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贴近生活 做到学以致用

2020-10-26张继东

知识文库 2020年19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知识情境

张继东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通过学习解应用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能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为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应用题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选择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数学中涉及很多抽象知识和内容,小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这主要是由于数学教学没有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择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素材,这样学生在理解上会相对容易。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学生要能够认识到生活是数学的来源,这样就能使数学的学习变得相对简单。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要尽量选择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教师可为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果往银行存入1000块钱,期限为一年,一年之后加本金一共能收回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在家庭中经常遇到,用这个案例来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则相对简单。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百分数应用题,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自编一些不同的银行利率,让学生计算不同利率下的本息和,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金、利率和利息之间的关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

然而在选择生活素材时还需要注意要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只有选择在学生认知水平上的生活素材,才可以使其充分发挥效果。如果教师所采用的生活素材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尽管它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但是学生并不能将生活素材和数学学习在一起,这样生活素材的选取也就变得没有意义。同时,所选用的生活素材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生活素材,这样通过素材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更容易帮助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所选素材还要能够充分引发学生思考,数学的本质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教学素材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思考数学问题,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学生接收的信息和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进行思考。

如,教师可以学生日常购物作为应用题素材,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你用50元钱去买文具,能够买多少,所买的每个物品单价是多少,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应用题。又如,在解答几何类应用题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几何应用题,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现有一套新房需要装修设计,同学们想不想将自己来设计房间,房间地面长4米,宽2米,瓷砖为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同学们可先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瓷砖。通过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充分结合数学本质,问题情境是为了更好的引入教学内容,因此,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然要将问题和内容结合到一起,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二是注意问题的真实性,有时候教师提问仅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角度去考虑而忽视了实际情况,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还需要从实际生活入手,选择与实际生活比较贴合的问题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知识。

3 开展丰富的应用实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更加丰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开展实践应用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提升数学的知识应用能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多的,尤其是数学应用题。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例如,在平均数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应用实践形式来让学生学习平均数。首先,可以将平均数用于统计学生作业,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有15人、13人、12人、16人,每个小组的正确题数分别是53题、54题、52题、50题,则全班平均每个人可以做对(53+54+52+50)÷(15+13+12+16)=3.73道。其次,还可以将平均数的计算应用于学校活动中,学校组织“献爱心”活动,全校共计245人,共筹得善款1500元,平均每个人捐款6.1元。最后,在家庭生活中,还经常会用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每个月的水电费、家庭支出等。数学应用题不仅局限于课本中,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题也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题,并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索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可以真正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動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长期下去,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由于应用题的逻辑思维比较强,不像其他计算题可以快解出问题的答案,需要独立思考,梳理题目信息,才可以进行有效解答。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应用题时,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去搜集数据,题材不限,任何相关的数据都可以,搜集完毕之后,制作统计表,并根据所统计的数据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学生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所作出的研究也不同,有的同学计算所有数据的总数,有的求平均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中,不仅丰富了知识结构,对统计类应用题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中,教师要不断结合生活实际,选用和生活有关的应用题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内在潜能,进而丰富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的逻辑思维比较强,而且大部分教师在数学知识讲解时,都是单纯讲解理论知识,而没有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因此,为更好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将教学真正贴合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锡群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学知识情境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