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三全育人”下的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策略

2020-10-26郭莹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郭莹

摘 要:“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在实施时,主要是将习近平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作为指导,致力于强化党对高校的指导,并且保证指导的全面性,将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作为核心,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引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当中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凸显。在此情况下,可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大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开展中,应对三全育人有充分认识,利用合理策略推动立德树人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而实现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使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开拓全新局面。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对立德树人理念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了解立德树人实施的重要意义,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进行,提升到学生综合素养[1]。

1 三全育人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意义

1.1 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

立德树人中强调了徳的重要性,徳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展管理工作,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学生当中渗透,树人强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其形成良好道德情操与坚定人生目标,成为有正义感、责任感、奉献精神的人,并且具备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2]。三全育人当中,重点对德育进行了强调。德育在三全育人中占据重要地位,三全育人在实施时需从全方位、全员以及全过程进行,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时的科学性、思想性、全面性统一体现出来。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需将教育工作中心与主线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在时间上做到无空档、空间上做到无死角、人员上做到无懈怠、内容上做到无遗漏。

1.2 三全育人能够为立德树人的实现提供路径

三全育人在实施时,主要是围绕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进行,会将高校育人元素以及教育工作整合在一起,运用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方式调动育人因素,实现对育人因素的有效挖掘,为学生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育人空间[3]。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需积极调动一些有利因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理念,使学生及时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资源,促进其正确三观的形成。总体来讲,三全育人能够为立德树人的实施提供路径上的引导。

2 立德树人的主要内涵

立德树人理念由来已久,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立徳和树人这二者之间联系比较紧密,立徳是树人开展的有效途径,而树人是立徳实施的目标,立德树人在实施时,需将二者之间有效结合在一起,使立徳贯穿在树人的整个过程中[4]。立德树人不仅体现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能将时代发展过程中现代精神体现出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立徳主要是指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树人主要是指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过程中,需将立徳和树人充分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 “三全育人”下的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策略

3.1 强化师德师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需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加强对学生引导,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信仰者以及践行者。在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中,对高校辅导员在育人能力方面也有了全新要求[5]。近几年,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岗位培训时,多数从思想教育、师德师风、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高校辅导员在践行立德树人思想理念时,可以将校园文化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进而使学生对义利、得失、成败等形成正确认识。同时也要重视思政工作作用的发挥,这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具体实施时,高校辅导员应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学会创新和思考,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形成大局意识,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需保证方向、导向的正确性,掌握服务学生的正确方式,这些方面的实现需辅导员进行自我交流、学习、培训以及思考,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在此基础上,才能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高校辅导员在观念上需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随着新媒体与大数据的发展,对新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固守传统理念,很容易出现和时代脱节的问题,因此“三全育人”下立德树人实施过程中,应对工作新路径、新方法进行探究,开拓立德树人教育新局面[6]。其次,成为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撼动学生灵魂。学生发展成长在于自身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实际上对学生工作开展精髓进行了阐述,要想使立德树人在实施时获得较好效果,就需撼动学生心理,进而使其把握正确方向,从内心深处接受辅导员的思想。因此高校辅导员需成为有信念、有理想的人,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保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2 坚定育人立场

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当中,明确高校在发展中需将德育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三全育人。在新媒体迅速发展背景下,大数据在校园内外遍布,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使思政工作在育人时面临着更大挑战[7]。高校辅导员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时,需在理念、思维、思想上紧跟时代脚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坚定育人立场。首先,人才培养属于高校基本职能,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是发挥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工作开展时,形成责任意识,使育人贯穿在其整个工作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需对学生有全面认识和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倾听学生内心诉求,并且做好对学生生活、思想各个方面的记录,运用阶段性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量迅速增加,这对于高校育人来讲是一项较大挑战。在此情况下,育人格局出现了多元化特点。为了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理念成分落到实处,高校辅导员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作为载体,将一些正确思想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融入。

3.3 引领学生思想价值

三全育人背景下,为了使立德树人在实施时获得更明显效果,高校辅导员需注重对网络平台的便利,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播新思想与正能量。三全育人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网络的运用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强化学生历史认同感。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运用,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变的更加便利,同时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丰富,每天会接收到大量信息[8]。在知识社会,人们物质财富得到一定积累之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但是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学生普遍存在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淡化的问题,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日渐蔓延。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时,需注重对学生历史认同感的强化。历史认同感的形成和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紧密相关。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学生历史认同的形成,利用微博、微信的便利,将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民族英雄故事为学生讲授,然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的运用,往往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培养文化认同。灵魂感染与灵魂塑造属于育人时的最高境界。内在精神的形成往往和校园文化、生活习惯、民风民情紧密相关,因此良好的学校教育、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在此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将优秀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有效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9]。再次,强化学生思想认同。当前多数大学生群体为00后,由于是独生子女,承受的磨练比较少,因此社会阅历比较欠缺。手机当前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配,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针对网络内容缺乏良好辨别能力,难以对信息进行合理、科学筛选,对于信息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盲目性,在此情况下,比较容易滋生不良影响,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精神萎靡、思想扭曲问题。高校辅导员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过程中,应运用理性、科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正确引导下形成正确思想认识和精神风貌。最后,培养学生价值观认同感。在新时期,学生面临的诱惑比较大,很多学生存在信仰缺失或者是没有信仰的问题,利己主义比较严重,同时存在功利主义、形式主义观念。在此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不求上进、浑浑噩噩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心态,进而使自身学习与工作受到较大不良影响。因此辅导员应重视对学生信仰和价值观的引导,运用班会、日常辅导等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渗透,进而使其产生强烈的价值观认同感。

3.4 加强就业指导

在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在选择人才时的标准也越发严格,大学生之间在就业时的竞争越发激烈,三全育人下高校辅导员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发挥自身服务功能。同时运用自身优势,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多种渠道推动大学生就业。在进行就业指导时,需使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并做好相关的发展规划,进而使学生在个人发展方面获得准确、清晰的参考依据。就业指导的实施,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关注程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也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在今后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价值。

4 结束语

总之,三全育人注重在育人時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在此情况下,能够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过程中,应强化师德师风、坚定育人立场、做好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并且给予学生就业方面一定指导,创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与熏陶,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璐,陶李,徐瑞朝,等.对三全育人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路径探索[J].才智,2020(11):192.

[2]陈思.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1):28-31,38.

[3]魏金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使命与角色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20(2):96-99.

[4]王博.辅导员在构建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作用的发挥[J].大众标准化,2019(12):204-205.

[5]杨金沙,曹迎.“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研究[J].山东青年,2020(2):97,100.

[6]刘恒美.“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重要职责[J].魅力中国,2020(18):216.

[7]王志勇.“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关心关爱学生工作研究[J].教育界,2019(19):96-97.

[8]邓金萍,罗长钦,谭咏梅.“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发展探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9(5):128-129.

[9]王新莲,孔圆圆.浅谈三全育人视角下辅导员的自我管理认知[J].科技风,2020(14):245,248.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