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
2020-10-26姚兰
姚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精神文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前进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底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二十一世纪是开放、多元的世界,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友好环境。要想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首先国人自己要深刻学习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何能更快的传播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让传统文化走入校园是有效的途径。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两者相互辅助,传统文化的融入让课堂更加有趣,同时学生学习到更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一代代人精心守护,才得以保存至今。这些优秀文化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方式传承下来,是中华民族无上的至宝。这些宝贵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命脉,是凝聚民族的力量,是人民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继承和弘扬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优秀文化的学习正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它对学生的人生观和实现价值都有十分关键的影响。高职学校如何将语文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改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做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领先者。
一、立足教材内容嵌入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的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各种国外的文化充斥其中,对于没有辨别力和认知有限的学生来说,他们无法从众多的文化中剔除糟泊、取其精华。“哈韩”、“哈日”、“崇洋媚外”这个代名词层叠出现,将其他国家的文化视为流行和新潮,为自己了解这些所谓新新潮的文化而自豪,但却对国家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将部分传统文化视为老传统和封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国有文化价值观,改变以往因为一知半解而对优秀文化产生的误解和偏见。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学生阐明。汉文化是历经千年、大浪淘沙中传承下來的文化,它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不言而喻。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也能提升中国人们的文化自信,尤其是这个网络遍布生活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缺少联系,交流和沟通基本依靠网络,在虚拟世界里丧失信仰,无聊和空虚成为人们的精神状况。传统文化的学习填补了人们缺失的信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意义。
例如,语文教师在《论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儒家思想,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儒学的历史兴衰,儒学存在的必要性,儒学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三大主流文化之一,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儒学至今都被广泛应用的典例。比如,儒学是孔丘所创立的,始于春秋时期,完善于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的大宗;儒学的思想是“任”,以仁爱待人,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提出“民贵君轻”,反对苛政,主张以民为先,而且在战国末期,荀子就提出了唯物主义思想,那时他就认为万物有规律,人类可以掌握这种规律加以利用。教师也要告诉学生儒学也有衰败的时候,秦国时,因为秦国推行专制的体制政治,而儒学的主张妨碍了体制的推行,最后出现了焚书坑儒的现象,儒学在秦朝进入低潮,直到西汉儒学才走向新兴,西汉时将儒学作为正统的思想,儒学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善和新增,传入到西方世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近几年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导致儒学这个传统主流文化在这个新时代下赋予新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教师通过讲解儒学在历史上甚至到今天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二、丰富教学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形式很重要。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容易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而且高职语文是一个纯文字的学习,如何在这种纯理论的教学中发掘学习的乐趣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实现文化的学习和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待高职阶段的学生的教学模式,重在“育”,而非“教”,一味地在课堂上堆积知识点,而忽视学生的课堂效率,这样很难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存在的形式各式各样,教师可以针对传统文化的形式改变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具有特色的教学形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或者相关内容分配角色,进行排练,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为了表演学生会更深刻的了解原文,并且针对课文拓展相关知识,进而更深入的学习到课文背后的意义与价值。教师以这种表演的方式导入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时间,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去,带动课堂氛围。根据语文课堂内容增加表演,将教学课文以表演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力。比如在学习《邹忌讽秦王纳谏》教学课堂,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齐国谋士邹忌的善于反思、勇敢谏言的形象,以及齐王善于听取意见,割除旧制广开言路,最后带领齐国走向繁荣。这则故事传达的文化思想是要善于听去别人的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及时改正不足才能取得成功。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引入课堂,教师课前准备好有关于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的视频或者图片等材料,教师首先以视频的形式引入课堂,视觉观看到的东西要比教师的讲解和板书更能赢得学生的兴趣和喜欢。比如,收集课文的视频故事,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故事传达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些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结合民俗文化,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有许多流传至今依旧家喻户晓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一片区域的人们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民俗文化是人们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生存进取的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生活技能。有许多民俗尽管只是神话故事、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但是它代表了文化创作背景下的历史情况、人们面对困难时的美好期望。从这些民俗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我们祖先的生活丰富多彩。虽然已经在科学的证明下发现有些民俗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形成一种意识,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人们现在沿用这些民俗文化除了内心的美好祝愿之外,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祖先创造的风俗文化的喜爱。教师可以通过借助这些身边的民俗文化,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美感和传统文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即将到来的春节和学生讲解春节的来源、发展以及现在的形式。作为中国人都会过新年,但是春节的来源却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新年是怎么来的呢?春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的正月初一被称为新年。关于新年的起源的说法众多,流传最多的说法是相传在正月初一会出现一个叫“年”凶兽,所以这一个叫过年,炎黄先祖为了躲避凶兽会提前做好饭,不敢睡觉相互陪伴,因为这个凶兽又叫“夕”,所以这一夜也叫除夕,渐渐的人们知道凶兽怕红色和响声,因此,后来人们贴红春联和放鞭炮来驱赶凶兽。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尽管现在知道世上并没有“年”这个凶兽,但是春节这个习俗一直存在,不同的时代对春节有不同的定义,现在的人们为新年赋予了新的含义,过年代表着希望、梦想、团圆,同时新年也是走亲访友,建立和联系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民风习俗,可以快速的发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融于我们的生活中,会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新的认知。
四、在语文特色活动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的传统优秀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文化影响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文化影响力之最。中华的传统文化,波澜广阔,兼容并蓄,并且中国文明是唯一没出现断层,保存完整的文明。这对于熟知中国发展史的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高职学生处于心态趋于成熟,但是认知仍有不足的阶段,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和前进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实践,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文化。
例如,在高职语文的课本中收录的基本都是经典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这些经典课文的鉴赏活动。这是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快速有效途径。鉴赏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的理解,学生必须收集文章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挖掘,学生能深入探索课文背后传统文化底蕴和魅力。学生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对传统产生好奇心,然后自主的探索传统文化的全貌。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鉴赏《木兰诗》,《木兰诗》中反应了哪些传统的优秀文化?木兰替父从军代表了传统的孝文化,木兰战场立功勋代表了勇谋文化,还有睿智、忠信、勤劳、无私的优良传统美德文化。学生参与活动能受到这些优秀文化的魅力,受到这些文化的感染,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不仅需要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立足教材内容嵌入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存在的必要性。然后,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民俗文化,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与课堂的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可以组织语文特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并在语文特色活动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金彦彤.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J]. 才智,2020(04):217.
[2]郑亚丽. 如何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47-48.
[3]朱荣梅. 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高职語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