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编歌谣”引发的音乐教学思考

2020-10-26刘策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歌谣时效性想象力

刘策

摘要: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理解音乐情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实效性。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教育人都在教学实践中,不停的探索着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声势律动、图谱教学、编创小乐器伴奏、编创舞蹈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的教师在运用时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其中有一种情况是,效果好实效性不一定高。这取决于教师是否遵循了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科的认知规律,只有遵循了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科的认知规律,才能使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产生出真正的实效性。下面就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敬请音乐教育人批评指正。

关键词:编创 歌谣 有效性 时效性 具象化 固化 想象力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好朋友中的聆听课《玩具兵进行曲》时,老师拍击了一段这样的节奏:×× ×0∣×× ×0∣×× ××∣××× ×0∣×× ×0∣×× ×0∣××∣× 0∣让学生来模仿,孩子们完成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就运用了节奏与语言结合的方法,编创了一段歌谣:玩具 兵∣真可 爱∣悄悄 悄悄∣都跑出 来∣玩具 兵∣真可 爱∣跑 出∣来0∣。从而,孩子们把这段歌谣很好的拍击了出来。这段节奏是德国作曲家耶塞尔创作的器乐曲《玩具兵进行曲》第一部分A段主题的节奏骨架,它的旋律是:。

就这个案例片段,我们先不探讨这段节奏是否准确,这么长的节奏是否符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这里我只想谈一谈训练学生节奏的目的是什么。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记忆主题节奏的时候,给主题节奏编创歌谣,来使学生快速的记住主题节奏,这种方法值得质疑,质疑观点有三:

质疑一,是否真正的记住了主题的节奏。通过给较长的节奏编创歌谣来帮助学生记忆主题的节奏是否具有实效性,还需要实践来验证。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听辩模仿节奏,来培养学生的听辩力、记忆力、模仿力、韵律感等音乐能力来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情绪。我的观点是: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情绪,应从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的规律入手,从而找到掌握记忆的方法,而不是用歌谣替代。用歌谣替代的结果有可能记住的是歌谣,而不是节奏。我们学习节奏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语言,而是体验节奏的律动感和随之而带来的情感体验。这就相当于在学习五线谱时,有的老师让学生用简谱来标记一样,结果记住的是简谱还是五线谱呢?这种多了一个拐棍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线谱反而起到了干扰的作用,值得质疑。

质疑二,是否有效地掌握了记忆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节奏的规律,而不应直接给予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以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为目的,而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这一课例,教师可以提出与节奏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引导学生:这个节奏比较长,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把它记住呢,它有什么规律吗?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段节奏的规律是×× ×0这个节奏出现了四次,前边两次和后边两次中间的节奏是×× ××∣××× ×0∣,这是重点,教师应训练学生记住,并模仿准确,后边两次接下来的节奏是××∣× 0∣,是×× ×0节奏的时值增加了一倍。这样,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的规律,从而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

质疑三,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节奏可以引发学生不同的想象,相同的节奏也可以引发学生不同的想象。老师直接给出歌谣来记忆节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被过早的固化,形成了答案的统一,这是与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相违背的。就如我们音乐教材上有的作品指出的建议是引导学生编创歌词,也应该是在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感受、体验、理解之后,启发每个学生或通过小组合作来编创出不同的歌词,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而不应统一到一个歌词上,这样进行统一答案的处理,具象了节奏的内涵,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寻找多个答案的过程,而不是统一到一个答案,从这个角度说,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不利的。不要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节奏,它与音乐给学生带来的想象力的启发性是一样的。

我们学习音乐也好,理解音乐要素也好,都要引导学生挖掘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寻找多余的拐棍。不要为了记忆而记忆,而是为了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和规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达到编创的目的,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真正的时效性。

本人认为,音乐学习是一个由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要避免把音乐学习内容过早的落到语言上,一落到语言上音乐的形象就具象化了。为避免音乐课堂教学过早的具象化,我在与教师们研讨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是一定不要出现作品的名称和歌词的。

我不是反对编创歌谣,编歌谣可以,但不要统一答案。编创歌谣的目的是为了理解音乐,而不能固化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不要造成本末倒置的后果。建议老师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慎重考虑,不要把手段變成了目的。歌谣虽然具有节奏感,具备音乐的节奏性能,但是,不应该在学习音乐的初始阶段进行,尤其是学习乐曲的时候。在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体验、理解之后,在拓展环节可作为培养学生编创活动的一项内容,来培养学生编创歌谣或歌词的能力,这样即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猜你喜欢

歌谣时效性想象力
甜甜的歌谣
捉蛐蛐儿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想象力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读编心语
知识漫画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