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国均势外交的现代启示
2020-10-26王煜琦
王煜琦
晚清的大国均势战略是时代的产物,众多沟通中西、承旧启新的仁人志士出谋划策,通过“鉴诸国”和内在感悟制定了均势外交方略,旨在强国环伺的区域环境中探索一条生存之路。文章从国家实力、国家战略、制度文明、普世价值四个方面,探微该均势政策留给后人的历史“遗产”,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意义与现实启发。
晚清大国均势外交是清末中央政权统治阶层作为弱小一方,利用西方相互牵制的平衡理论和传统思想中的纵横思想,身处强国环伺之间求得生存的一种经世外交方略和手段,其经验教训值得后人不断地进行反思。
1 外交并非救国之本,实力才是兴邦之道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有丝毫不能假借者焉”。弱国并非全无外交,但是积贫积弱的大国且无后发制人的实力作保,维持列强在华势力均衡这条路走不远,战场缺少胜算,谈判桌上必定吃亏。
早在十九世纪初,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已出现一个普遍倾向,强调学要有用,意思是说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支持或者指导应对外洋威胁。在实践过程中,晚清一面寻求师夷长技以制夷,一面在具体国际交往中将平息战争的立足点放在列强贡献力量上,往往反被宰割。任公语,“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联之,不过临时而已,盖有一种战国策之思想,横于胸中焉”。而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积极向外洋购买军备,建制军队,设立制造局,试图改变军事废弛的局面,这些措施都说明了统治阶层意识到了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些小国在动荡年代背靠大国尚可苟且生存,西方的丹麦、比利时等国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条道路并不适用于大国,尤其是庞大且虚弱的中国。
因此,国家的和平状态需要实力来维持与维护,权臣李鸿章产生均势思想的出发点是在均衡大国权势,以期实现本国政治目的,但是在最初选择过程中对现代国际政治实质认识不清,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与规划,并且没有很好维护和保障其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核心利益,只是将注意点放在当时日益紧张的局势,争取列强同情,将晚清带入挨打境地。战争是国家间综合力量的对比,外交只能是救国途径之一,并非根本,只有加强自身综合实力,增强本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与他国交往中的辐射力,并在全球互动中占据先机与有利态势,才能在国际大格局中争得一席之位。
2 国家战略选择应保持目的与手段的平衡
其实,军事同外交一样,都属于国家政治行为的重要手段。真正的战略家,在运用其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制定战略方案时,应该以基本国内局势和国际环境为立脚点,注重开发和建设一切相关领域的资源条件和积极力量,按照国家的利益和实力规定目标,实施过程中维持目的与手段的相对平衡,促使改革的有利条件为己所用,实现既定期望的成效。其实,均势是国家间发展不平衡的特定表现模式,在羸弱的局势下,以李鸿章为主的一批中央官员竭尽心力追求和平与稳定,体现了求富求强口号背景下的变革意识,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独特外交策略选择。而均势的实质决定了其必将伴有尖锐的利益冲突,整个晚清七十年间,绝对的国家利益在其主动或被动参与大国博弈中也有得有失。
如今,在和平发展和全球主义的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变宽,需要携手应对的问题增多,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愿望加强。中国在经受了长时间的艰难困苦之后,因势利导,因时适变,逐渐形成了思想连贯和富有长远眼光的国家大战略,在国家主义的意识指导下,制定有限的发展目标,选择和平的实施手段。
3 制度文明需要顺应时代和历史发展趋势
根据客观规律的发展,任何制度达到顶峰,必将下坠,重新再造。十九世纪中期,日本成为东亚新兴强国之后,就快速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主动挑战传统东亚秩序,在中国北方制造祸端。而其他诸强奉利益和强权为圭臬,事先协调好相互间对立矛盾防止被中国利用,甲午一战中倒向日本属必然。战乱期间,清政府从最初尝试利用列强在华矛盾稳定局面,平息战争,到最后战败反过来又被列强加紧盘削侵略,强迫签订众多条约,主权受辱程度可见一斑。而以李鸿章为首的外交官们为实现本国既定目标和均衡其他国家在华权势而采取的均势策略兼具“玩忽”与“取巧”之势,但困于体制的终极局限,亦无实力做保障,因而逐渐被动沦落为争“取巧”。
综上所言,影响国家战略政策决策的因素除了实力、外部威胁,还包括国家政权制度特征、内部秩序、国家意志力等方面。任何一种制度达到高峰后,必然下坠,然后进行再造与革新,中国传统的皇权制度亦是如此。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民主化的制度文明,国民的理解和支持,良好改革舆论向导,想要在外交方面有所建树几近不可能。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表述人类历史发展总规律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与作用。从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到近代民主政治生根萌芽,到“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再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情怀,不难发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既是党民关系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天下之通义,任何一项外交政策都应该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强大动力,执政党应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也坚信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4 维持均势稳定须承认存在共同价值观念
一方面,维持均势稳定需要各个参与国承认求同存异价值观的存在,构建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地区政治文化。无论是万乘大国,还是蕞尔小国,都应共生共存,各得其所。意见分歧普遍存在,只要是自己和他者之间,这就一定不可避免,关键是双方要不让意见分歧突出化。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回溯近代中日交涉历史,作为大陆边缘性国家和岛屿国家的日本常常善于利用特殊时间段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特殊时间节或者是周邻中国的发展过渡期,或者是中华民族生存危亡之际,或者是中国改革关键点。梁启超在《日本国志后序》中就说过,“中国人寡知日本者也”,因此,中国需要保持时刻警惕的状态,知己知彼才能求同存异。同时,共生共处也需中国与其他大国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对话,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避免落入国际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另一方面,维持区域内的稳定与和平更需要地区内所有国家承认并深化人类共同价值认知。在整个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性質的国家组织形式里,一定存在着某些共有的基本价值判断,诸如理性、和平、平等、幸福、民主、进步、法制、包容等。不同于晚清政治家的主观臆想,如今,中国强调自己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和平发展理论唤醒了古代维系中国大国地位的一些原则,诸如渐进主义,顺应潮流,避免冲突扩大化,追求个体幸福感,强调和谐的道义主张,这是符合自身发展和他国利益的主动政策选择,也是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个积极动力。永久和平论者康德说过,永久和平将以两个途径到来,一是人类具有伟大的洞察力,二是在巨大灾难前,别无他法。虽然暴力与动荡持续在世界范围内开花,但是,共存共处、和平发展等夙愿已经逐步扩展到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认知与追求,每个国家都应该为此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镇江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