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
2020-10-23石杰闫志强
石杰 闫志强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政府及民众对各种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壤修复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境、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如何合理地做好土壤修复工程实施中的环境管理工作,对建设过程中受到保护的环境要素得到及時修整和恢复,实现建设项目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污染防治措施,从修复项目的工程分析、编制环境管理计划书以及倡导绿色修复方案三个方面探讨了土壤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工作,为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土壤修复工程;污染防治;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016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soil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Shi Jie,Yan Zhiqiang
(Association for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Guangzhou,Guangzhou Guangdong 510045,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economic capaci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present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various projects.Soil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involving th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il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is important,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imely restoration of the protecte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Moreov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il remedi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remediation project, prepar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 and advocacy of green remediation scheme,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soil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Soil remediationengineering;Pollution preventi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土壤修复工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不仅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还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1,2]。但是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规范现场施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成为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难点[3]。
1 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与了解施工项目中的环境问题,可有效帮助我们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大对土壤修复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力度,降低环境污染,以此提高工程的施工水平[4,5]。本文针对土壤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1.1 施工噪声污染
土壤修复工程往往使用较多的大型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不同分贝的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6]。另外,噪音产生的特性也因为不同机械设备而不同,有的则具备脉冲特性,有的是振动式。
1.2 水环境污染
水环境污染是土壤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境问题之一,包括废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会对施工机械进行冲洗达到降温降尘作用,对水资源的合理控制,可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1.2.1 地下水污染
在土壤修复工程中所涉及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是由土壤污染物质下渗造成的,其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两大特点。此外,地下水污染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危害也是持续的、具有积累性的,因此,在土壤修复工程中,地下水污染的相关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2.2 工地废水
污染土壤清挖工具的冲洗、运输车辆的淋洗以及暂存场地的冲洗等会造成一定量被污染的工地废水,这些工地废水也应当合理处置。
1.2.3 其他
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生活污水、工业廢水和农业灌溉污水等同样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对当地水源造成污染,如水管爆裂、雨水淋洗造成交叉污染等。
1.3 环境空气污染
土壤修复过程中,会对污染场地进行清挖、运输,常常会产生较大的扬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同时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会造成空气不同程度污染 [9,10]。土壤修复工程中的空气环境污染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 扬尘
在土壤修复工程中,开挖及运输过程均可能产生大量扬尘,这些扬尘的产生不仅导致周边空气污浊,影响环境,更可能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导致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1.3.2 刺激性气味气体
土壤清挖运输过程中,刺激性气味易散发出来,随气流扩散,影响周边大气环境治理。据报道,2014年姚港化工区土壤修复现场由于土壤开挖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产生了大量刺激性气体,尽管施工单位采取了喷洒气味抑制剂、开挖面覆盖薄膜等措施,但收效不大。该气体虽无毒,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土壤修复工程被叫停。
1.3.3 危险气体
危险化学品被填埋在土壤中,会产生填埋气体和危险气体混合在一起,在土壤中扩散迁移。土壤清挖运输过程中,危险气体被释放到空气中,随气流扩散,其造成惨重损失的报道在国内外屡见不鲜。据报道,2016年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入新址后,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极个别学生甚至罹患淋巴癌,经调查,此次事件归咎于附近化工企业原址的修复调整工程施工操作不当。
1.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土壤修复工程的施工可能清理出大量建筑垃圾等杂物,而不合规范的施工行为以及垃圾的随意排放,都会造成环境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原有工业用地被污染;清挖时挖出的其他物品,如建筑固废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土壤交叉污染,如雨水淋洗等。这些固体废弃物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置,将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 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2.1 噪音的防治管理
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实施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工作,例如,定期地开展文明施工教育活动,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有几点措施:
①在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时,应从源头上避免噪音的产生,例如,可选用噪声较低的机械设备或者搭建临时的封闭施工棚 [11,12]。
②热脱附设备周边布置施工围蔽防止噪音、风机配备相应的减震胶垫、电机配备相应的隔声罩以及风管排放口配备相应的消声器等。
③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分贝要定期监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2.2 水环境污染防治管理
2.2.1 针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管理
针对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管理,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严格按照化工设计规范,指定专门区域作为强酸、强碱操作的区域,且该区域地面、围墙、排水沟、地基均采用耐酸碱胶泥、混凝土、或花岗岩处理。管线输送均设置在地面上,且集水池也要通过防渗和防腐处理。
②在管理、设计中减少污染物料的滴、漏、冒、跑,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总图布置、给排水、设备、土建、工艺等防止污染物泄露。在化学品处理区设置围堰和防渗漏地基,确保污染物质的泄露都能被回收,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污染。
③企业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地下水监控制度、检测计划等。
④固体废弃物的临时堆放区,应采取防渗漏、防扬散、防雨淋等措施,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⑤建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
2.2.2 针对工地废水的防治管理
针对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工地废水的防治管理,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在土壤修复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排水沟和沉淀池,实现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并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合格后再利用。
②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要统一收集管理、集中式处理,防止对水资源污染。
③应确保热脱附设备运行过程中缓冲罐底部排污阀排出的液体、洗涤塔废液、汽水分离器排出的废水、换热器底部的冷凝水流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达标才可排放。
2.2.3 针对其他废水的防治管理
针对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灌溉污水等其他污水对当地水源造成的交叉污染等,应建立相应的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
2.3 大气环境的防治管理
为确保贮存和处置现场工人短期接触的职业健康安全和周边社区居民健康安全,需对施工全过程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若出现空气质量指标异常,应及时查出相应无组织排放源和固定排放源,并采取一定措施。
2.3.1 针对扬尘的防治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预算中应包括用于施工过程扬尘污染防控的专项资金,并保证这部分资金专款专用。
在施工方案确定前,应对可能造成周围扬尘污染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清洁施工。
在施工时,应控制土壤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并采用适当的除尘措施如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以确保道路保持湿润,避免产生大量的扬尘[13]。
土壤清挖后,可用防水膜覆盖清挖坑槽,防止扬尘产生。
使用有效、实用、经济环保型扬尘覆盖剂,有效控制工地物料堆放、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
2.3.2 针对刺激性气味气体及危险气体的防治管理
针对土壤清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和危险气体。应当在开挖前应做好现场调查,尽可能全面了解地下污染物种类及污染情况,并因地制宜的完善好污染控制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不造成影响。
2.4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管理
根据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场地施工现场产生渣土、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得环境污染风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针对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固体废弃物防治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禁止在施工现场乱丢乱放废弃物,建立固定的废弃物堆放场所,并设置提示标识,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置和控制 [14,15]。
②不同类型以及特性的固体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回收,防止资源浪费。
③土壤暂存区域路面是否做好防渗措施,待检土壤采用 HDPE 防渗膜进行覆盖,以防止交叉污染。
④禁止在工地焚烧残留的废物或将废物随意堆放,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遗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如在热脱附设备停止运行后,旋风除尘器集尘斗排出的尘、布袋除尘器集尘斗排出的尘均收集作为危废,交予相关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3 实施过程的环境管理
3.1 环境影响分析
综合修复项目的周边环境以及修复工程特性,在项目实施前,做好修复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对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编制合适的实施方案,保证工程实施的展开符合环境要求。
3.2 编制环境管理计划书
环境管理计划书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所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编制环境管理计划书。在编制时,要明确基本环境目标和任务,以及各单位人员的工作职责。确定施工环境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时间、频率等,确保土壤修复工程高质量完成。
3.3 倡导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环保施工是当前市政工程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人们环保意识的需求。施工单位应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同时对平面布局优化,避免二次污染,防止资源的浪费 [16]。
4 结论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对提高修复工程的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熟悉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科学的工程分析、编制科学适宜的环境管理计划书、倡导绿色修复方案三方面开展土壤修复本工程实施中的环境管理工作,确保在修复实施过程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排放达到相关标准,防止土壤修复施工期间各类环境因素对工程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或干扰。
参考文献
[1]黄彦明,彭梦微,邓元秋,等.浅谈提高环境监测分析效率在监管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环境科学导刊,2019,38(S1):90-91.
[2]王振萌.环境工程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9(16):137.
[3]史贺,孙成臻.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J].科技风,2019(16):133.
[4]杨墩.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J].环境科学导刊,2019,38(S1):86-87.
[5]吕吉奕,赵峥,王志科.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实践探讨——以羊曲水电站为例[J].广东化工,2018,45(11):174-175.
[6]陆楠,魏斌,朱琦,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建设需求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5,7(06):66-70+83.
[7]任洪岩,李元实.以质量管理為核心强化大气污染防治[J].环境保护,2014,42(05):41-43.
[8]吴晓青.关于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案[J].中国科技产业,2019(3):20.
[9]胡凯源.浅谈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9,26(2):221.
[10]王琳.冶金矿山工程施工环境监理现状与优化对策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01):51-52.
[11]周杜牧,李雯香,张帅,等.环境监理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的工作要点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9):91-92+95.
[12]董俐住,董旭斌.浅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67+69.
[13]张玉石,闻成.石油化工企业配套储油罐组或石油库罐组防渗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重点[J].化工管理,2018(24):40-41.
[14]张雪梅.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140.
[15]杨晓棠.浅析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分析[J].科技风,2019(16):131.
[16]赵楠.浅析环境污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能源与节能,2014(3).
收稿日期:2020-07-20
作者简介:石杰(1965-),男,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导师,广州市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广东省土壤修复入库专家,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环境风险管理,生态智慧城市建筑,土壤修复与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