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陈派”评话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2020-10-23卢克锋

艺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融媒体保护对策

【摘要】 从事多年非遗保护工作,笔者发现,使地方戏曲濒临灭绝者并非其本身,而是面对当前的生存环境,我们没有及时做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变革,未能寻求到一条符合当下人民群众喜好、能够吸引不同群体关注的创新发展道路。本文主要探讨闽侯“陈派”评话在融媒体视域下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融媒体;“陈派”评话;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曲艺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曲艺曾经作为独领风骚的艺术门类、作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人们送去了文化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福州市闽侯县以昙石山文明为滥觞,5000多年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评话作为艺苑一枝奇葩,曾经是福州城乡群众最喜欢的文艺形式。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是福州评话的鼎盛时期,在闽侯境内许多乡村时常可见两台评话同台演出的盛况。一村演出,邻近村落群众会争相赶来,听众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上千人。而今,评话风光不在,传承人队伍逐渐缩小,听书者也寥寥无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艺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而地方戏曲如福州评话却呈日益衰败之态。认真分析和研究福州评话的生存状态,采取有效措施传承福州评话的核心价值,是评话项目保护的当务之急。

一、“陈派”评话的历史渊源与艺术形式

福州评话源自唐代俗讲而形成于明末清初之际,是以福州方言讲述、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艺术。其唱调分为序头、正话和结台吟三类:序头用以压座,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入话,正话有说表道白,有吟诵诗,故事在且说且吟中进行;篇尾有结台吟。旧时评话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泰州柳敬亭,相传明亡之后,他南渡来闽,传授评话艺术,要求门徒用福州方言说唱,借历史故事针砭时弊,逐渐形成夹说夹吟的独特风格,并流传至今。特别是位列著名的“福州三杰”之首的陈春生,四方取艺,博采众长,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力造就了一个区域性的流派。

陈春生(1900-1980),著名评话艺术家,是闽侯“陈派”评话的创始人。作为福州评话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艺术大师,陈春生对传统评话从代表性唱腔、人物性格塑造、语言表达技巧、曲种等方面创新,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陈派”艺术风格。他还专注于评话新人的培养,徒弟中杰出者有以郑其森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林木林为代表的“后七子”等(1),加上再传弟子,可谓桃李满园,开创了福州评话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陈派”评话的艺术特色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独树一帜的评话曲调

评话艺术的演员构成非常简单,一人一舞台,表演艺人一人饰演多个角色,自说、自演、自唱。一张桌子、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支竹箸、一把纸扇、一枚玉斑指,这便是福州评话的全部道具。方寸小舞台,演绎百态人生,展现社会万千气象。“陈派”评话对传统的评话曲调进行大胆改革,它吸收了闽剧的某些曲调如《叠板》《泪透》等及一些健康的民间小调、民歌、民谣、对歌等,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评话曲调,有舒缓的《清嗓》、亲切的《平嗓》、豪爽的《英雄嗓》、诙谐的《逗嗓》,表现纨绔子弟的《刁嗓》以及用于悲哀情节的《泪嗓》等等,其说、吟、做、花,调子别具一格,丰富和发展了评话的曲调表现力。

(二)委婉细腻的语言技巧

评话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并辅以动作、面部表情和铜钹、醒木等的运用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陈派”评话的语言技巧可概括为“细”和“实”。陈春生作为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和出色的表演者,其杰出的创作能力表现在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刻画之“细”。“细”有赖于陈春生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说演时所表现之人物和故事,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再配以字正腔圆、明朗流畅的语言风格,柔和婉转,丝丝入扣且细而不腻。“实”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句句有交代,事事有着落。“细”是“实”之基础,“实”是“细”之保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生发。尤其是陈春生表演青衣书中的角色时,能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惟妙惟肖,其塑造的书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台上。他的唱腔杀手锏“泪嗓”更具催人泪下之功。在评话《九命沉冤》中,说到地头蛇孙亨梧伙同其他四恶徒于蚬埕行凶乡民利愚家小一段时,陈春生一人同时扮演多种角色,神态生动。如亲眼目睹自己快被滔滔江水吞噬的两个儿女被乡民救起后,利愚夫妇紧抱女儿恸哭嚎啕的那句:“唉咿!……茶花,幼俤命!呀……”他叫得一波三叠,揪人心肺,接着他用泪嗓唱的“我仔好比出土春笋,未大先折好不凄凉……”[1]一段,更是如泣如诉,令人酸鼻。陈春生獨特的艺术表现力曾惊动榕城,风靡一时。

陈春生的三传弟子王秋怡,秉承“陈派”评话的创新精神,以“牵丝嗓”推陈出新,她以别具一格的唱腔与道白,声、神、动、静有机统一的表演,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历史与现代人物形象,将“陈派”评话艺术发扬光大。

二、融媒体时代“陈派”评话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反观“陈派”评话,其目前的现状是:表演形式简单、传播手段单一、适合当下的剧本缺乏、传统曲目保存意识弱以及传承人才的缺失等。面对这些困境,站在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度,我们可以试着挖掘“陈派”评话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当代融媒体视域下的传播优势改善评话的文化生态环境,助推“陈派”评话的保护和发展。

(一)“陈派”评话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

以陈春生为代表的“陈派”评话无疑促进了福州评话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其贡献除了表现在“陈派”评话传承人在扎实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性艺术表现,还表现在他们的评话剧本创作上。大量丰富的剧本创作是评话艺术发展的基础,而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是评话艺术发展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至20世纪60年代,在福州一带的评话艺人达400余人、评话传统剧本有1000余本。每逢重大节日,评话艺人倾巢而出,散布在乡村各个角落,真可谓:“诉牌诉不尽人间悲欢,听众听不够名家名篇。”当时评话佳作迭出,精彩纷呈,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陈春生是表演与艺术创作兼擅的艺术家,他的一生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评话剧本。他从艺60余年,创作和改编的评话剧本有30余本。他的艺术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剧本体现身边人、身边事,述说当地群众喜闻乐道的故事,所以,他创作的作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劳动群众息息相关,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得到社会的认可。如,他创作的《一字之差》,是配合新中国大规模扫盲运动的优秀教材,其以诙谐的故事情节,教育人们识字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还有《焦裕禄》《九命沉冤》《红嫂》等大量讴歌时代生活的评话剧本,这些剧本贴近现实,主题鲜明,或弘扬核心价值观,或抨击社会乱象,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一种宣传载体,“陈派”评话团队走乡串村表演,对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融媒体环境下“陈派”评话的多种传播途径

1.融媒体环境下,“陈派”评话要寻求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方式

“陈派”评话作为一种衍生于传统社会的艺术形式,其原生态艺术表现形式,过于单一且内容陈旧,早已淡出青年一代热衷于时尚艺术的视野,陌生的感知也造成传承的断代。要充分借鉴《国家宝藏》《朗读者》等成功案例,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如今,简陋单一的舞台背景已经不足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处于融媒体大环境,对传统曲艺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舞台的呈现。要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智能舞台背景如LED高清背景、360度全息影像技术等,通过声学、光学和电学技术的广泛运用达到酷炫多姿的舞美效果,提高舞台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让古典与现代交织、时尚与传统融合,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2.要借助融媒体环境,提升“陈派”评话的营销策略

当下的融媒体大环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认知范畴,更是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多方面信息主动、自由索取的需要。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2]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造就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改变了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展示和宣传“陈派”评话的阵地不能局限于书场、剧院,以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互动性强为特征的新媒体,以短、平、快见长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等传播方式,已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的消费文化,是融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传统戏曲可以借助其来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融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收视心理和碎片化的阅读习惯。[3]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数字文化展示平台,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线下创作、线上展演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填充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随地接受信息,还可通过转发分享等形式,达到快速普及、宣传“陈派”评话的效果。

三、结语

“陈派”评话的保护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扭转局面的。我们要坚守“陈派”评话艺术的核心价值,以适应新时代为背景,从多个角度出发多条渠道地寻求创新之路,促进其新的发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家族中的一员,我们期待着“陈派”评话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

注释:

(1)“前七子”是郑其森、卢玉麟、程天仙、王东坡、金可开、林杯明、陈明访;“后七子”是林木林、陈碧珠、陈碧蓉、马剑平、陈荣国、洪玉英、林文耀。

参考文献:

[1]陈春生.陈春生评话选集[G].福州:中国曲艺家协会福建分会,1981.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4-28)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t20200428_70974.htm

[3]張航.短视频在融媒体发展进程中的作用[J].传媒论坛,2019(15).

作者简介:卢克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闽侯县文化馆副馆长、闽侯县书法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融媒体保护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