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

2020-10-27王珊珊

大医生 2020年8期
关键词:结核性泼尼松胸膜

王珊珊

(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的肺外结核性疾病之一。患者感染结核杆菌后,该病原菌从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犯胸膜或从淋巴管传播到胸膜,最终造成胸膜出现渗出性的炎症反应。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多有发热、咳嗽等表现,部分患者伴有患侧胸痛、呼吸困难及气促等症状。本病治疗方法较多,比如一般对症治疗、抗结核治疗、抽取胸腔积液、中医中药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1]。醋酸泼尼松片被应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已有多年,虽被证实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联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应用,一些研究报道指出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2]。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醋酸泼尼松片与抗痨药物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例纳入研究,按入组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20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PPD)试验、胸水常规、生物化学检验、细菌培养等综合诊断,确诊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者[3];临床资料完整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随访时间不低于半年者。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癌症疾病者;入院时确诊胸膜增厚或黏连者;其他胸膜炎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对本研究采用药物过敏者。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4.82±2.64)岁;胸腔积液程度小量8例、中量9例、大量3例;体温36.82~39.72 ℃,平均体温(38.58±1.24)℃。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9 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4.76±2.55)岁;胸腔积液程度小量7例、中量11例、大量2例;体温36.85~39.77℃,平均体温(38.52±1.29)℃。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胸腔积液程度、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均进行了胸腔积液抽吸处理。每间隔3 d抽吸胸腔积液1次,小量与中量可一次性抽吸干净,第一次抽取600 mL,此后每次最多1 000 mL。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抗痨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案如下:口服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1022349,规格:0.25 g)0.75 g/次,1 次 /d;口服利福平(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905,规格:0.15 g)0.45 g/次,1次/d;口服吡嗪酰胺(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4,规格:0.1 g)0.5 g/次,3次/d;口服异烟肼(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0,规格:0.1 g/片)0.3 g/次,1次 /d。观察组患者在抗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728,规格:5 mg)治疗,10 mg/次,3次 /d,口服,病情较重者 20 mg/次,3次 /d,口服,每天剂量不超过60 mg,随着病情改善,逐渐减为10 mg/次。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1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参考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相关标准[4]如下,显效:治疗后胸腔积液消失,胸膜炎消失;有效:治疗后胸膜炎与胸腔积液相比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未能达到前述要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随访复查CT观察胸膜增厚与胸膜黏连情况。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血压升高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n 全身中毒缓解时间 胸腔积液吸收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20 13.28±2.66 19.28±4.33 23.39±4.31对照组 20 20.98±3.21 28.27±4.16 32.09±4.73 t 5.973 6.847 6.704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复查CT结果对比

治疗后半年,随访复查CT,发现观察组患者胸膜增厚与胸膜黏连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随访复查CT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随访复查CT结果比较(±s)

组别 n 胸膜增厚(mm) 胸膜黏连[例(%)]观察组 20 1.22±0.23 1(5.00)对照组 20 1.59±0.34 6(30.00)t/χ2 2.386 5.803 P<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敏状态的胸膜腔后,造成胸膜发生炎症反应。结核性胸膜炎可分为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等,根据临床实践及文献报道结果,渗出性胸膜炎占了极大比例。临床诊断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主要根据病史、影像学检查(X线或B超等)、结核菌素试验、病原菌检查、生物化学检验、胸水常规及胸腔积液检查等确诊[5]。尽管其临床治疗方案较多,比如胸腔穿刺抽吸胸腔积液、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抗结核药物(抗痨药物)治疗等,但单一疗法疗效并不理想。

此外,尽管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研究较多,但多数研究报道的是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时间等情况,而关于治疗后随访期间CT复查结果的报道还比较缺乏[6]。本文旨在分析醋酸泼尼松片与抗痨药物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并将随访期间的CT结果纳入研究中。

本研究针对收治的40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了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膜增厚与胸膜黏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方案治疗可以更好地避免胸膜增厚与胸膜黏连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稍低于对照组25.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抗痨药物主要是结核病对症治疗药物,不过该药物会因患者个体差异,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比如血液循环异常、肝功能异常及胃肠道反应等,为此用药期间应严格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药物方案及其剂量。醋酸泼尼松片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甾体类化合物,不仅会影响物质代谢,而且有极强的抗炎效果,对多种原因所致的炎症反应都有抑制作用,炎症初期应用可增强血管紧张性,降低毛细管通透性,减轻充血症状,同时缓解水肿与炎性渗出。同时,对黏多糖与胶原蛋白合成、肉芽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可避免瘢痕与黏连形成[7]。此外,糖皮质激素可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影响其代谢,减少氨基酸、葡萄糖等跨膜转运,抑制淋巴细胞RNA、DNA等合成,从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同类研究[8]中还证实糖皮质激素不仅可减轻炎症介质释放,而且可缓解炎症反应,使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发热等症状得到改善。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可快速退热,减少渗出,促进积液消退,并减少纤维的黏连与增生。

综上所述,结核性胸膜炎应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相比单用抗痨药物治疗,不仅可提高临床效果,缩短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还可以更好地避免胸膜增厚与胸膜黏连发生,而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结核性泼尼松胸膜
合理用药科普
关于“不同方案泼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一文的专家点评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