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师培训应实现“五化”

2020-10-26贾腊生

教师·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校本化五化信息化

贾腊生

摘 要: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流水”。如何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建立体系,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流水不腐?文章作者认为应在总结以往探索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培训主体的县域化,落实县级责任;实现培训实施的校本化,落实学校责任;实现师徒帮带化,发挥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实现网络研修的工作坊化,形成骨干引领、全员开展网络研修的常态化机制;实现教师培训管理的信息化,使所有培训项目进入信息化管理的笼子,实现每一个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县域化;校本化;师徒帮带化;工作坊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9-0118-02

教师培训是一种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成人教育方式。它不同于基础教育及大学教育等培养教育,最大特点是培训对象相对固定,总是服务一个区域内教师的需要,通过培训内容、方式、手段等促进教师的变化,让教师适应不同时期发展及工作的需要。而培养教育是课程内容、方式、手段等相对固定,培养对象在一批一批变换。所以,培训与培养比较,培训的各个要素要经常改变以适应参培教师的需要。这些流动的特性要求培训要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形势;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要适应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诉求。所以“适应”应成为培训者的基本品质,改革创新应是培训的主旋律。这也是做培训工作比做培养教育更难、更辛苦,培训者要坚持学习、研究,不断改革创新的原因。各级培训如何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培训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操作层面上,笔者认为应实现“五化”。

一、县域化

首先要明确教师培训是谁的责任。根据我国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也在县级党委和政府,所以教师培训的主体责任也在县,即县级党委和政府,实施主体是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所以教师培训要实现“县域化”,即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培训体系机制,统筹规划,实施教师培训。体系机制方面,依据《意见》,关键是要建设好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充分发挥好其纽带作用,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好县域内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实施方面,关键是要建立好县域的教师培训专业队伍,并不断探究教师培训的规律和方式,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培训。相对县域培训,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及市级培训都是对县级培训的支持和补充,如国培、省培可帮助县域打造培训团队,培养名优校长、教师,引领培训实施;市级培训可弥补县域力量的不足,承担高中阶段教师培训的任务。至于校本培训,它是县级培训的延伸和发展。

二、校本化

如何实现培训落地,扎实培训过程,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策略是实现教师培训的“校本化”。“校本化”的内涵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先是校本教研,学校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是发挥团队优势,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然后是校本研修,将校本教研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增加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功能。“校本化”是一种理念,即教师培训要以校为本。一方面,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依靠参培教师所任职的学校,如参培教师的选送、管理要依靠学校;校本研修的开展要依靠学校;网络研修最好的办法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时间、地点让教师上网学习、研讨交流,并做好研修过程管理;跟岗實践更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如何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做好相关教师培训工作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做好校长培训,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培训的意义和实效,他们就会重视和支持教师培训。

三、师徒帮带化

如何建立提高教师培训实效的长效机制?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引领全员发展是一种很好的策略。让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担任师傅,通过工作坊或工作室等方式,带领一批教师开展常态化的研修活动,如交流研讨、学习观摩等。师徒帮带是一种传统的以老带新方式,其效果的显现要靠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满足于一次或几次的活动指导。所以,要形成现代的教师培训机制,关键在一个“化”字上下功夫,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使师徒之间建立并长期保持帮带关系;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尤其是要提供经费保障,使其能长时间、常态化运行。

四、工作坊化

教师网络研修现在已成为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方式。其优势在于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共享和经济性(花钱少、无工学矛盾)。其缺点在于远距离培训带来的培训实效难以保障(管理难到位,导致培训实效依赖于参培教师的学习自觉性)。10多年来,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对如何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改善远距离管理办法、加强辅导引领等进行了艰苦的改革探索,使网络研修从第一阶段的单一网络课程研修发展到网络校本研修,再到现在正在推广的教师工作坊研修。

教师工作坊研修是借助网络研修平台,依托学科(领域)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培训管理者组建网络研修班级,带动一定区域内某一学科(领域)的全体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的教师研修方式。教师工作坊研修的特点是依托教师工作坊,在名优骨干教师引领下,围绕研修主题,将网络课程研修、网络校本研修和短期集中研修等教师研修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混合式研修。实践证明,它极大地克服了单纯远程培训的缺点,是一种有效的教师网络研修方式。所以,我们主张教师网络研修应“工作坊化”。

五、信息化

最后一个是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应该说最早进行的是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接下来是国培、省培项目的管理,包括项目立项、申报、评审,以及每一个项目的报名实施、结业发证、匿名评估等。这两个方面,应该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机制。今后的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思路应以全面实现学分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为目标,实现每一个教师从参培到结业登记学分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纵向将国培、省培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广到市、县、校各级培训中,实现各级各类培训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横向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实现各培训院校、机构、基地校等所有培训单位的培训项目班级的信息化管理。做到所有培训进入信息化管理的笼子,并在笼子内实现从项目立项、申报批准、到学员报名、培训实施、考核结业、登记学分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推动教师教育创新 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M].北京:语文教育出版社,2004.

[2]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校本化五化信息化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