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探寻

2020-10-27江苏省泗洪中学蒋春艳

家长 2020年2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长教育

□江苏省泗洪中学 蒋春艳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素养的最主要阵地,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学校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充分影响学生。校园的文化氛围、道德约束乃至价值取向等,都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过度溺爱,过度保护

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无法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目前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溺爱。更有甚者,将学生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隔代教育问题频频发生。

(二)管得太多,干涉太多

体罚学生,会造成父母与学生身心俱疲,传统的家长观念认为体罚学生是理所应当的,更有家长在学生一出生就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人生计划,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实际上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灵活、平等。优秀的教师与家长都会给学生更加宽广的学习与交流空间,积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性教育近乎空白

我国传统文化羞于谈性,也很少有家长告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有效自我保护。目前家庭性教育问题十分严峻,甚至很多国内的家长自己的性教育意识与知识都十分贫乏,传统文化的束缚让他们羞于向学生谈性别意识,还有很多家长认为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获取,而实际上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十分缺乏,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友好配合,共同教育学生,让学生的心灵能更加健康。

二、构建心理健康体验式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欣赏鼓励法

欣赏鼓励法是比较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我们知道,被他人夸赞能增强自信心,对于学生来说,有人欣赏他们的能力与表现,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并积极向上,拥有更加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多看学生的优点,关注其进步,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适当称赞。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滑坡,也不要过于苛责,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到缺点后及时补救,进而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更加温暖,情绪上也会更加稳定,学习也会更加进步。

与学生交流时的几点建议:第一,要改变对学生说话的语气,比如说学生做错了事,家长不能说:“不用想了,这肯定是你干的。”家长应该这样说:“这是谁做的,能跟我讲讲吗?”第二,要将命令式口气转化成商量的语气。比如要求学生去做什么事,不能说:“你必须怎样”,而要说:“我们这样做可以吗?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第三,可以将讽刺的口吻改成期待的语态。比如说教师不能说:“你能做到吗?简直不可能吧!”教师可以改成:“你来试试,应该没问题的!”

(二)心灵沟通法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栋梁。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说话时,要用商量的口吻,遇到问题不要急躁粗鲁,应该进行商讨,找到最佳解决方法,让相处氛围更加融洽。此外,要营造更加轻松的交往氛围,让学生形成好的性格,要知道暴力只能带来暴力,刻薄只能让学生性格内向,而平等会让学生性格健全,慈爱会让学生形成共情,让学生的性格、品德都得以形成。此外,良好的教育氛围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人生,进而形成全面发展的态势,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三)环境熏陶法

在教育中树立榜样,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有句老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将要求学生的事情做到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进而再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做出成绩。要求学生要与同学友善接触,就要首先与同学和谐相处,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与同学闹得不可开交。良好的交友氛围将让学生受用终身。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爱的美好。为此,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让学生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得到解决。让学生的心理能更加健康。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耐心、平等的沟通,让学生拥有自信。

由上可知,理智施爱法、欣赏鼓励法、心灵沟通法以及环境熏陶法等多种有效途径及方法将会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而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