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教学基地
2020-10-27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卫生监督、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北京市健康教育所、北京市性病防治所的基础上,于2000 年6 月正式组建的市级卫生事业单位。1988年,北京卫生防疫站与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联合组建了首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承担预防医学专业授课、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
作为首都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技术单位,疾控中心承担着北京市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生常见病、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等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疫情报告和信息管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干预;全市居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科研教学等工作。疾控中心还承担首都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首都生物反恐怖袭击应急等任务。现单位编制总人数718 人, 在职人员632 人。疾控中心设有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免疫预防、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17 个专业技术科所,覆盖了全部的预防医学专业领域。
疾控中心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近5年来,疾控中心共承担开展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4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3项,占32.75%;获批科研经费1.6亿;发表科技论文903篇,其中SCI论文125篇,累计影响因子345.14。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重大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和策略开发、食源性疾病诊断溯源技术、卫生毒理学等方面的学科创新优势较为突出。
疾控中心不仅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转化到首都疾病防控工作中。在传染病预警预测、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新发传染病应对中发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国内率先建立的“北京市呼吸道多病原体监测体系”,完善了北京市流感监测体系,推动了以禽流感为代表的各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检测能力,为超大城市防控体系的建立和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了北京模式。
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中,疾控中心科学研判疫情,支撑政府决策,高效开展流调,判定感染源头;并不断加强实验室检测,发挥一锤定音作用,同时加强联合流调和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流调效率和质量。通过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科学、精准、有效控制疫情,建立了新冠科学精准防控北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