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设置创新探究

2020-10-26丁亚杰

读写算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新课改课堂教学

丁亚杰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改中不断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还要充分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措施,不仅为了迎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更是为了新时代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需求。笔者将围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课程设置的有效策略这一话题展开分析,并且综合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新课程设置;应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023-02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入的改革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标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教学措施与教学思想,确保高中生可以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教学节奏,采取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地理教师控制教学内容、课堂纪律,但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高中地理中知识重难点,教师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而是选择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记下来,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没有深刻地了解,不仅无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科失去了积极性,认为地理知识过于枯燥,甚至于出现厌恶、抵触、恐惧的不良现象,为地理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内容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自主探究,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倡导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为侧重点,积极改善教学措施,实现“有效性教学”。因此,地理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积极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思考地理知识,不仅要教导学生对图表的观察与认知,也要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地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学知识。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或多媒体播放短片进行导入,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在开展教学知识前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所以,课堂导入环节尤为重要,良好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地理教师在讲授《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中,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地球运动的FLSAH动画,让学生对地球运动有大致的了解,进而提出引导性的教学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吗”“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春、夏、秋、冬吗?”“为什么夏天的白天长,冬天的白天短呢?”這种引导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且让学生有着浓烈的好奇心。这种良好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培养了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思考地理知识点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推动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学知识中,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如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不仅无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重点,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教学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被教师广泛应用,其独特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通过生动的内容,将抽象性的教学知识转为形象性,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因此,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应将教学知识与信息资源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的呈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地理教师在开展《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中,通过课件的方式为学生播放有关东北地区的视频与图片。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仅了解东北土地的价值,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烈兴趣,有利于教师开展后续教学。通过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可以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东北地区化生产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此外,教师也要提出具有引导性的教学问题,例如“我省地区土地与黑钙土存在什么区别?是什么原因使东北地区土壤生产能力强”这种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可促使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思考问题,不仅对教学知识有深刻了解,且培养了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生由于理解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高中地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地理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开展地理知识教学活动中,如围绕能力较差的学生展开教学内容,会导致能力较高的学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简单,如基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展开教学内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针对这种差异,通常会选择课后辅导以及加强训练的方式,但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这样不仅耽误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会让学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繁琐,进而失去对学习地理的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且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水平合理地划分小组,可通过小组合作预习,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合作复习这三个方面来实施。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一课中,教师可让小组课前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方向。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外书籍或互联网信息进行查看有关资料,对于自身不理解的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如果小组讨论结果不一,可对问题进行标注,在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时提出。此外,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要基于小组讨论方式开展辩论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最后,在课外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复习方式,地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也对课堂知识进行了复习,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着文科的特点也兼备理科的特征。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中,要积极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2019年度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设置方案研究”(课题编号:19-HJYY-52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聂小彤.高中地理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8).

[2]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30).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