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读为依托,文言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0-10-26高培存
摘要:“读为依托,文言融合;的诗文教学模式研究是以维果斯基模式教学思想为蓝本,李泽厚美学层次论为依据,姚鼐“格律声色”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语感训练为核心,文言融合为突破。在创新诵读方法,丰富诵读内容,提升文言素养等方面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和启发性。
关键词:读为依托;文言融合;模式;研究;反思
近几年来笔者结合维果斯基模式教学思想,以李泽厚美学层次论、刘大櫆“因声求气”理论、姚鼐“格律声色”理论为基础,以语感训练为支撑,文言融合为突破,致力于高中古诗文“读为依托,文言融合”教学模式体系的研究,感慨颇多,收获颇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学是在这一模式研究背景之下的有益探索,强化了“以读为主,文言并举”的观念,创新了诵读的方法,丰富了诵读的内容,有效促进了文言的相生相融,使诗歌诵读教学走向了愉悦化、审美化、情境化。
一、美读——感受词韵——悦目悦耳
美读,是文言融合的基础。以节奏、音韵、平仄为重点,强调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意得神领。通过播放诵读视频,教师领读、学生自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文本,感受文脉意蕴。
(一)诵读题目,以题目传情
诗歌诵读从题目开始。为了使学生读好题目,以题目传情,从而营造出凝重、忧伤的诗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笔者特意设置了以下问题情景:“建康赏心亭”在南京城西下水关(今西水关)之城上,可以“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也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请问,纵观全词,辛弃疾是否也有“赏心悦目”“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感慨?别人眼中的“赏心亭”是他眼中的“赏心亭”,还是“伤心亭”?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好题目呢?请同学们反复体会,反复诵读。
(二)诵读韵脚,以韵脚寓情
韵脚是诗歌语意和情感表达的中心所在,什么样的韵脚就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本首词的韵脚:际、髻、子、意、未、气、此、泪,然后让学生体会这些入声字内敛、短促,低沉、有力的诵读要领,明确入声字承载忧伤情感的特性。再让学生一一诵读上阙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等写景的句子和下阙“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等写人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韵脚的诵读中缘景明情,感受本首词描绘壮景,讴歌英雄,抒发悲情的特征。
(三)诵读节奏,以节奏明情
节奏是“传达情绪最直接最有力的媒介”。具体操作上共分三步:一是多媒体展示全词,指名学生在屏幕上用“/”划分节奏,师生共同评议;二是教师强调节奏划分遵循语意完整、语音流畅、虚词独立的原则。比如“把/吴钩/看了”,“把”字要独立。“登临意”“英雄泪”要弱化“登临”和“意”,“英雄”和“泪”之间的停顿,也可以不停顿;三是结合韵脚的诵读,着意体会节奏明情的含义,进一步明确“登临意”和“英雄泪”的诵读方法。
(四)诵读词眼,以词眼显情
“词眼”是词的“神光所聚之处”,本是一个抽象而宽泛的概念,它是指词人特别用心用情和用意的地方,有可能指向了情感、指向了主旨,也有可能指向了艺术匠心。读词需读词眼。本首词的词眼“登临意”,照应题目,表明词的上片主要写登临所见、所闻、所感。又处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与下片的“英雄泪”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既是对下片的开启,又是对上片内容的承接。诵读“词眼”是寻找情感的支点,也是实现文言融合的突破。
(五)诵读动词,以动词激情
在这首词中,一些动词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词人的情感和态度。在上阙的学习中,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看”“拍”“会”等动词,在诵读中再现辛弃疾登临赏心亭的情景和辛弃疾爱国词人的形象;然后反复诵读“看了”“拍遍”“无人会”等词,感受词人只能是看,只能是拍,无人理解,无人支持的愤怒之情。下阙的学习重点是诵读一些情态动词,如“休说”“怕应”“可惜”等,理解辛弃疾不愿像张翰那样明哲保身,辞官回家,也不愿像许汜为一己之私而贪图富贵,他愿早日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真实情感。
二、品读——涵咏词情——悦心悦意
品读,是文言融合的过渡。以意象解读、意境赏析、情感把握为重点,强调以言释文,以文解意,意会神通。具体操作上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品读上阙的意象,感受意境;二是品读下阙的典故,悟情明志;三是整体诵读,文言并举,深刻感悟,为最终愉悦神志奠定基础。
(一)品读无情之景
品读“无情之景”,一是感受楚地的广阔无边和秋天天高水长的特点;二是让学生从“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等词句感受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三是感受辛弃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无情即是有情。辛弃疾写祖国大好河山磅礴大气、壮怀激烈,是因为在词中倾注了对祖国、对人民太多的感情。四是明白壮景入词、以景起兴的用意,体会词人国土沦丧,不能够收复的隐忧痛恨之情。
(二)品读有情之景
首先让学生找出“遥岑远目”“玉簪螺髻”等描写有情之景的句子,清楚辛弃疾化用孟郊《城南聯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和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用意。而后师生共同寻找分析“献愁供恨”一词中“愁”“恨”的来由。明确词人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内心痛苦转移寄托到无情之景上的良苦用心,进而让学生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理解词人的情感。紧接着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玩味,从“爱”中读出“恨”,从“恨”中读出“爱”,在“爱恨情仇”中感知爱国词人的形象。
(三)品读“游子”形象
诗歌是用意象来思维的,凡是走进诗歌的人、事、物、景都是意象。品读“江南游子”的形象,实为品读意象。品读“江南游子”的形象也分三步:一是启发学生思考,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为何自称“江南游子”?“游子”一词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切实体会“归正人”辛弃疾遭受朝廷排挤的酸楚;二是思考为何要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来烘托“游子”的形象?三是明确词人如何刻画“游子形象”,重点品读“看了”“拍遍”等词,体会词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悲情和“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的无奈。
(四)品读历史典故
诵读典故一要学生感受辛词“熔铸典故,以文为诗”不留痕迹的艺术特质,领略辛弃疾驾轻就熟反用、化用,化用典故的艺术魅力,更是要明确辛弃疾反用“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正用“刘郎才气”的典故,是在表明他既不学张翰辞官归隐,也不学许汜谋取私利,而要向刘备那样胸怀大志,收复失地的心志。并且通过辛弃疾与苏轼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同样作为爱国词人,苏轼的痛苦来自于个人的不幸遭遇,他甚至可以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中选择放弃;而辛弃疾的痛苦常常来自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他是不会放弃的,只能在痛苦中坚持,坚持中痛苦。另外还要“授之以渔”,让学生熟练掌握借用典故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情读——升华词魂——悦神悦志
情读,是文言融合的深入。以思想主旨、艺术构思、意趣哲理为重点,强调聚意解文,得意识神。主要针对“登临意”和“英雄泪”展开诵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倾听词人心灵的回音,实现心灵的互通,文言的相融,情感的共鸣。
(一)重温“英雄泪”
采用递进跟读方式诵读“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句(第一遍领读“倩何人唤取”,第二遍领读“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第三遍领读“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最后连读三遍“揾英雄泪”),再现伤心欲绝,黯然流泪的词人形象,设身处地体会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哀。和学生一起回顾“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等描写屈原、杜甫、陆游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而流泪的诗句,以“英雄泪”来解读“英雄泪”,达到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二)再解“登临意”
在诵读中让学生概括出“登临意”多包含的报国无门、收复无望的悲伤;流年易逝、壮志难酬的哀叹;知音难觅、孤寂无依的感慨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在诵读中感受词人对侵略者荼毒生灵的愤怒;对朝廷统治者偏安一隅,得过且过,不报仇雪恨的怨恨;对自己年华老去,空有报国之志的无奈。在诵读中感受辛弃疾“知音少,断弦有谁听”的凄苦,在诵读中走进词人的内心,解除他心头的郁结,给予他应有的慰藉。
(三)诵读“颁奖词”
江山千古,英雄无数,流泪失意的英雄举不胜举。诵读颁奖词,为和辛弃疾一样的英雄唱一首赞歌,歌颂他们不渝的精神和愤激的气概,歌颂他们爱国的热情和忠贞的品格,歌颂他们划破了沉沉的天,照亮了前行的路,将我们最纯粹的眼泪,献给最绝望的诗歌,献给最伟大的词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种让人流泪的感情在诵读的声波里走向永恒。
“读为依托,文言融合”的模式研究,向我们证明了高中古诗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在文、言相生相融的状态中实现古诗文的教学价值。即因言释文,因文悟言,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文言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言所蕴涵的文化來最大限度地释放文言作品的价值。文离不开言,言离不开文。“文字、文章、文化”是古诗文教学的架构,读是粘合和衔接。我们要以读的方式突破文字关,以读的方式理解文章内涵,以读的方式实现文化浸染。
参考文献:
[1]张中,张辅亮.语文教学空间的塑造[J].江苏教育研究,2009(22).
[2]吴雪康.“因声求气”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J].教育教学研究,2007(8).
作者简介:高培存(1974—),男,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