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拉杆安装效果检验方法研究
2020-10-26孙振华杨宋灵李嘉鹏
孙振华,杨宋灵,李嘉鹏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32)
1 工程背景
板桩码头前墙为钢板桩,锚碇结构为钢拉杆和钢筋混凝土锚碇墙,钢拉杆规格为Q345,直径为65mm,钢拉杆共有189套,拉杆长26.9m。板桩码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板桩码头结构示意图
钢拉杆设计预拉力为20kN,经设计核算,考虑到现场施工因素影响,施工控制预拉力定为22kN。
2 测定原理
通过测力千斤顶将钢拉杆拉至22kN,配合扭力扳手测定钢拉杆处于22kN拉力状态下的张紧器处扭力,抽取6根拉杆进行试验(钢拉杆安装测试流程图如图2所示),以简化测试方法,提高施工效率。
图2 钢拉杆安装测试流程图
3 现场安装控制扭矩测定
3.1 准备工作
(1)试验设备。测力千斤顶2套(套装:SCR-1010H)、扭力扳手1件(力臂55cm)、扭力扳手力臂加长杆1根(有效力臂117cm)、千斤顶托板1件。仪器设备具有合格证并经过校准。
(2)参数转换。测力千斤顶压力换算方法如下:
其中:千斤顶仪表所示数值为压强,且1psi=6.895kPa。试验需将其转化为力F,kN。已知此型号千斤顶油缸有效截面积S=14.5cm2,代入式(1)解得当压力为11kN时,对应仪表数值为110psi。
(3)现场准备:①将钢拉杆调平、调直,每3~5m设沙袋支垫,每根拉杆的支垫位置基本一致。②将张紧器及拉杆丝扣采用黄油润滑,使其转动平顺,降低摩擦影响。
3.2 钢拉杆调平、调直
通过拉线将钢拉杆调平、调直,重新涂抹黄油润滑,钢拉杆支垫方式、材料等一致,尽可能减少影响张紧扭矩的不确定因素。
3.3 松张紧器
将拉杆安装时初紧的张紧器卸力,确保拉杆处于自然状态。
3.4 测力千斤顶施力
将千斤顶安装于托板之上。将2套千斤顶各均匀加压至1100psi(11kN),托板上焊有2个千斤顶支撑支座,借由千斤顶对锚碇墙施力,使托板拉动钢拉杆达到22kN拉力。如图3~图4所示。
图3 测力千斤顶施力现场施工图
3.5 扭矩扳手测力矩
将扭矩扳手安装力臂加长杆后进行力矩测定,通过反复旋转一小段行程(10°左右)3次,取扭力扳手平均力矩作为最终值。为研究钢拉杆垂直度偏差对扭矩的影响,统计各拉杆垂直度偏差进行分类分析。为研究力矩大小与张紧力的关系,钢拉杆拉应力分别取40kN、50kN时进行抽样试验。
3.6 数据统计
扭矩对应拉杆拉力数据如下如表1~表2所示。其中,拉杆垂直度偏差测量方法为以拉杆一端为基点,垂直于胸墙、锚碇墙拉线至另一端,量取拉杆端头与线端头距离。
图4 测力千斤顶施力示意图
4 试验结果
(1)由表1和表2可知,拉力值为22kN的试验共进行了6组,均值为134.15N·m。拉杆拉力增大,扭矩呈线性变化(如图5所示)。
(2)对比表1和表2发现,钢拉杆垂直度偏差对张紧器扭转力矩影响不明显。
图5 拉杆拉力与扭转力矩关系图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钢板桩码头施工情况良好。在安装钢拉杆时,采用扭矩扳手+加长杆的方式控制钢拉杆预拉力,并采用专用预拉力测定仪器对其进行验收。验收结果表明:钢拉杆预拉力均大于设计预拉力,各拉杆受力均匀,且施工完成后,通过观测码头前墙沉降位移未发现明显位移,因此满足码头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表1 拉杆抽样试验结果(拉杆垂直度偏差3~12cm) 单位:N·m
表2 拉杆抽样试验结果(拉杆垂直度偏差39~50cm) 单位: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