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需要的班级环境创设策略

2020-10-27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昕弘幼儿园张晏

家长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室创设区域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昕弘幼儿园 张晏

我们相信,我们必须在全面分析班级儿童的发展特点和个性需要的基础上,超越美化、绿化、儿童化导向的班级环境创设,基于课程需要的高度看待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让这个环境必须始终保持“新鲜”与“神秘”,能更有效地与班级课程相匹配。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在中班主题《夏天你好》的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运用以下策略进行尝试。

一、创设“自然氛围”,营造课程环境

中一班有35名幼儿,特点为热情好动、有想法、能表达。中一班位于幼儿园教学大楼一楼,面积48.6 平方米,是建造于80年代的六边形教室。班级门外是一个狭小的走廊和一个小天井。在创设主题课程的环境氛围时,我们考虑三个方面:

1.园所特色:作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多年来我园一直倡导“自然、和谐、生长”的课程理念。我们努力将园所的这种标志性理念融入班级环境创设中。

2.班级氛围:在中一班幼儿、教师、家长像一家人一样平和自然,和谐鲜活,形成了快乐、自信、友善的班级氛围。

3.物品资源:在中一班环形主题板和主题墙背景是用木屑压制的软木铺设的;桌子是可回收纸制品;蒲草垫由教师手工编织的;放置用具的竹筐竹篓是家长友情提供的——这是中一班特有的物品资源。

二、营造“文化气息”,蕴养课程内涵

在本次主题课程中,幼儿投票选出了主题幸运色“蓝色”,我们用这种颜色作为本次主题课程环境的主色调;幼儿商议选出的本次主题标志“幸运三叶草”,三瓣叶子分别代表我们(幼儿、教师、家长)、夏季和我们延续的“快乐、自信、友善”的班级精神。我们拥有一个半开放的文化区,基于主题课程开展的需要,在本主题中该区域的主要内容为《我爱夏天的……》,幼儿在这里用黏土表现自己喜欢的夏日水果、用纸笔表达夏天去海边的愿望、用针线描绘自己设计的夏季服装。

三、构建“想象空间”,推动课程拓展

在本次主题课程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儿童的自主性,引导每个幼儿在本主题中的各种直接经验的获得。我们的做法是:

(一)拿掉些

1.拿掉固定的区域牌:班级中的区域内容是根据幼儿的需求每天变化的。例如综合游戏区。在这里,有时幼儿用奶粉罐、包装盒玩“纳凉屋”建构游戏;有时穿上自制服装开展夏季服装表演游戏,有时玩累了就在这里玩睡觉游戏。

2.拿掉木质的区域隔断:木质的区域隔断相对比较笨重,经幼儿的建议,我们一起用飞机盒搭建了美观、轻巧可移动的隔断。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区域的划分。

(二)保留些

基于幼儿的强烈要求,我们保留了上个主题中利用六边形教室的两个角落布置的男生角和女生角。这是幼儿说悄悄话的地方,给人包容、安全、隐秘的感觉。

由于条件限制,班级的活动室与午睡室处于同一空间。在午睡区由于高低床不够,所以幼儿园又配置了5张单人小床。综合游戏区便与午睡区域相连。在主题行进过程中,综合游戏区的幼儿有时会偷偷地在小床上爬来爬去,乐此不疲。

(三)增加些

中一班教室门外是走廊,这里相对比较幽暗,所以,在本主题中这里成了一条很棒的夏日海底隧道。游戏时间,幼儿自发将小椅子放置到走廊两边,用皮筋自由拉出隧道,然后比一比,谁爬得快,钻得巧。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教室空间的大小,但我们可以更巧妙地使用这个空间。认真观察幼儿,因为他们的想象会激发我们对于主题课程中游戏环境创设的想象,会提供给我们更多的灵感。

创设基于课程需要的班级环境就是需要更多去解读本班幼儿的特点,创设符合他们口味的班级环境;创设“基于课程需要”的班级环境就是更有效地运用一切资源,创设能带给他们更多乐趣的班级环境;创设“基于课程需要”的班级环境就是更坚定地站在儿童的立场观察和思考,创设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班级环境。“课程需要”让教室变得更“大”、更“有趣”;“课程需要”让儿童变得更“自主”、更“鲜活”;“课程需要”让教师变得更懂得“放手”、更有“智慧”。

猜你喜欢

教室创设区域
“313”教室
分割区域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区域发展篇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