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0-10-27战希臣李文立郑海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

战希臣 李文立 郑海平

[摘    要] 航空装备技术保障是技术含量和时效性要求高、技术工艺复杂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评估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众多、指标之间关联关系复杂、指标筛选难度大等问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影响技术保障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并建立了指标体系的结构,可以为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评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评估指标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5. 055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5- 0128- 02

0      前    言

随着航空装备技术含量的不斷提升,技术保障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航空装备对于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能够准确反映技术保障能力现实状况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于为技术保障能力的定量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1]。

1      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保障队伍、保障装备、保障设施、备品备件、保障信息、配套法规制度和保障管理机制等。

在技术保障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有些因素则是交叉关联地发挥其对技术保障能力的影响作用。①保障队伍是承担技术保障任务的主体,保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会直接影响技术保障任务是否能够圆满完成。②保障装备主要包括承担技术保障任务要用到的机械技术仪器设备以及工具箱等。③保障设施主要包括永久性的维修设备、器材仓库和维修车间等,是开展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基础和条件。④航空装备备品备件包括换件维修过程中的一些消耗性器材,主要应用于基层级维修工作中。当出现备品备件短缺时,会极大地影响基层级维修工作效率,进而会影响其技术保障能力的有效发挥。⑤保障信息主要包括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⑥航空装备技术保障配套法规制度主要包括各种装备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⑦保障管理机制是确保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不论是管理机构的设置,还是管理机制的运行,不论是技术保障合同履行、进度和质量监督,还是技术保障经费使用,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因此,保障管理会对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2]。

上述七种主要因素贯穿于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全过程,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共同构成了基地级维修保障、中继级维修保障和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

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必须要设定评估的对象与范围,遵循全面系统性原则、统筹兼顾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和指标典型性原则,只有这样筛选出来的指标才能形成一个能够反映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现实状况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2.1   全面系统性原则

在对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时,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在全面分析影响技术保障能力的可能影响因素基础上,按照系统的目标设计,分清层次,明确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避免因疏忽而遗漏了主要因素,这样会影响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2   统筹兼顾性原则

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技术保障能力的作用的同时,还应找出这些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对技术保障能力影响甚微的因素。对于那些主要因素,可以根据需要遴选为主要指标,并赋予较大权重;对于那些对技术保障能力有部分影响的因素,可以作为次要指标,并赋予较小的权重;对于那些影响甚微的因素,则可以忽略不计。

2.3   相对独立性原则

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后,指标的选取还必须遵循相对独立性原则。在全部影响因素中,各个因素之间或多或少地都会有内在的关联,这使得技术保障过程呈现出动态性。在建立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时,应理清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原则,对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进行分类,尽量减少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使指标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关系,以便于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建模求解。

2.4   指标典型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具备典型性并且将指标作为变量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当变量发生变化时,评估结果应相应地发生变化,同时,各个指标应该含义明确,易于对其进行数学描述,取值应处于一定的范围内,以便于建模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反映技术保障能力的变化情况[3]。

3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

综合分析技术保障能力影响因素可知,在军民融合装备技术保障系统中,从保障工程范围的角度,可以设定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和军民融合技术保障机制效能等4个一级指标,然后,将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一级指标内涵进行筛选,形成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3.1   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

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可以由以下指标来描述:一是企业保障队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企业资质、人员满编率、人员在位率、技术等级合格率、专业业务考核合格率、人员培训合格率、信息管理能力等;二是维修技术与工艺水平,主要包括:维修技术成熟度、技术方案可行性、技术与工艺资料完备度、工艺要求符合度;三是装备生产与修理能力,主要包括:生产与修理任务承接率、故障诊断率、装备修复率、修理时效、生产与修理安全管理能力、远程技术支援能力;四是基地级保障资源支持能力,主要包括:经费到位率、保障设施设备数量满足率、保障设施设备配套率、备品备件数量满足率、备品备件配套率、软件数量满足率、软件配套率、信息化保障平台配套率、IETM配套率、保障资源调度能力。

3.2   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

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可以由以下指标来描述:一是保障队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员满编率、技术等级合格率、专业业务考核合格率、人员培训合格率、信息管理能力;二是维修技术及工艺水平,主要包括:维修技术成熟度、技术方案可行性、技术与工艺资料完备度、工艺要求符合度;三是装备故障处置能力,主要包括:维修任务承接率、故障诊断率、装备修复率、修理时效、保障作业安全管理能力、远程技术支援能力;四是中继级保障资源支持能力,主要包括:经费到位率、保障设施设备数量满足率、保障设施设备配套率、备品备件数量满足率、備品备件配套率、软件数量满足率、软件配套率、信息化保障平台配套率、IETM配套率、保障资源调度能力。

3.3   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

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可以由以下指标来描述:一是保障队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员满编率、技术等级合格率、专业业务考核合格率、人员培训合格率、信息管理能力;二是维修技术水平,主要包括:维修技术成熟度、维修程序的可行性、维修作业的精准性、技术资料完备度;三是装备维修保养绩效,主要包括:故障诊断率、故障排除率、换件维修时效、定检与维护、保障作业安全管理能力、远程技术支援能力;四是保障资源支持能力,主要包括:经费到位率、保障设施设备数量、保障设施设备配套率、备品备件数量、备品备件配套率、软件数量、软件配套率、信息化保障平台配套率、IETM配套率、保障资源调度能力。

3.4   军民融合管理机制的效能

军民融合管理机制的效能可以由以下指标来描述:一是指挥决策能力,主要包括:指挥决策人员综合素质、人员在位率、技术等级合格率、业务考核合格率、人员培训合格率、信息管理能力、保障决策正确率;二是配套制度落实能力,主要包括:联席会议制度、融合保障机构联合办公制度、融合保障协议签署制度、协议合同合理性审核制度、技术保障任务协调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合同履行监督能力,主要包括:合同履行进度监督、合同履行质量监督、合同履行经费监督;四是基地级维修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本级融合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维修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保障流程监控能力、保障力量调控能力、维修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军代表的监督作用;五是中继级维修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本级融合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维修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保障流程监控能力、保障力量调控能力、维修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军代表的监督作用;六是基层级维修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本级融合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维修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作业流程的规范性、维修资源的利用能力、技术保障作业的组织实施能力。

4      结    语

航空装备军民融合技术保障工作是保持航空装备战术技术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的关键环节。做好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是开展技术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后续的建模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以为综合评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卫民,刘冬,丁光超,等.某型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能力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35(3):68-70.

[2]阚滨,赵金超,肖丁,等.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J].兵工自动化,2013,32(1):12-14.

[3]唐嘉钰,冯玉光,奚文骏,等.导弹技术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37(11):31-34.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
美国军民一体化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启示
站在“桥头堡”探究“因果链”
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训练研究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财力资源配置的启示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财力资源配置的启示
军民融合模式在舰艇指挥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