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业与产业集群升级内在机理研究
2020-10-26卢显文
卢显文
[提要] 当前,我国诸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均面临着升级的问题和压力,如何突破当前集群升级的困境已经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从集群升级与协同效应、集群类型与协同效应入手,对浙江省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际案例论证相应观点,最终获得研究结论。
关键词:企业创业;产业集群升级;内在机理
基金项目:丽水市社科联项目(编号:LB20192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28日
一、集群升级与协同效应
(一)集群优势与协同效应。集群是一种处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状态,在竞争中的优势更加显著。马歇尔对于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分别为快速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内部分工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以及熟练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集群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有更多的学者对此展开研究,相关的理论也会不断完善。有学者对之前关于集群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形成了对集群集聚效应的理解,概括为四个层面,分别为知识外溢、弹性专精、网络结构以及竞争优势。集群所产生的集聚以及经济效应,本质在于企业之间相互协同配合,建立合作关系,相比企业单独开展经营能够获取更多的绩效。例如,企业之间的制度体系以及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传播,通过集群的方式促进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并在合作发展过程中拓宽路径。关于协同效应,是指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人之间,所共同构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最终形成联合效应。集群的协同效应同理,企业集群之间相互分工协同、制度协同、竞争协同,以此来实现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凸显集群作用,获取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由此可见,集群的竞争优势是来源于集群内企业活动的协同效应。
(二)集群企业创业与产业升级。集群企业创业实质上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具体体现形式。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来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自身的经营发展能力,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诸多学者均在研究中证明,集群企业创业是推动企业绩效提高的,同时对于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集群升级的根本目的,则是为整个产业集群获取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获取更高额的价值回馈。立足于复杂系统演化的协同学理论,集群升级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各个内部企业之间共同为创业活动所作出的具体行为,最终产生协同效应。集群企业如果在进行升级后,无法在集群内形成新的协同效应,则证明并不是所有集群企业均进行了升级,所以难以形成整体的升级。只有集群企业的创业行为,表现为局部集体行为,才能发挥出协同效应,最终推进更多的集群企业开展创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由此可见,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如果并不能获得新的协同效应,也必将无法推动集群的升级,但是局部创业行为的协同效应,对集群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集群升级的模型,即可以概括为“集群企业—企业创业—产业升级—协同效应—集群升级”。
(三)实际案例佐证——舟山船舶修造产业集群。浙江舟山船舶制造产业起步较早,舟山紧抓住了世界船舶工业产业转移的机遇,成功实现了船舶工业的崛起。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2007年,舟山市船舶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2.87亿元,同比增长80.29%。造船完工量达到1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1.9%,占全省的50%、全国的9%。目前,舟山船舶工业一般贸易与加工、租赁贸易并存的格局已基本定型,舟山船舶出口到包括挪威、德国、美国、英国等世界前9个航运大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舟山制造的各种船舶已经航行于全球的洋面上,得到了世界市场的广泛认可,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对该集群展开调研,并进行深入访谈。
案例1 企业创业并未推动集群升级
舟山市金涛传播修造服务有限公司,在传统制造产业基础上,12年前曾发展安装工程,整体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业绩,销售额突破1亿元,在发展安装工程的过程中,自身的新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同时运营能力显著提高。但是,该公司所发展的安装工程业务,并未真正促进集群的升级。集群企业创业仅能够实现自身的升级发展,并无法通过联合创业行为,产生对集群的协同效应。
案例2 集群企业通过创业协同效应推动集群升级
岱山泰辉船舶修造服务有限公司在大力发展船舶管道、电气安装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并推广于国际领域,在其他船舶企业普遍处于营业亏损状态时,长期保持销售额上升趋势,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升级。也正是因为自身升级成功,集群企业开始模仿学习,不断在此方面相互借鉴,最终形成了新的协同效应。但是,集群内企业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大,所以各大企业不断进行产品改良和优化,最终实现整个集群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由此可见,企业自身的创业是能够实现升级,并形成集群协同效应,最终在协同效应的带动下,实现整个集群的升级。
二、集群类型与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指的是集群内多个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最终所形成的整体性、共同性结果。所以,集群内部的网络结构,正是企业之间不断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渠道,有利于集群企業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起源共享等,进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作用于集群的升级。当前关于集群的类型,主要分为市场型和中卫型。
(一)市场型集群与协同效应。市场型集群主要的构成部分,通常是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相似,且所生产经营的产品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运用的技术手段也十分接近,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立足于平等角度的市场交易。这些企业呈现出极强的自主性,很难对同类型企业形成控制力,通常是在政府、中介等机构的带动下进行联系或合作,所以企业之间的关系脉络十分薄弱。正因如此,集群很难形成较强的联动效应和协同效应,通常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干预力量。当前针对如何实现的问题缺少完善可借鉴的经验。
(二)中卫型集群与协同效应。中卫型集群主要是围绕核心企业,其他大量外围企业,处于上下游的配套关系,对于核心企业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和依从性,其主要的网络结构也是围绕核心企业展开。所以,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核心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对其他的企业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集群内核心企业开展创业活动过程中,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创业,所形成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大,对于集群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样的核心企业率先创业,并带动其他企业开展创业活动,所获取协同效应的行为被定义为联动协同。由此可见,针对中卫型集群而言,核心企业的创业行为是能够带动集群升级的。
三、市场型集群调查对象与具体内容
(一)宁波服装产业集群背景。宁波服装素以男装闻名。目前,宁波已形成了以西服、衬衫生产为龙头,集针织服装、羊毛羊绒服装、童装、皮革服装之大成的庞大产业集群。据统计,目前,宁波市共有服装生产企业2,000余家(包括规模以下企业),服装企业总数虽然不到全国的5%,但服装产量却占全国总量的12%以上。宁波拥有一大批知名的服装企业和品牌,综合实力特别是男装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并呈现出品牌多元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有杉杉、雅戈尔和罗蒙等中国驰名商标,衬衫类有雅戈尔、杉杉、太平鸟和洛兹等中国名牌产品,以及一些省级名牌产品和市级名牌产品。依红帮裁缝的历史传统优势,形成从鄞州的东钱湖镇至石碶镇的鄞县大道一线和从石碶镇至奉化江口镇的呈现“L”形走向的“服装走廊”,集聚了几十家具有相当企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服装企业,占宁波服装总产量的60%以上。集群之间各企业的依赖性相对而言薄弱,通常是在协会的带动下沟通,是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型集群。
(二)访谈对象与内容。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创业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理,在进行访谈过程中,对宁波服装产业集群进行了初步调研工作,并在两个月后进行了第二次访谈,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信息。进行访谈过程中,走访多个集群企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可研究性。
(三)访谈结果。在进行实际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许多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均有过创业行为,但对于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的创业行为,主要包括开展棉花种植和建设服装设计工业园区。
四、企业创业案例对比分析
(一)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以来,雅戈尔集团将品牌服装进一步延伸至棉花种植、纺织等服装上游产业,实现了自身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所经营产品的销售净利润也得到了显著增长。但是雅戈尔集团的创业发展,实质上并未在集团内引起较大的反映,在相关的访谈过程中发现,雅戈尔产业的进一步创业延伸,并未带动其他集群企业的创业行为,协同效应十分薄弱,无法真正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该案例的研究再次证明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如果并不能获得新的协同效应,也必将无法推动集群的升级,但是局部创业行为的协同效应,对集群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宁波服装产业集群中,经营规模相对较大且技术遥遥领先的服装企业。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服装设计的国际化标准,全面启动罗蒙工业化园区建设工程,按照国际现代化标准设计,建设集服装产业区、高科技产业区、合资合作区、高级服装研究中心、综合行政办公及相关配套齐全的顶级时尚工业园。经过不懈的努力,建设取得了初步成功,在市场中受到欢迎,诸多集群企业学习罗蒙集团公司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相关的园区建设工程,实现了自身升级的同时,形成了新的协同效应,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集群企业展开协同活动,推动了集群升级。
五、不同协同效应的优势与劣势
(一)联合协同。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想要实现联合协同效应,需要具备的实践条件是集群企业在创业行为方面,整体的方向存在较大的耦合性与统一性,并且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予以支持和引导。最终实现集群内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创业行为,相比单一企业的创业行为来说,联合协同创业并不需要支出大量的研发成本,相对而言风险大大降低,对于整个集群产业链的升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所以针对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想要实现联合协同也并非易事,需要面临诸多新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如何进行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能会由于技术研发等需要频繁沟通而增加交流成本,以及在技术研发成功后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所以总结来说,联合协同花费的时间较短,研发成本支出不多,对于产业转型具有较强适应性,但是其劣势在于需要支付较高的沟通协调成本,并且涉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问题。模仿协同的优势在于没有沟通成本,但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需要支出高额的研发技术成本,对于产业升级的适用性较强,但同样需要注意对率先创业企业的权益保护问题。
(二)模仿协同。模仿协同在产业集群中的实现,通常是集群内一家企业在技术或其他领域取得了突破,其他企业相互模仿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从上述的案例分析中能够发现,模仿协同最初通常仅有一家企业开展创业行为,所以在协调方面并不存在任何困难,整体的管理也十分便捷。但模仿协同最显著的劣势,则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以及突破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企业生产经营将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单一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普遍存在局限性,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突破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所以,如果该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力不足,那么则无法运用有效手段对自身的知识产权形成保护,最终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来进行技术研发的投入。即便最终集群企业通过创业行为成功促进了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但也会由于在集群内的影响力较为薄弱,无法通过自身的创业行为带动集群升级,更无法形成集群内部的整体标准,或者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产生,对于创业的集群企业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进行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我国浙江省地区的产业集群,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层次的案例分析,并且在分析集群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引入了复杂系统理论,基于宏观角度,叙述了集群升级的过程,最终结合浙江省集群升级的实践案例,对于观点进行作证。结合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分析,总结了两种不同协同效应的优势和劣势,最终得出结论。本文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未对中卫型集群展开实际的案例分析,且并未运用定量分析。此外,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政府方面应予以重视,针对集群中率先创业的企业,应予以支持并保护权益,并制定相应的产业集群政策,促进集群企业之间的联合协同。
主要參考文献:
[1]叶峥,郑健壮.集群企业网络特征与创业行为:基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1).
[2]段匡哲,郑健壮.企业创业与产业集群升级内在机理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2).
[3]厉莎,郑健壮,靳雨涵.集群企业创业传导研究:模仿与创新——以龙山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5).
[4]姚刚,蔡宁,蔡瑾琰,黄纯.焦点企业创业传导与集群升级绿色发展的仿真研究——基于网络视角[J].生态经济,2016.32(5).
[5]俞园园,梅强.组织合法性中介作用下的产业集群关系嵌入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6.13(5).
[6]姚刚,蔡宁,蔡瑾琰,黄纯.焦点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实证研究——基于网络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