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少年英雄路

2020-10-27王于歌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陈子龙

王于歌

初识夏完淳,缘于小学时看到的那首《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诗中的千般无奈、万般悲慨让我深受感染。这样悲壮的诗句,竟出自一个不满17岁的少年之手。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这一曲《南仙吕》是他的自叙,从中,我仿佛看到一位白衣少年纵马黄沙,在战场上呼啸往来,以身破敌。他心怀大明的乾坤,置身于风云变幻之中,即便身死也不改其志。我被他吸引,希望能从史书的只言片语和他的文学作品中,窥见其高尚人格和惊世才华。

清修《明史》中,对夏完淳并没有单独的记载,只有在写到其父夏允彝时提到:“允彝死后二年,子完淳、兄之旭并以陈子龙狱词连及,亦死。”可见,当时的满清对于这位抗清的英烈,是多么吝于笔墨。

但是,这样一个才华与品行并重的少年,就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无论波涛如何打磨也会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夏完淳英勇就义后,他的朋友,也是夏允彝的门生蔡嗣襄写就《夏完淳事略》,对他的经历和事迹进行了记载。此后,无论是他的同时代人,还是后世之人,都不乏对他的赞扬之声,就连他所反抗的清朝,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气节,乾隆皇帝赠他谥号为“节愍”。到了近现代,邹容、秋瑾、柳亚子、郭沫若、陈毅……这些革命先驱和文学家有的以他为楷模,有的为他题词立碑著书立传,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据记载,他5岁读五经,7岁能诗文,9岁写出文集《代乳集》,在江南一带声名远播,被称为“江左少年”。但纵然他天赋异禀,聪明过人,家庭也没有疏于对他的教导。他的父亲夏允彝是江南有名的文人名士,几社的领袖,老师陈子龙、张溥也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夏完淳受到他们的教育熏陶,并时常和钱熙、吴志葵等有识之士交游,不仅在诗词文赋方面有所成就,更在品行上注重提高自身修养,矢志忠义,崇尚名节。正是因为平时这些耳濡目染、深入骨血的爱国情怀,才使得他在日后亡国易代之时,面对民族危亡,以一介少年白衣之身,既无官职,又无受命,却义无反顾地把以身报国当成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1644年甲申国变后,农民军、清军相继入京,明朝灭亡。夏允彝、陈子龙等人迅速投入到抗清的队伍之中,年仅14岁的夏完淳也随父亲起兵,从此开始反清斗争。在反清屡遭失败后,夏允彝选择了自杀殉国。夏完淳大悲大痛之后秉承父亲遗志,奔走四方继续抗清,并完成《續幸存录》,为后世研究南明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还写出数千字的《大哀赋》,秉笔直书针砭时弊,公正准确地指出明晚期数代以来的过失,言辞既华且实,与庾信的《哀江南赋》并称为“赋中双峰”,可见夏完淳的文学功底、思想造诣和经世才能。

夏完淳曾在吴易军中充任参军,吴易失败后他作《吴江野哭》(“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和《鱼服》(“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之后,他参与了浙东吴胜兆的密谋起义,可惜密谋泄露,吴胜兆被擒,陈子龙投水殉国,夏完淳本想寻机投奔别处,却在回家与家人告别的时候被捕。他被押往南京受审,在途中、狱中留下无数诗篇。在明末才子屈大均所著的《皇明四朝成仁录》中,还记载了夏完淳面对诱降,戏耍嘲弄洪承畴的精彩故事。

或许从立志抗清的那一天起,夏完淳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此面对生死十分坦然。在感人至深的《狱中上母书》中,他写道:“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最终,他视死如归,身赴国难,被杀时年仅16岁。

据不完全统计,夏完淳留在世间的作品有诗337首,词41首,曲4首,赋12篇,文12篇。同时,流传下来的还有他尚温的千秋热血、赤诚的报国之心。

夏完淳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可歌可泣。对这样一位天资极高的神童才子却成了少年英烈,有很多人感到可惜:他如果没有生在这个动荡不安、朝不保夕的时代,或许会在文学史上留下更加灿烂的光辉。但是,在那个山河破碎、血雨腥风的时代,他被迫卷入残酷的战争,身边的亲人、朋友接连投身于战斗之中,几乎每天都有人牺牲。这给了夏完淳极大的震撼。夏完淳在艰难的战斗中秉持自己的理念,不论命运走向何方,他都会竭尽全力,把个人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在我在,国亡我亦不能独活。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在他身上闪耀,他的铮铮铁骨就是民族的脊梁。

夏完淳的一生就像是黑暗之中的一束微光,沉闷之中的一声悲鸣,虽然弱小,却一直奋力挣扎。这是少年人的执着,是对现状的不甘心和对胜利的渴望,是纵使尘埃落定也不认命的决绝,是惊人的恒心和永远不竭的力量。在诗作中,他常常化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坚信在他之后会有更多仁人志士捐躯报国,信仰不死。他说“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他说“长安无限屠刀肆,犹有吹箫击筑人”,他说“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他还说“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他的诗中豪情万丈,无怨无悔,无比贴切地反映出他的内心。就是因为有了切身的亡国之痛、不屈的战斗精神,他的笔端才能饱含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他的人格才能被充分地展现,他的生命历程也增添了更多的悲壮。

柳亚子曾为夏完淳题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作为与夏完淳就义之时年龄相同的当代少年,我认为,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爱国却有着共同的要求。在明朝末年,守卫大明河山抵御满清入关是爱国的时代要求,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则是现在的时代要求。为保卫祖国、捍卫正义而英勇斗争的品格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学习夏完淳毕生报国的精神和乐观坚定的态度,像他一样,平时潜心学习,开阔视野,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做出贡献。我想,这就是英雄在后世的精神价值。

愿我们都能砥砺前行,坚持奋斗,信念如斯,不负英雄。

猜你喜欢

陈子龙
料青山见你应如是
陈子龙书序文分类研究
和老师对着干,真好玩
广富林里没有柳如是
文士与勇士:明代第一词人陈子龙
陈子龙论“温柔敦厚”——兼论中国古代范畴阐释中的“既/又”思维模式
徐灿与陈子龙的前后期词比较研究
陈子龙诗歌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陈子龙乐府诗的复与变
陈子龙词风形成的文化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