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冬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2020-10-26程佳慧李喜凤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0期
关键词:滴速滴丸时限

程佳慧 李喜凤 王 钊 杨 岚*

(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 承德067000)

二冬膏收载于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处方为天冬500克,麦冬500 克。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味甜,微苦。剂型为煎膏剂,为黄棕色稠厚的半流体,一次用量为9-15 克,一日2 次[1-2]。因其服用量大、携带不便、稳定性差、易发霉腐败,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拟对其进行剂型改进。

滴丸剂具有溶出速率快、生物利用度高,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特点,且生产设备相对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周期短,成本低,同时可以将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便于携带和服用[3-4]。近年来随着相关辅料和制备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滴丸制剂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优势,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中药滴丸产品已经有六十多种。本研究拟将二冬膏制备成二冬滴丸,优化生产工艺, 为其剂型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剂

GL-20B 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制造);DWJ-2000S5 多功能滴丸实验机(烟台百药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制造);LGL-22D 型冷冻干燥机(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制造);JA2003 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N-1100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爱郎仪器有限公司制造);ZBS-6B 智能崩解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ZDHW 调温电热套(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天冬和麦冬购自同仁堂;PEG6000(天津市佳兴化工玻璃仪器工贸有限公司);DY-201-100(药用级)硅油(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物的制备

按照处方比例,称取天冬和麦冬适量置烧杯中,加水煎煮,过滤,共3 次,合并提取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适量,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达80%,5400r/min 离心20min,将收集的沉淀溶于热水,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备用[5-7],每500 克出膏约68克,出膏率为13.6%。

2.2 滴丸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9]

2.2.1 药物与基质配比

本实验选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6000,将药物与基质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制滴丸,其他条件固定(冷凝液8℃,滴距15cm,油浴温度80℃),以圆整度、溶散时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考察,圆整度采用五分制(由不圆至圆整分别记为1~5 分[8]),其结果见表1。

表1 药物与基质配比考察结果

由表1 可知,随着药物与基质配比的变化,溶散时限无明显变化。当载药量为25%时,滴丸圆整度稍差,载药量在20%及以下时,圆整度无明显差异,故选择1:4 作为药物与基质配比。

2.2.2 滴距

滴距主要影响滴丸的圆整度。滴距过大,药滴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受重力作用易跌散,丸型不圆整;滴距过小,药滴不易收缩,丸重差异较大。本实验选择10、15、20cm 三个水平,以圆整度为评价指标,结果见表2。

表2 滴距对滴丸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在滴距为15cm 左右时,滴丸的圆整度最佳。

2.2.3 滴速

滴速主要影响滴丸的成型,滴速过快,液滴易粘连在一起;滴速过慢,液滴变大,滴丸变重,丸质量差异大,同时生产效率低。本实验中药液较粘稠,最大滴速为10 滴/min,改变滴速,滴丸外观无明显差别,无粘连拖尾现象,丸型圆整,考虑到生产效率问题,选择滴速为10 滴/min。

2.2.4 冷凝液温度

本实验冷凝液温度选择6℃、8℃、10℃三个水平,以成丸圆整度、溶散时限为指标,考察其对滴丸成型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冷凝液温度对滴丸的影响

表3 结果表明,冷凝液温度为8℃时,滴丸圆整度、溶散时限均最佳,故选择冷凝液温度为8℃进行后续处方最优条件的筛选。

2.3 滴丸制备工艺的正交实验[10-11]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取对滴丸质量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主药与基质的配比(A)、滴距(B)、冷凝液温度(C),采用正交实验对滴丸的成型工艺做进一步优化,以溶散时限(Y1)、重量差异(Y2)、圆整度(Y3)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来评价滴丸的质量,综合评分=100×Y1min/Y1i×0.6+100×Y2min/Y2i×0.2+100×Y3i/Y3max×0.2 进行工艺筛选。因素水平见表4,正交实验结果见表5,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表4 正交实验的因素与水平

由正交实验结果可知,主药与基质的配比是影响二冬滴丸成型的主要因素,对滴丸的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各因素对滴丸质量的影响大小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冷凝液温度>滴距,优选最佳制备工艺为A2B2C1,即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4,滴距为15cm,冷凝液温度为7℃。

表5 正交实验结果

表6 方差分析表

2.4 验证实验[12]

按上述最佳工艺条件重复制备3 批滴丸,并对其溶散时限,丸重差异,圆整度进行评测,结果显示,各项均符合2015 年《中国药典》第四部的规定,说明该制备工艺圆整度良好、大小均匀、重现性良好。

3 讨论

本实验制备的药材提取物因含糖量较高,在60℃烘箱中干燥所需时间过长且脱水不完全,将干燥物研磨成细粉等操作,与空气接触时间长,易吸收空气中水分结块,使其不能均匀的分散在基质中,影响滴丸的制备。而冷冻干燥法不存在物料表面硬化的问题,其内部形成多孔的海绵状,易均匀分散于熔融的基质中,使得到的滴丸颜色均匀[13],便于长时间贮存,故本实验采用冷冻干燥法。

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实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溶散时限,丸重差异,圆整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全面的反应滴丸的成型情况,优选工艺条件。二冬滴丸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可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滴速滴丸时限
参附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和厚朴酚滴丸的制备与体外溶出度研究
基于ETAP软件的反时限定值分析
穿心莲内酯滴丸
平行时空
滴丸剂制备及设备改进研究
戴明环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作用
医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挂盐水滴速有讲究
时间轴说明16种英语时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