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
2020-10-23田宁
田宁
摘 要:面对新媒体的环境,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开展这项工作,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的面前。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新媒体技术接纳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而且人们在新媒体的使用方面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所以,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也要适当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引起公众的注意。让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在新媒体时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非遗文化;保护;新媒体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飞速传播,人人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中国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渠道来开展工作,吸引更多的群众让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媒体形式,在传播速度和多样性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所以,新媒体的发展给了非遗保护传承更多新的思路和途径,所以,在时代的推动下技术的支持下,非遗传承工作要彰显出新的特色。笔者认为,新媒体技术环境之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确取得了一些放心成绩,不过问题存在也是现实的情况。所以,我们要面对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与时俱进,取得此项工作开展更多具有实效的成果。
一、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总结
我们需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找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一个新的角度和努力的方向,这也是一个新的路径和策略创新的角度。所以,新的角度促进新的工作的开展,也从工作的渠道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不过,在工作中的确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1.当前,我国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一般现状分析。当前以及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国家以及民间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问题给予了很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条件,也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不可忽视的产物,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超高速发展,对传统的文化的存在产生冲击。年轻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不得不放弃传统、低效、薪水低廉的行当。能够被权威机构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在保护和发展方面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特别是有一些传统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处境,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保护和扶持,但是从目前整体的情况看来还需要年轻人对这些传统的技艺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技术门槛方面,要适当地降低,从而对公众做到公开,让真正喜爱的人能够有学习的机会。所以,这样的情况也让我们考虑采用更多有效的创新措施推动此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过于表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当中,新媒体的加入创新了工作的方式方法,但是具體执行起来,我们也会发现有一种现象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发展工作,只是做了一些表面的文章,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创新。特别是一些微信公众号,在文物馆,或者是博物馆的官方平台上,有的很少更新,有的更新的内容只是一些实时的新闻,缺乏与广大受众的互动交流。对于公众的留言回复的也并不及时,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发展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媒体的渠道。这也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这个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做出调整。
3.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创新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模式。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快速,灵活,创新等特点,也需要我们在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工作当中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所以需要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国内非遗保护单位正在新媒体这样的“大河”中摸索着非遗保护和发展的“过河石”。开通有关非遗的短视频账号,寻找出色的非遗传承人和作品,拍摄纪录片如《了不起的匠人》、《传承》等优秀作品。不过创新率比较低,这也的确影响着新媒体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也是在吸引年轻人方面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整合一些新的新媒体技术,特别是像AR技术3D技术,一些动漫元素等,都需要很好地整合进来,让新鲜的形式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灵魂,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技艺。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一般策略
正如前人所讲的一样,创新和发展要同步的进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传承和保护工作让人们铭记历史,从历史中不断地汲取宝贵的能量。要让此项工作真正被人们所重视,真正吸引更多的不同年龄的受众。
1.创新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平台。创新是一个最基本的主题,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注重基于新媒介应用平台的在线活动国内大多数非遗保护单位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号、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移动客戶端,利用线上活动传播快和线下活动体验感强的优点,将线上和线下活动结合起来互动是一种较为容易实现的方式,实现更加全面彻底的互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借助网络的媒体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扬。网络是一个具有海量信息的资源库。所以,借助网络媒体,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资源,自主安排时间合理学习。所以,这就要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信息,要做到适度的开放。
三、结语
在当前这样一个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整个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渠道创新工作开展的形式。要借助新媒体的新技术的优势,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的提供更多灵活的选择。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所吸引,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工作当中来。通过新媒体极大地激发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的兴趣和力度,让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更多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成宇.胡园晓.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发展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2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