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0-26尤永明

关键词:激发兴趣思维能力方法

尤永明

摘 要: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本著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其终生发展奠基的态度,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我常说数学是一门聪明学科,其宗旨就是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兴趣;方法

一、激发数学兴趣,培养数学思维

怎样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数学兴趣有利于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数学思维兴趣的产生又依赖于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1. 利用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兴趣。通常情况下很多人会认为数学就是算的,其实远远不止算那么简单,今天的数学已经不单单是代数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改变单一计算的枯燥乏味,我们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演示的方法教学几何知识、利用多媒体把图由静变动,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起到直观的效果。

2.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所发生的新异事物感到惊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究的心理倾问,它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圆的周长”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环形跑道等图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做好课堂引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我们必须改变教学中教师以成人思维来衡量学生思维的现状,更应该适应学生思维互通,相互帮扶协作的教和学模式的改变。我主张教学中更多的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让学生更多体会同层次学生互助的优越性,从而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

二、学会数学思维方法,感悟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引导学生运用类比与猜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反思、感悟出数学的化归思想和猜想验证思想。首先,要求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进行切拼转化的方法,这是用化归的思想,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知公式的图形。这为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提供了内在的类比逻辑,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空间直接猜想,再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活动。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先设想,再组织实验验证,使学生经历一个由大胆猜想到小心求证,由直觉思维发现到逻辑思维求证的科学家工作过程。

三、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1. 一题多解思维。数学学习的最大乐趣是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尤其是能够做到一题多解最好。如,一位教师教学“某班开展植树节活动,共植树26排,每排24棵树,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时,教师引导学生动用一切手段,用心揣摩着解决办法,不时发出争论的声音. 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写在黑板上的方法有:

(1)24×26=24×25+24=624,理由是24个26想成25个24加上1个24,可以简算,

(2)24×26=25×26-26=624,理由是24个26想成25个26减去1个26,可以口算,随着一个个解题方法展现在黑板上,就在学生洋洋得意时,我抛出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好方法了?一个小声音“老师我还有一个好方法”打断了我的课堂教学,“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大胆地说。”一句鼓励的话使原来胆小的她说出了自己的方法:24×26可以想成25×25-1,我是根据24×26=624想到的,25×25=625,625-1=624. 所有的学生都说他“瞎猜”……教室里一片混乱. “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咱们一起找一找。”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共植树26排,把最后一排去掉,26排就变成了25排,把去掉的这一排24棵树每排补1棵,补到第24排用掉了最后一棵,只有第25排没有补上,因此25×25-1. “对,我发现这里有这样的规律……”黑板上又多了许多新的亮点。

2. 培养立体思维。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这一统计知识,我先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方向,属于探索级别。又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把一个圆柱体橡皮泥切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看切成的圆锥体大约是圆柱体的几分之几,再把圆柱和圆锥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快得出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口头举例,促进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在尝试口头说数学,我认为把学生的心里思考的东西表达出来,不仅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进行表述,而且,举例说明能促使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如,教学低年级“认识球、圆柱”时,我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各自的特征后,分别举例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有些学生说,鸡蛋是球体的,因为可以滚;还有学生说,电筒是圆柱体,因为它的上下面是圆形的……这些例子能显示学生的认知情况,突出学生思维中的障碍。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使他们懂得学习数学的技巧,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必然做法。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思维能力方法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