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治学辟新径 气定乾坤嗅芬芳——魏永祥教授
2020-10-27占小俊张丽川陈晶晶姚淋尹武大伟孟令照于利群
占小俊 张丽川 陈晶晶 刘 博 姚淋尹 刘 佳 武大伟 孟令照 于利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1 个人简介
魏永祥教授(图1),首都医科大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先后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科技教育处处长,院长助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现任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是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图1 魏永祥教授
魏永祥教授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与科研一线工作三十余年,承担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论文80篇,主持制定行业专家共识1部;获得国家专利16项,完成第一代自动化嗅觉功能测试和治疗设备的开发与验证。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年获评“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第十一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2016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9年入选北京学者。获得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8项。
魏永祥教授同时担当医者、学者、师者、管理者四个角色,勤奋高效,科学规划,融会贯通,在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节假日,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白天来不及回复的事务往往到凌晨才能处理完毕,而周末则是他和同事、学生们热烈研讨科研课题的最佳时机。他始终坚持汲取学科前沿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每一项嘉奖和成果都是魏永祥教授践行医者初心、攀登医学高峰的见证。
2 主要学术贡献
嗅觉功能障碍性疾病、鼻颅底微创外科技术和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心血管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魏永祥教授迎难而上,经过20余年潜心钻研,不断推动学科发展,研究成果惠及广大病患。
2.1 我国嗅觉障碍全新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分子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嗅觉功能障碍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嗅觉功能障碍是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认知功能损伤、痴呆等的早期预警信号。为了规范临床嗅觉功能障碍的诊疗,魏永祥教授率先开展规范化嗅觉功能检测新技术,实现嗅觉障碍性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技术突破。针对中国人文化和饮食特征,创新性地对Sniffin’ Sticks嗅觉检测法进行了改良,检测中更换了国人更为熟悉的气味,提高了嗅觉检测技术的信度、效度和稳定性[1](图2)。在此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开展嗅觉诱发电位等客观嗅觉检测方法[2](图3),使嗅觉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更加客观、准确。魏永祥教授还创新性地应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测探究鼻腔空气动力学特征,分析评估了睡眠呼吸暂停对嗅觉功能的影响。
图2 Sniffin’ Sticks嗅觉检测法
图3 与Thomas Hummel教授讨论嗅觉诱发电位技术的临床应用
嗅觉障碍性疾病的定位诊断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难题。魏永祥教授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PET/MRI及PET/CT等影像学技术应用到外周和中枢嗅觉通路结构、功能以及代谢三方面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精准评估嗅觉通路病变性质和部位,获取影像学评估嗅觉功能新指标,包括各类嗅觉障碍患者及正常个体嗅球体积、嗅沟深度、中枢皮层容积、嗅觉功能区变化特点以及不同气味刺激时脑区激活特点,从而填补了嗅觉影像学诊断的空白[3](图4),显著提高嗅觉障碍的诊断率,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Senses等权威期刊,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
图4 影像技术的应用
头外伤是导致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客观准确地评估外伤性嗅觉障碍的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对伤残事故的鉴定和判决十分重要。魏永祥教授首次将嗅觉诱发电位和嗅通路影像等客观检查纳入外伤性嗅觉功能障碍的诊断并制订规范,为伤残事故鉴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协助公安、司法部门累计完成千余例涉及嗅觉功能障碍的伤残事故的鉴定和评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魏永祥教授在嗅觉障碍性疾病的精准诊断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对于部分难治性嗅觉障碍,他也从未停止过治疗方法的探索和研究。经过20余年反复研究和验证,他提出嗅觉治疗的四个原则:早期、精准、联合、个体化治疗。嗅觉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嗅觉障碍治疗方法,通过定期、重复的气味刺激从而促进嗅觉功能恢复。开展了针对中国人习性的嗅觉训练前瞻性研究,克服了由于嗅觉敏感性和嗅觉适应的个体差异导致的疗效不稳定问题。并对嗅觉训练装置进行了改良(2项国家级专利),同时将嗅觉训练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综合治疗,将嗅觉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由30%提高到75%[4],进而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成果写入PositionPaperonOlfactoryDysfunction嗅觉国际指南[5],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中国经验。
通过对门诊不同类型嗅觉障碍患者的研究总结,他首次发现上呼吸道感染、鼻腔鼻窦炎性疾病、头部外伤是导致我国嗅觉障碍性疾病的三个主要病因[6],并对不同病因导致的嗅觉障碍,分别建立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魏永祥教授将他20余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进行总结,首次建立了我国嗅觉障碍诊治的临床路径,制定了嗅觉障碍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7],填补了国内嗅觉障碍规范化诊疗体系的空白。全新的诊疗体系已在全国40余家三甲医院和多家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惠及患者8万余人,提升了我国嗅觉障碍性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
要真正解决嗅觉障碍难题,除了临床研究外还要依靠嗅觉基础研究和嗅觉转化医学研究。嗅觉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嗅觉障碍疾病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魏永祥教授率先成功建立包括仙台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小鼠模型、嗅神经切断后外伤性嗅觉障碍大鼠模型等五种嗅觉障碍动物模型[8-9],并被LancetNeurology杂志引用,成为国际标准嗅觉障碍动物模型,该成果先后被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学者采用,极大推动了国内外嗅觉障碍分子机制研究[10]。糖皮质激素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魏永祥教授从这一关键临床问题出发,探究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类型嗅觉障碍的有效性机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提高嗅觉神经元内环磷酸腺苷水平,并从分子机制阐明糖皮质激素影响嗅黏膜上皮基因表达模式,为我国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新的药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该成果收录在国际嗅觉味觉权威著作Flavor[11]。
2.2 我国睡眠呼吸暂停及心血管疾病关联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但至今缺乏大规模、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及深入的机制研究。魏永祥教授建立上气道功能障碍相关心血管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OSAHS对心血管疾病的源头性影响进行了立体多学科交叉研究,现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基础研究方面,魏教授团队建立了国内外最大的OSAHS合并心血管病样本库(已收集样本2万余份)及数据库,在不断产出原创性成果的同时,为国内OSAHS相关心血管病诊治的长足发展夯实基础。将循环微粒内容物纳入OSAHS的辅助诊断体系,并提出OSAHS患者循环微粒内容物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理念;阐明慢性间歇低氧敏感的血管内皮细胞特异蛋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12];自主研发了模拟OSAHS的动物实验装置并已获专利授权。相关研究成果被Circulation、Chest[13-14](图5)等权威杂志收录,获得国际睡眠领域权威专家Shahrokh Javaheri教授高度赞誉,评价该成果奠定了CPAP在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并多次受邀参加美国、德国等国际睡眠年会进行成果分享交流。
临床研究方面,建立中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注册研究合作平台,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复杂重症OSAHS进行多学科协作诊治,明显提高OSAHS及相关心血管病诊治效果。建立国内外最大OSAH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前瞻性队列,发现OSAHS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PAP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15];并阐明夜间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和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差是O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重要机制。系统研究上气道手术对血管系统的影响,证实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鼻腔扩容手术可以有效治疗OSAHS,并改善患者代谢异常、动脉硬化及心脏功能[16]。
2.3 我国鼻颅底微创外科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健全和推广应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受限于解剖位置的深在和结构的狭小,对于病变的暴露无疑增加了难度,魏永祥教授在国内较早将微创理论引入鼻颅底外科领域,在数字化解剖学、影像学等方面进行了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探究。针对难治性鼻-鼻窦炎、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切除等鼻眼及鼻颅底相关疾病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并较早在国内报道了内镜鼻颅底微创外科手术经验[17],极大丰富了鼻颅底微创外科学的内涵,拓展了鼻内镜颅底微创外科技术的外延。同时,突破传统手术禁区,打破学科壁垒,改变以前各个学科单打独斗治疗鼻颅底疾病的现状,率先践行鼻颅底微创外科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建立起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主导,以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肿瘤科、麻醉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学科为辅助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制定了基于循证医学的个体化诊疗流程。成功诊治全国各地转诊的鼻颅底外科疑难重症患者和复发性肿瘤患者,完成大量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明显降低手术致残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多年来,魏永祥教授在国际舞台上推广鼻颅底微创外科多学科合作理念,同时与国内外诸多兄弟单位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交流,使得该理念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的推广应用。
3 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贡献
魏永祥教授始终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他从无到有建立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1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魏永祥教授培养学生,言传身教,细致入微。他常说“基本功不牢,地动山摇”,形象地阐述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带教出诊,他亲自问诊、检查患者,给出精准的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方案,让学生耳濡目染大医风范;手术操作一丝不苟,哪怕是消毒铺巾,他也会身体力行为学生示范标准步骤;学术研究更是严谨扎实,即使是论文中的错字、标点,他都会指出修正。他要求学生严谨治学,“把认真的态度摆好,把细节的事情做好,踏踏实实致力于治病救人和学术研究”。魏永祥教授不断创新基本功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将手术技巧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比如,用端碗拿筷训练持稳鼻内镜,用剥鱼皮训练鼻中隔黏膜下剥离技巧。为了让学生做好鼻窦手术,他手把手示范术腔是如何由点-线-面雕刻成一个立体的艺术品。在他心中,他培养的不仅仅是合格的医生,更是肩负着国民健康、国家未来的医学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悉心培养,魏永祥教授打造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搭配恰当的人才梯队,超过85%的团队成员具有博士学位,2/3以上具有高级职称。他将长江学者马新亮教授引进为团队特聘专家,极大提高了团队的科研水平。将聂绍平、于洋、房芳教授培养成为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促进了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他秉承“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理念,选送占小俊、姚淋尹、武大伟、刘佳等青年骨干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等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每年定期邀请Naclerio、Hummel、Pinto等教授来华工作,培养了一批视野开阔、临床及科研能力强、具有潜在国际竞争力的中青年储备人才。
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魏永祥教授潜心治学,努力耕耘。他专注上气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领域,建立了我国嗅觉障碍性疾病全新诊疗体系,拓展优化鼻颅底微创外科技术和诊疗模式,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和研究平台和上气道疾病远程会诊平台,开展睡眠呼吸暂停及相关心血管疾病转化研究,实现多个交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他建立了国内首家嗅觉味觉化学感觉实验室,出台国内首部嗅觉障碍性疾病诊治专家共识,实现国内一系列嗅觉专利、成果的转化。他创造性提出并持续推动“强专科、大综合”的新时期医院发展战略,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强大优势,突出耳鼻咽喉科上气道专业特色,带领团队在上气道功能障碍相关心血管疾病专业领域拓荒前行。建立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聚集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科、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等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他积极推进嗅觉味觉实验、睡眠医学实验等多个开放性湿实验室研究平台建设,同时推动大数据及生物信息学、数字化手术模拟系统等干实验室平台建设,设立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北京市上气道功能障碍相关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从医三十余年,魏永祥教授医术不断精进,学术成果丰硕。从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到医学传道授业者,他将对患者的悲悯仁爱之心融入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从出色的临床实践到精彩纷呈的科研创新,他敏锐把握人群重大慢性疾病谱风向标;从学科带头人到行业引领者,他将更多的心血倾注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倾注于提升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在国际上的声望。初心从未改变,攀登永不止步。
甲子乾坤,硕果累累,时值首都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谨以此文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