慈善意识,切实转变唯经济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以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把捐赠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当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以及非营利组织的需求,利用自身在资金、产品、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规划合适的慈善项目,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连续性、长期稳定的慈善捐赠,从而形成企业捐赠的可持续发展的互助模式。 这不仅能帮助企业建立高度的社会公众信任感,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使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获取一种新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社会发展的共赢。
总之,面对新世纪的市场经济条件,倡导企业捐赠无论对企业自身还是非营利组织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行为的有效实现,不仅仅是企业一方面的行为,还需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只有三方通力合作,为构建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努力奋进,所追求的目标才会得以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