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木屑粗细搭配栽培黑木耳比较试验
2020-10-25徐全飞潘天任聂建军冯婉君李彩萍潘保华
徐全飞 潘天任 聂建军 牛 宇 冯婉君 李彩萍 潘保华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为典型的木腐菌。其传统的栽培基质是硬杂木木屑。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使得栽培黑木耳的硬杂木原料日趋减少且价格逐年上涨,栽培黑木耳原料成本也越来越高。山西省晋南地区是北方苹果的主产区,拥有丰富的果木资源,每年因果园的修剪和间伐会产生大量的果木废弃物。经粉碎后苹果树枝木屑(以下称苹果木屑),目前价格在350~400 元/t。利用山西丰富的苹果木屑栽培黑木耳,不仅有效降低栽培黑木耳原料成本,而且有效缓解山西省木屑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了黑木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卢淑芳等试验表明,木屑颗粒粗细度为0.3~0.5 cm与0.1~0.3 cm各占50%培养料栽培高温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李伟霞用苹果木屑栽培香菇,结果表明,苹果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都高于对照组青冈栎木屑。以往研究表明,苹果木屑栽培木腐菌可行,且木屑颗粒度对木腐菌的菌丝生长和产量是有影响的。为此,笔者进行了粗细苹果木屑搭配露地栽培黑木耳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木屑
试验菌株为黑木耳1 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食用菌实验室提供;苹果木屑:筛网筛选获得的两种颗粒度木屑,编号B1 为0.2~0.5 cm,B2 为0.6~1.0 cm。苹果木屑由山西天地祥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供试菌种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PDA加富培养基):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蛋白胨2 g/L,磷酸二轻钾2 g/L,硫酸镁1 g/L,琼脂20 g/L,水1 000 mL,pH 自然;原种培养基: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8%,石灰1%,石膏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培养料配方(干料质量百分数)为苹果木屑78%,麸皮20%,石灰1%,石膏1%。苹果木屑粗细搭配比例试验共设5 个处理:处理1(CK),B1;处理 2,B1∶B2 为 1∶1;处理 3,B1∶B2 为 1∶2;处理 4,B1∶B2 为 2∶1;处理 5,B2。每个处理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60袋。
1.4 栽培管理方法
按照配方及苹果木屑比例配制培养料,料含水量55%。采用17 cm×35 cm×0.004 mm 的聚丙烯折角袋装料,每袋装料折干500 g。常压蒸汽灭菌12 h,袋温冷却到26 ℃以下时,无菌操作接种,每袋按体积比3%接种量接入固体菌种。接种后前3 d控制发菌室温度25~28 ℃,菌种萌发定植后,发菌室温度降到22~24 ℃,控制空气相对湿度55%~60%,发菌期全程遮光。
菌丝生理成熟后,划“V”形口,每袋开口64 个,划口后养菌7 d,此时保持地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可通过排水沟漫灌水,水分渗入菌床来提高土壤湿度)。7 d 后,划口处长出白色绒毛状的菌丝。此时进行催芽管理,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每天观测记录菌床的温度,当温度达到23 ℃时应及时揭膜通风或向草帘喷水来降低温度,早晚掀开草帘两侧通风45 min。
耳芽分化后开始分床,进入全日光露地栽培管理阶段。露地栽培菌袋摆放间距10~12 cm,每天早晚喷水。晚上 19:00-21:00 喷水 3 次,每次喷水10~15 min,中间间隔 20 min;第 2 天早上 7:00 前喷水一次(25 min)。出耳管理阶段中间停止喷水两次,每次2 d。当耳片八九成熟时采收。耳片采收前1 d停止喷水,采收后停止喷水2 d晒菌后,再继续喷水出耳管理。
1.5 考察内容及方法
观测并记录各处理耳基分化时间、袋产量(干重)(每个处理随机抽样60袋)和栽培周期。
划线法(每隔3 d 在菌袋上画出菌丝的生长线,每条生长线取3 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每个处理划线20 袋)测定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记录发菌时间及菌袋污染率(发菌时间:接种后菌丝萌发到菌丝长满袋的天数。污染率:杂菌污染袋数/180袋×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见,随着大颗粒苹果木屑比例上升,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长满袋天数减少。菌丝长势: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 菌丝长势强,处理1菌丝长势一般;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处理3、处理5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4菌丝生长速度一般,且差异不显著;菌丝满袋天数:处理5 满袋天数最短为56 d,处理1 满袋天数最长为63 d;污染率: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污染率较低,且差异不显著,处理5 污染率较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图1 不同处理黑木耳菌丝生长比较
表1 不同处理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黑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 可知,耳基出现时间,处理1 时间最短为8 d,处理2、处理 3、处理 4 均为 9 d,处理5 耳基出现时间最长为10 d;处理3、处理5 平均袋产量最高分别为51.36 g、52.48 g,两者差异不显著;处理2 与处理4 平均袋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 平均袋产量最低;处理1、处理4 出耳周期最短为71 d,处理5 出耳周期最长为80 d;处理5生物学效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处理1与处理4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处理对黑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用苹果木屑栽培黑木耳,不仅获得较高的产量,而且大大降低栽培黑木耳原料成本。培养料中大颗粒苹果木屑比例上升,菌丝长势变强,菌丝平均长速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平均袋产量上升,出耳周期变长,污染率有所上升。综合各处理菌丝长势,发菌时间,污染率,袋产量,出耳周期和生物学效率,以处理3:苹果木屑78%(B1∶B2为1∶2),麸皮20%,石灰1%,石膏1%,为试验最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