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美工折纸教学辅助教具立体图例的探究
2020-10-26颜涛
颜涛
折纸教学是盲校美工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生视力障碍导致建立空间逻辑障碍,教师会采用各种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视障学生会采用各种感知觉补偿视觉,辅助教具立体图例可以提高美工折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盲校美工折纸教学注重的是对视障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障学生因为视知觉障碍,在对客观事物感知上、立体形象构建上都受约束,这些约束在学习美工折纸课程时,尤为突出。美工折纸课是美术与手工相互融合的课程,对视知觉要求颇高,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视障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究。笔者经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发现,针对盲校美工折纸教学最为有效的辅助教具,莫过于立体图例。
1 采用立体图例辅助美工折纸教学的原因
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动范围受限、社会经历不足、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限,在折纸课程中许多立体图形难以在脑中构建正确的形象,对于教师阐述的折纸方法难以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折纸学习时动手实践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只能凭空去想象图形,难以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如果是在普通学校的美术学科解决这一问题的得力助手是利用直观教具、图片、示范等。而对于视障学生,以上方法就不能完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视障学生视力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致盲原因是先天性的,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和看的经验,折纸学习的困难要多于低视生和后天视力障碍的学生。低视力和后天致盲学生即使大脑里留有的残余视觉,也和视力正常人的视觉体验不同。教师在折纸教学过程中,除了准备对应课程的一些必备教学用具外,还需准备一些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和用具,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辅助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1.1 平面的图例展示
局限体现:学生视力情况不同,部分学生因为视觉经验的缺乏导致感知程度有局限性,不能明晰平面图例的作用。
1.2 讲述法描述折法过程
局限体现:大部分视障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欠缺。部分重点、难点的步骤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学生理解过程容易出现:对折叠步骤不清晰、对折纸造型理解的不完整 、对纸张定位方法掌握不熟练等各方面问题,通常很难独立完成完整的作品。
1.3 教师个别辅导与示范
局限体现: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各不相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面对每个学生,都采用逐个步骤个别辅导与示范方式教学,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均、课堂无序化等问题,教学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经过多次课后反思和探究,一位全盲学生提出他想有一本能摸出步骤的折纸书的想法,这一建议激发了笔者的灵感,经过反复试验加上课堂教学实践后得出结论:把具体的折纸重要步骤分解成逐个连续的单独步骤折好,再把各个步骤按照固定顺序依次排列,每幅图例控制在4-6个步骤,学生在学习折叠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比对前后步骤,让平面的图转换成立体图例。
多次实践证明:学生在感知每个步骤变化的过程时,可以克服因视觉经验缺乏出现的大多数困难;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步骤变得容易理解;由于立体图例是被固定住的,学生顺次感知,方位错误不易出现;每个立体图例实际就是具体步骤的逐个演示,学生通过感知立体图例,缩短了教师个别辅导示范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节约出的教学时间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立体图例的运用能诱发视障学生的学习动力,启迪智慧,培养视障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2 立体图例的制作原则
围绕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每节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立体图例時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利用立体图例的可操作性的优势,把教学目标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趣味化,趣味问题艺术化。
遵从视障学生学习最便捷原则。在制作立体图例时,应时刻考虑视障学生学习最便捷原则,让立体图例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教学辅助作用,从学生客观需要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图例,制作过程中可以尝试蒙住自己的眼睛感受图例的变化。
体现教师教学特点原则。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设计和立体图例制作,彰显教师独特的教学特点和个性的表现。
提高学习趣味性原则。立体图例有结构巧妙,操作便捷等优点,容易启发视障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知识点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制作时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步骤,从而有利于提高视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折纸课程的乐趣。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制作过程或创作作品,使学生体会成功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立体图例在美工折纸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3.1 琢磨辅助教具,使学习难点变得简单化
辅助教具中立体图例的使用,对折纸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折纸教学中每个重难点知识,即便是语言无法描述的步骤和方法都可以用立体图例展示。视障学生可以通过触觉感知立体图例的演示过程,逐步掌握客观事物的外形和制作步骤。他们对立体图例的认知过程,实际就是自主探究的过程,更是学习重难点的过程。
视障学生认知立体图例时,加上对教师准确的描述性语言的理解,逐渐建构起完善的空间概念,让原本是平面的图案转为立体感丰富的图形建立在大脑中, 把学习重、难点简单化,视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更加深刻,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2 利于引领拓展,让思维插上创新的翅膀
折纸教学成果的体现就是让视障学生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优美的艺术造型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学习折纸过程到展示最后的作业成果,丰富视障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体验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在实践中受到美的教育和启迪,让思维得到发展。
教师在折纸教学中设置认知立体图例的环节,实际是让视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上通过立体图例逐步探索和研究。这个环节的增设提高了视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锻炼他们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让视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分享美。实践证明,盲校的折纸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教学中利用立体图例辅助教学,专注教学重难点,尝试让视障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与评价,在分析学习中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
3.3 注重学科整合,提高视障学生综合素养
由于视力障碍,学生容易出现对客观世界认识局限问题,影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但视力的缺失不代表能力的缺失,视障学生借助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认识和感知周围的世界。学习折纸时,视障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美工的制作技法,而且还需要掌握各种相关的学科知识。美工课程看似是美术学科的延续,其实当中还包含了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心理等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教师在加强训练视障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丰富他们的体验感悟。视障学生学习课程中采用思考、讨论、表达、实践等方式输出学习效果,其实是把学习的内容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审美体验的过程,学生在感悟美的同时,潜移默化的逐步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根据数据记录,使用立体图例前,部分低视生和极少数全盲生可以掌握学习技能和内容。使用立体图例辅助学习后,大多数视障学生均掌握了学习内容,个别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弱的学生掌握了部分学习技能,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4 感悟与畅想
立体图例的制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种物品都可以废物利用,制作成立体图例。废旧报纸、硬纸板儿、广告纸等都是很好的制作材料。对材料的要求是卫生、可裁剪、可折叠、可塑性强、不易变形。通过立体图例的制作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学习,从而为视障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创造条件。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资源,思考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让美工课堂生动、有趣,让更多的视障学生学会发现美,感悟美,拥有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盲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