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控制策略促进地衣芽胞杆菌合成杆菌肽
2020-10-27黄雪松陈守文李俊辉
宋 昭,戴 航,黄雪松,陈 雄,陈守文,李俊辉,王 志
(1 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业发酵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8;2 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2;3 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浦城 353400)
地衣芽胞杆菌是一种常见的G+兼性厌氧菌[1],可代谢合成部分多肽类抗生素[2]。杆菌肽是一种带有噻唑环的多肽复合物,一般利用非核糖体合成酶系以Orn、Cys、Ile等12个氨基酸为反应前体进行合成[3-5]。其在国内主要通过发酵方式获得[6],通常在次级代谢过程中大量合成,而菌体一般在指数生长期结束或平稳期才进入次级代谢过程[7]。杆菌肽发酵期间伴有碳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CCR),即作为速效碳源被消耗的葡萄糖,会阻止其他碳源的吸收[8-10],利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菌体生长速率减慢,继而由生长转向次级代谢阶段合成产物[11-12]。但大量的葡萄糖会诱发菌株发酵期间产生CCR效应,以及产生乙酸等初级代谢副产物[13],进而抑制次级代谢产物-杆菌肽的合成[14-16]。另外,枯草芽胞杆菌中阻遏gapB和pckA的调控因子CcpN[17]的敲除,使糖异生途径在对数期运转[18],细胞的生长速率降低了一半[19]。同时,敲除地衣芽胞杆菌ccpN能供应更多NADPH[17,20],效价合成效率提高16.06%[21]。因此,效价合成效率与细胞生长速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细胞的生长效率涉及营养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其中,发酵温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了变温控制策略对地衣芽胞杆菌生长、代谢和杆菌肽合成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有效的变温发酵策略以提高效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地衣芽胞杆菌DW2(BacilluslicheniformisDW2,DW2菌株),湖北大学绿康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 培养基
茄子瓶斜面培养基:酵母浸膏20 g/L,NaCl 5 g/L,琼脂20 g/L,调pH 7.5,每个茄子瓶装入60 mL。
种子培养基:豆粕30 g/L,玉米淀粉20 g/L,轻质碳酸钙2 g/L,(NH4)2SO41 g/L,每个250 mL摇瓶装入50 mL。
发酵培养基:豆粕50 g/L,玉米淀粉30 g/L,蛋白胨5 g/L,轻质碳酸钙3 g/L,硫酸铵0.75 g/L。
1.3 培养方法
1.3.1 种子活化用无菌接种环刮取-80℃甘油管中的菌液,均匀涂抹至茄子瓶后,37℃培养24 h。
1.3.2 种子培养准备好无菌竹签和50 mL水,用竹签和水刮洗长满菌苔的茄子瓶后将菌悬液转入灭菌的250 mL摇瓶,接种量8%,即将4 mL菌悬液接于种子瓶中(接种后50 mL)。37℃、250 r/min培养24 h,得到种子液。
1.3.3 20L发酵罐培养20 L罐上接种量为5%(接种后10 L),在通风量1.0 m3/h、温度37℃、罐压0.03 MPa、转速500 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
1.3.4 20L罐发酵策略控制发酵1:发酵温度为37℃,以发酵培养基进行培养;发酵2:发酵温度35.5℃,其他保持不变;发酵3:发酵温度34℃,其他保持不变;发酵4:发酵温度32.5℃,其他保持不变;发酵5:发酵温度31℃,其他保持不变;发酵6:阶段变温实验A,0-18 h设定在37℃,18-30 h设定在34℃;发酵7:阶段变温实验B,0-18 h设定在34℃,18-30 h设定在37℃。
1.4 分析方法
1.4.1 葡萄糖的测定DNS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22]。
1.4.2 杆菌肽效价测定使用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测量杆菌肽效价[16],杆菌肽标品68.5 U/mg。
1.4.3 生物量的测定取发酵液进行平板稀释涂布,得到CFU/mL结果。
1.4.4 数据处理数据结果为最少3组平行试验的均值,通过origin 9.0对数据作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7℃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在37℃发酵培养条件下,21 h之前处于指数生长期,生物量增长迅猛,并在21 h到达最高点(110×108CFU/mL)后自溶,18 h取样pH为7.61,之后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至30 h发酵结束放罐pH为8.84。18 h杆菌肽效价为790 U/mL,21 h到达效价最高点(952 U/mL),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45.33 U/(mL·h)。效价维持稳定6 h后开始降解。18 h残留还原糖8 g/L,18~21 h还原糖基本耗完,后期还原糖平稳保持在3 g/L左右,平均糖耗速率为1.9 g/(L·h)。
(a)菌体生长
2.2 35.5℃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敲除糖异生途径调控因子CcpN对菌体生长和杆菌肽合成的影响[19],由此可以看出杆菌肽的合成效率与细胞生长速率有紧密的联系。而细胞的生长效率涉及营养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其中,发酵温度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降低生长速率和糖耗速率,考虑调低温度进行发酵培养,形成发酵策略2。35.5℃培养条件下的发酵过程相关参数变化如图2所示。
(a)菌体生长
35.5℃发酵条件下生物量在21 h到达最高点(102×108CFU/mL),只有发酵1生物量最高点的93%,21 h后菌体发生了自溶。18 h取样pH为7.48,一直上升至30 h发酵结束放罐pH为8.47,各取样点的pH值都低于发酵1。18 h残留还原糖11.37 g/L,比发酵1多出42%,即降温降低了糖耗速率,18~28 h期间,还原糖基本耗完,平均糖耗速率为1.43 g/(L·h)。另外,18~21 h是效价合成效率最高的阶段,18 h效价为557 U/mL,低于发酵1的起步效价,到达效价最高点时间比发酵1推迟了8 h,29 h效价最高点为1014 U/mL,比发酵1提高了5.4%,最终发酵2的平均效价合成速率只有34.97 U/(mL·h)。说明通过降温会降低效价合成效率,但是延长了效价的合成时间,因此最终效价提高了5.4%。
2.3 34℃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降温至35.5℃发酵提高了效价,因而考察了进一步降低发酵温度至34℃对有关发酵参数的影响(图3)。
(a)菌体生长
在34℃发酵条件下,菌体生长周期和之前保持一致,pH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18h的pH为7.63,发酵结束时pH为8.11,pH增长趋势比发酵1和2缓慢,21 h到达生物量最高点(98×108CFU/mL),比发酵2生物量降低3.9%,21 h后菌体仍然自溶。18h还原糖浓度15.58g/L,比发酵2还原糖多出37%,平均糖耗速率为1.4g/(L·h)。说明:降温34℃培养进一步减少了糖耗和生长速率。同时,18h的效价为503U/mL,比发酵2降低了9.7%,但18~27 h维持效价平稳增长,27~29 h的效价合成效率甚至更高,到29 h效价最高点1092 U/mL。由于此时pH处于碱性且菌体持续自溶,不利于继续合成效价,另外,还原糖数据显示在28-29 h碳源已然供应不足,说明之后杆菌肽合成缺乏能量供应,故未检测30 h样品,虽未出现效价拐点,但结合碳源消耗和菌体自溶情况可知,34℃培养29 h已接近效价最最高点,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37.66 U/(mL·h),发酵期间效价合成速率稳定持久。降温培养降低了对数期的糖耗和生长速率,有利于后期杆菌肽的合成,最终对比发酵2提高了7.7%。
2.4 32.5℃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34℃培养条件下,效价最高点相比35.5℃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继续考察了32.5℃发酵条件对发酵期间相关参数的影响(图4)。
(a)菌体生长
在32.5℃发酵温度下,pH变化趋势与发酵3一致,21 h起步pH比发酵3较高,31 h放罐pH为8.15,pH增长速率比发酵3低。发酵21 h生物量到达最高点(92×108CFU/mL),比发酵3生物量降低6.1%,21 h之后菌体自溶;21 h还残留还原糖12.2 g/L,比发酵3的21h残糖多出16.6%;21~31 h期间,还原糖基本耗完,平均糖耗速率为1.29 g/(L·h)。杆菌肽效价在21~28 h还是保持增长,在28 h到达最高点995 U/mL,效价虽然比发酵1只提高3.4%,与发酵2、3的结果相比却降低了1.9%和8.9%,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35.54 U/(mL·h),说明进一步降温虽然降低了糖耗和生长速率、延长了杆菌肽合成时长,但同样影响了杆菌肽合成效率。
2.5 31℃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为了确证继续降温批发酵会进一步降低杆菌肽效价合成效率,考察31℃批发酵条件下有关发酵参数的影响(图4)。
(a)菌体生长
在31℃发酵条件下,菌体肽生长周期明显延长,pH增长趋势和发酵4一致,差异不大。菌体21~24 h处在对数生长期,生物量在24 h到达最高点82×108CFU/mL,比发酵4生物量降低了10.87%,之后依然存在自溶现象。效价在生长期至自溶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率,21 h起步效价381 U/mL,29 h到达最高点735 U/mL,比发酵4降低了26.1%。21 h还残留还原糖17.4 g/L,比发酵4的残糖多出42.4%,直到发酵结束31 h还有还原糖6.5 g/L,平均糖耗速率为1.2 g/(L·h),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仅为25.34 U/(mL·h)。因此,34℃培养是杆菌肽的合成最适条件。
2.6 阶段变温A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对比发酵策略1的结果发现,在34℃发酵条件下,单位菌体杆菌肽合成速率最高,效价比对照(发酵1)提高了13.5%;随着发酵温度的降低,糖耗速率也逐渐降低,生物量也逐渐减少。考虑到前期主要是菌体生长繁殖,杆菌肽主要是中后期次级代谢合成,尝试0-18h温度控制在37℃,18 h至发酵结束控制在34℃,以此降低生长速率,减少糖耗,使更多的碳、氮源用于合成杆菌肽,形成了发酵策略6。发酵过程中有关发酵参数的变化如图6所示。
阶段变温实验A中,18 h起步pH为7.82,发酵期间依旧上升,31 h放罐pH为8.80。效价在24 h到达最高点903 U/mL,比发酵1降低了6%,比发酵3降低了17.3%。生物量在21 h到达最高点106×108CFU/mL,比发酵1生物量最高点少3.6%,比发酵3生物量最高点多8.2%,21-31 h后菌体一直自溶。18 h残糖为10.78 g,比发酵3残糖少30.8%,但比发酵1残糖多34.75%,这是由于灭罐过程产生碳源损耗不同,或装液量差异使搅拌传质效果不一样产生的糖耗差异,发酵6在0-18 h、18-21 h的糖耗速率为1.85、0.55 g/L,而发酵1在0-18 h、18-21 h的糖耗速率为2、1.55 g/L,即18 h降温能有效降低糖耗速率,延缓碳源利用。18-27 h期间,还原糖基本耗完;27 h后还原糖一直在3 g/L左右低位维持,平均糖耗速率为1.5 g/(L·h),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37.61 U/(mL·h)。发酵1结果说明37℃培养时耗糖最快,同时效价合成效率最高,降温虽能降低糖耗,但对比发酵1发现4次降温都会使效价合成速率降低,而发酵6在18 h的残糖稍多于发酵1,且后续降温成功延缓碳源消耗,从而延长效价合成时间,但效价合成速率的降低带来影响更大,因此效价最高点只有发酵1的94%;与发酵3相比,则是发酵前期糖耗较多,留给中后期次级代谢过程中可利用的碳源较少,杆菌肽合成所需能量不够,故发酵6效价最高点只有发酵3的83%。
(a)菌体生长
2.7 阶段变温B对DW2菌体生长和效价合成的影响
由发酵策略3得到启发,尝试在细胞生长阶段降低温度减少糖耗,以使更多的碳源用于次级代谢过程。采用了0-18 h控制在34℃培养,18 h至发酵过程结束控制在37℃,形成了发酵策略7,发酵过程中有关发酵参数的变化如图7所示。
阶段变温实验B中,18 h起步pH为7.25,上升至29 h(放罐)的pH为8.35,同期pH都低于发酵6。生物量在21 h到达最高点103×108CFU/mL,比发酵1生物量最高点少6.4%,比发酵3生物量最高点多5.1%。18 h还原糖16.7 g/L,是发酵1残糖量的2倍多,比发酵3残糖多7.2%;18-27 h期间,还原糖基本耗完,平均糖耗速率为1.39 g/(L·h)。18 h前后分别34℃和37℃培养的发酵策略,使菌体前期不至于生长迅速,耗糖过快,18 h菌体生物量为63×108CFU/mL,和发酵3的18 h生物量(65×108CFU/mL)相差不大,但比发酵1的18 h生物量减少12.5%。后续升温至37℃后,效价在29 h到达最高点1193 U/mL,比发酵1提高了24%,比发酵3提高了9.2%。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41.14 U/(mL·h)。
(a)菌体生长
发酵1~7相关参数见表1。
表1 所有试验批次相关参数情况
表1中:效价是发酵期间效价最高点数据,生物量是发酵期间生物量最高点数据;生长速率是最高生物量与时间的比值,葡萄糖消耗速率是葡萄糖消耗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效价合成速率是效价到达最高点与时间的比值。发酵7的效价最高,比发酵1和3分别提高了24%和9.2%,而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仅低于发酵1。发酵3效价仅低于发酵7,说明适当降温可以减缓生长速率,延长杆菌肽合成时间,提高杆菌肽产量。发酵6和7对效价合成的影响表明变温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效价。
3 结论
DW2菌株发酵产杆菌肽过程中,菌体前期生长和初级代谢强度会影响中后期次级代谢产物-杆菌肽的合成效率。本文研究了降温和变温控制对菌体生长速率、糖耗速率和效价合成的影响,其结论如下:
1)降低发酵温度会明显减少糖耗速率和生长速率,延长杆菌肽合成时间来提高产量,34℃发酵温度下的效价最高点比37℃提高了13.5%,到达了1092 U/mL。
2)18 h前后分别34℃和37℃培养的阶段变温策略满足了杆菌肽合成对细胞数量,能量供应(中后期糖含量)和前体的需求,效价比对照(37℃培养)提高了24%,比34℃培养提高了9.2%,效价在29 h到达了最高点(1193 U/mL)。
该策略便于工艺控制,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