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新时代女性觉醒与崛起的颂歌

2020-10-26郭润泽

江河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张浩爱情阳光

郭润泽

《朝阳光海岸飞》(刊发于《长江丛刊》2019年2期)是作家肖静以自己独特视角,刻画一位虽饱经磨难却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商界女强人的中篇小说,充分展示出作家在女性文学叙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介入力量。其包罗万象,信息量大,以女性的婚姻、爱情、事业等为多棱镜,立足于书写一个女性意识觉醒与崛起的历程来反映新时期女性的艰难追梦,通过女主人公林格的成长史、情感史、心灵史的书写突出现代女性的自强精神,女性特有的生命意识和情感经验又让林格的文化行为和道德选择,有了更加丰富和鲜明的特性。在创作方式上,现实主义传统创作方法的回归,借鉴于顺序书写与回忆式倒叙两种叙述方式的融合,营造了流畅的阅读效果,过往与现实的蒙太奇式切换和插叙的使用,营造出小说阅读时“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穿越式审美效果。在故事的起承转合上,作者的过渡颇为老到。而女性视野的独自绽放、人文情怀的诗意书写和叙事风格的优雅展示,则是中篇小说《朝阳光海岸飞》的美学建构特点之一。

作家肖静的《朝阳光海岸飞》果断地让女性文学的笔触跳出一般儿女情长或闺阁私情的樊篱,让主人公林格走向了大千世界与五彩生活,因此获得了广阔的天地。多姿多彩时代生活的投射于林格朝阳光海岸飞的旅程中,形成了小说繁复、厚重与坚实的主题。作品写女性,关注女性的情感和命运,其意义溢出了女性生活的范畴,而是指向了林格对阳光海岸这一意象隐喻的彼岸幸福生活的追求。小说着意于对主人公选择背后心理动机的文化思考,没有停留在表层的情感书写上,而是对女性追求人生幸福与价值进行深入、独到的哲理思考。

女性的成长是贯穿女性文学创作的母题,那些成功的女人都有这样的共性:不依附,不迷茫,有自尊,有人格。观照林格的成长轨迹,无论是在机关与李若楠竞争,还是经历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失败婚姻后,与张浩情投意合,惺惺相惜的爱恋和“离开是因为更爱你”的决然分手,这一系列选择的背后,是女性的包容、奉献与大爱。

朝阳光海岸飞,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风险极大,飞行的全部轨迹,也是林格作为新时期独立女性成长的历程。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的她初中时期爱好文学并给予她文学熏陶的父亲就去世了,初中毕业后她为了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修改了志愿放弃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报考可以分配工作的中专,毕业后分配到父亲生前的单位做了一名实习工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与钻研调入技术中心成为一名描图员,又因为自己踏实奋进的工作作风和扎实流畅的文字功底被调入总经理办公室做文字秘书,参与公司重大文件的起草。竞聘办公室副主任时,由于她太过单纯,相信公平,不了解职场的波云诡谲,不愿意四处活动拉关系而失败,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过几年的打拼,公司顺风顺水。她在奋斗中成长,在追梦中拼搏。攀登道路上随时都会突然出现看不见的风景、力量、诡秘和神奇,能否成功飞向阳光海岸也是悬念。作者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出林格最近出现经济危机,要卖掉津港的房产阳光海岸。极富隐喻意义的阳光海岸,如同林格美好的愿景一般,虽然美丽,实现它却困难重重。朝阳光海岸飞的美好愿景与飞行中的艰难险阻自然成为小说叙事中极富张力的矛盾。

肖静的中篇小说《朝阳光海岸飞》可以视为书写当代女性成长小说的样本,同时也是现代女性情感选择与心灵历程的真实写照。主人公林格有着不幸的命运,一个曾因猥亵幼女被判过刑,刑满释放后在林格家附近开修理自行车小铺店绰号“十轮卡”的残疾人,在林格下班回家路上,猥亵欺辱她,危急时刻,一直追求她的黑正风适时出现解救了她。但与传统小说的“英雄救美”模式不同,黑正风并不是她理想中的恋人。“从少女时代起,她幻想的情人是像《飘》里面的白瑞德那样,既优雅绅士又强悍不羁还有点玩世不恭,或像电影《罗马假日》里格高里·派克扮演的记者亚乔那样高大英俊潇洒。在现实生活中,她喜欢有文化有趣味的男人。黑正风倒是有些强悍不羁和玩世不恭,但他缺文少化,行事鲁莽,性格执拗,离林格心中所想有太大距离。许多年过去,风中一头凌乱头发的黑正风手持木棍的形象一直定格在林格的脑海,让林格原谅和容忍了黑正风的种种过失以及与她的不和谐,甚至那个令林格感觉有点屈辱的周日。这个印记从此留在黑正风肩上,也刻在了林格心上。许多年过去,林格一想到此,心里都会隐隐作痛。”这段心理刻画堪称神来之笔,既传神地描绘出林格对黑正风救她危难的感恩,又为后文黑正风在江滩粗鲁地强暴她埋下了伏笔。更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作家借林格青春时期的遭遇回应了现实生活中一个横亘于青年男女心头的婚恋难题:感动能不能成就爱情?两个丝毫没有共同兴趣的人不在同一文化修养层面的人结合是否会有幸福?一个从小就有着文学修养和爱情幻想的林格被黑正风生理层面粗鄙的“撕裂”带来了心灵上永远的耻辱感。婚姻生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果不其然,婚后的生活沉闷而单调,林格觉得和黑正风的差异比想象大多了。无论婆婆怎样的生活照顾与饮食迁就、都填补不了横在林格与黑正风之间的巨大精神鸿沟。

林格开公司之初,缺人手,指望黑正风能帮点忙,就安排他送货发货,负责后勤。可是黑正风经常只上半天班,大事嫌麻烦,小事懒得跑,动不动就跟客户吵架。后来,他迷上麻将,打完牌宵夜,经常半夜满身烟酒气回家。回来也不消停,折腾林格。林格本来就累,不给不从,他就骂骂咧咧。吵了许多次,林格就伤透了心。再后来,就变成你不管我不管你,互不干涉互不过问的状态。夫妻二人的交集只限于黑正风涎着脸找她要钱。最后在林格母亲临终昏迷的时候,黑正风在外打麻将始终联系不上,林母走后,他才悔罪般大操大办。到此,林格与黑正风的婚姻关系名存实亡。

《朝阳光海岸飞》通过叙述林格在职场争斗的艰辛与成长和她不幸辛酸的爱情遭遇,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奋斗崛起与自主意识觉醒的颂歌。正当林格准备好付诸行动,要把自己解放出来,然后追求幸福时。五十年代曾和张浩的妈妈张馨是大学同学、恋人的总经理王方找林格谈话,要林格为张浩的前途着想离开他。张馨因为林格曾经结过婚的传统思想反对儿子张浩和林格在一起。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张馨出身不好,迫于组织安排的压力,和王方分手。那个年代的人,很多时候是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命运的。那么现在呢?人就能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命运了吗?王方和张馨这一对被拆散的恋人,几十年后却一起谋划重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既是爱情悲剧的受难者,也是下一代爱情悲剧的制造者,这样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更增添了林格在遭受苦难时的隐忍和坚韧,对爱情的“安排”论进行了有力地驳斥。双重层面的牺牲更加放大了林格女性牺牲精神的光环。“刚辞职下海时张浩帮林格规划,借给她六十万启动资金,注册了一家工贸公司,先做零星采购,然后扩展到配件销售。不到两年,开始盈利,林格连本带利将八十万元还到张浩的银行卡。”这一笔极为巧妙,既写出了张浩与林格纯真爱情的温暖底色,又凸显林格的经济自主。林格和张浩很少联系,只是偶尔互相问候一下,林格知道张浩在新整合的北方公司大刀阔斧,开创新局面,由衷为他高兴。林格购买津港的楼盘“陽光海岸”正是因为集团要把中南五省的分公司整合成一个区域性公司,北方分公司也要整合成一个区域性公司,集团在津港开发区投资兴建了一个基地,新基地在津港红棘滩。“每当想起张浩,林格有点温暖,有些怅然若失。她不想打搅他。”这种微妙敏感的心理刻画细腻逼真地描摹出一位自主的女性情感层面对爱人的依恋与精神层面的逐渐强大。这次林格出现经济危机,准备卖掉津港的地产也体现出她的干练与细心。林格是一个冷静、理性、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她独立而不失女儿本色、冷静却又胸怀炽烈如火的情感,她代表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林格与张浩心心相印,患难与共。故事的结尾,林格取消了出售津港房产,把江城临近江滩公园的一处房产卖了,她打算把女儿雅玲送到美国读书。女儿的眉眼像极了张浩,这是林格坚守多年的秘密。俨然已经看到了双宿双飞的圆满结局。而小说所传达出的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白领的一种鼓舞和鞭策。

中篇小说《朝阳光海岸飞》对男人与女人复杂情感纠葛的处理,与很多同样的故事不同,林格的事业观、爱情观、道德观都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诠释。林格与黑正风覆水难收般的恩义两难断,与张浩的介乎职场和生活之间的复杂情感、作品对林格的爱情向往叙述得很有节制。无论是面对黑正风“英雄救美”后的穷追不舍,还是为了张浩事业发展的前途忍痛断绝情感纠葛,不仅刻画了传统道德规范下女性复杂的爱欲心理,而且深化了新时代女性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女性奉献品格的赞歌。

作家肖静用细腻写实的文笔,以林格的职场生活与情感历程为两条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将人物的选择表征与道德、性、社会意识形态变革等因素紧密相连,以此对林格深层心理动因进行社会学层次的深刻刻画。以林格为代表的职场女性的现实遭遇和精神世界,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新一代女性包含痛苦的挣扎,艰难的蜕变。令读者产生共鸣。

中篇小说《朝阳光海岸飞》开篇语“只要在路上,就永不能停歇”。哲理化的叙述姿态,奠定了女主人公自强奋进的精神基调。林格在职场上便是一步都没有停歇,肖静笔下的林格有执着的道义坚守,这无疑给尔虞我诈的职场增添了一丝暖色。

责任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张浩爱情阳光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守护平安守护你
走,出发!
瑕疵女友自杀坠亡,“气死她”也担责?
走在阳光路上
淘出来的好运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