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绢花:绽放千年传承匠心
2020-10-23李盛
绢花,古时称“头饰花”,原是皇宫内苑的御用品,所以它的生产地也随着历代都城的迁移而迁移。据记载,我国1700多年前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技艺。 《事物纪原》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即宫女们以染成五彩的通草花插在发髻等处作为装饰。这是头花用于装饰的最早记录。
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唐代画家周昉的 《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左鬓角上有一块伤疤,为了遮丑,她每天晨起的时候都会让人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凋谢,宫女们就只能用绫、绸做成假花,作为替代品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
始于元代盛于清代
北京的绢花生产始于公元13世纪中叶元朝定都北京之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开始时生产规模不大,到明末清初才逐渐兴旺起来,特别是到清朝中期,绢花业进入了鼎盛繁荣时期。北京绢花以造型优美、做工精细、色泽悦目为主要特色,质地柔润,形象逼真,因此驰名中外,素有“京花”之称。
康熙三十二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设立“花儿作”,专司承造各色绫、绸、纸、绢、通草、米家花等,以供宴会、饰戴之用。因其初为妇女发髻上的装饰品,在女子剪发之风盛行之前,绢花在市场上非常走俏,在清中后期尤为显著。
清初满族女子流行在头上梳两个横长髻,称为“小两把头”。随着统治巩固,经济发展,后宫妃嫔的发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乾隆盛世,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进贡,宫廷后妃审美需求也高涨起来。但是,要将这些分量可观的金、银、宝石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稍显不足。
清代中后期,满族贵族妇女时兴“旗头”,也称“旗头板”“大拉翅”。据 《旧都文物略》记载:“彼时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其中尤以梳旗头之妇女,最喜色彩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这时,妃嫔们通常在头板正中戴彩色大绢花,称为“头正”或“端正花”,以大为美,有的直径可达一尺,凸显了宫中的富贵与奢华。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宫妃嫔的引领下,梳旗头、戴绢花在晚清时期风行一时。
花市大街因绢花得名
绢花因四时不败又寓意美好,所以不仅在皇宫中受到妃嫔们的青睐,在宫墙外的平民百姓中间也颇为流行。
清代中后期,北京的妇女不论贫富,都以戴一朵绢花为美,并有喜庆吉祥之意,进而流行全国各地,绢花用量大增。据记载,崇文门外花市大街每逢腊月,小贩们便背着约二尺长、一尺宽、四寸高的秫秸秆糊的硬纸匣子售卖绢花,内插有“福寿字”“八仙人”“福禄寿三星”等丝绢蒙面彩画的供花,专供除夕敬神、接神之用。操劳了一年的妇女到了这时候会穿一身新衣裳,头发抹上刨花水,再在发髻上戴一朵绢花,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爱美之心,也是以此祈求家里人丁兴旺、来年和美顺利。
那时北京绢花艺人云集,有位著名的民间艺人刘亨元,他制作的“花儿刘”绢花相当有名气,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崇文门外集中有许多绒绢纸花作坊,每年农历正月起,逢四必有售卖集市。据 《燕京岁时记》记载:“花市在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皆日用之物。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枝之类,颇能混真。”这就是北京花市地名的由来。
清乾隆十五年刊印的 《京师全图》即以“花市”标注,沿用至今。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形成了绢花生产和销售的集中地,曾有“全国绢花出京师,京师绢花出花市”之说。当时除了崇文门外花市一带是绢花生产销售的集中地外,西城的护国寺、王府井的东安市场等地,也有少量制作和出售绢花的作坊和门市部。
京师出了“花儿金”
随着用途的扩大,绢花花色品种也逐步增加,绢花行业的流派——专做某种用途的花型、款式也随之出现。如有的作坊专做“宫花”,专卖皇宫内苑,供后宫嫔妃宫娥用;有的作坊专做文艺舞台用花,叫“戏剧花”;有的专做东北、山东、河南等地民间妇女的头戴花,叫“头花”;还有的专做出口绢胸花、帽花、鞋花等,叫“洋庄活”。
由于绢花产品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生产的特殊方式。花朵造型、色彩等工序,技艺要求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掌握并熟练操作;而制作花蕊、花叶等,则能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学会。这样,前一种重点工序由作坊主或所雇用的技工完成,后一种简单的工序则可发给左邻右舍没有正式工作的老人、小孩去做。所以花市大街一带的老住户,都会一些简单的绢花制作技术。
学习绢花制作技艺的人,大多是较贫苦的农村人,特别是以京南武清县人为多。在北京绢花行业中,最初几户从事绢花生产的作坊,都是武清县人开办的。比较有名的绢花艺人如刘亨元、李翠、王永银、龚环等,都来自武清县农村,而“花儿刘”“花儿龚”“花儿金”,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对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某一家族的敬称。如“花儿金”,这是唯一传承下来的绢花世家,目前第五代传人金铁铃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人。
绢花的销售,也与其它行业不同,它有好几种方式:一种是集中销售,即每天早上,在花市大街摆摊,专门卖给山东、河南、东北等地的花客;第二种是在各商店门市出售,有的门市是前店后作坊,对贩来的绢花二次加工,使其适合各种不同用途;第三种是将花客请到家里,进行洽谈,这种洽谈业务,不订合同,全凭信誉,先将货交给花客回当地去卖,卖完后再付给货钱;还有一种方式,即送货上门,如做戏剧花的作坊,做出几种花样,挎着盒子到各文艺演出单位,任其选购;做皇宫内苑的头花,就亲自送到皇宫门口,再由太监引进内宫,任嫔妃、宫女挑选。
清朝灭亡以后,“旗装”“旗头”不再流行,女子剪发增多,对绢花需求锐减,人造花行业不复当年之繁华。“旗头”大花之类造型夸张的绢花早已失去往日的风采,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只有“梨园”之类戏曲、戏剧舞台演艺人员为演出之用才会定制,梳汉头所戴的小花因其简单实用还能行销乡间。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内外局势动荡,绢花生产以及销售受到战乱的影响,逐年递减,北京有三分之二的手工业作坊倒闭歇业。
“花市是我家几代人长大的地方。”金铁铃说。第四代“花儿金”金玉林是金铁铃的父亲,他带领一些老艺人成立了北京第一绒绢纸花社。他的代表作“十丈珠帘”以菊花为题,高近1米,翻卷的花蕊、飘洒的花瓣如缕缕银丝。
1956年,金玉林将绢花作坊转为国有的北京绢花厂。在他的带领下,北京绢花厂成了全国绢花行业的标杆,而且是当时出口换汇的龙头企业,所做的绢花产品常年出口德、法、美、日等50多个国家。那年,金铁铃出生。用金铁铃的话说,自己生在一个充满花的家庭里,不仅父亲是有名的绢花艺人,自己的哥哥姐姐随手都可以把一片丝绸变成一朵花。
“三不”原则做好花
1978年,金铁铃子承父业到北京绢花厂上班。他逢花店就进,逢花展就看,还经常把自己做的绢花送去让种植花卉的工人品评,看是否符合花卉的生长样貌。“作为金玉林的儿子,不能丢脸啊。”
金铁铃还记得第一次出差去广州。那时刚改革开放,广州有很多外贸商品都很便宜,同事整箱整箱地往北京买。金铁铃却装了满满两大箱子鲜花,用一根扁担挑着上了返京的火车。“栀子花啊龟背竹啊,那都是些南方花卉,在北京很少见的,当然要买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的技艺越来越娴熟,做出的绢花也越来越美,每一件作品都惟妙惟肖。1982年,凭借一件菊花作品,年仅26岁的金铁铃摘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在北京绢花厂工作11年后,厂子倒闭了,金铁铃开始自己做绢花生意。当时,他设立了一些加工点,也在商场租了柜台,玫瑰花、小花篮、手捧花等都曾销售得不错。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鲜花的普及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绢花行业开始出现不甚景气的局面,曾名噪一时的绢花处境尴尬、陷入困境,金铁铃也停止了绢花生意。
此后,金铁铃曾经帮朋友管理过公司、开过饭馆……不过,他认为自己“不能算离开”绢花行业,因为“朋友必须帮,但做花儿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传承民族文化,传承老北京艺术,传承家族荣誉的责任”。
2007年北京绢花被列入 《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金铁铃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京绢花)代表性传承人。
成为非遗传承人之后,金铁铃觉得自己的角色起了变化,从前他只当这是自己的手艺和爱好,此后更多了一份传播文化的责任。他说:“绢花这个技艺,我觉得我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在金铁铃家,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女儿,相对空闲时间比较多,她自己也喜欢做,父亲就带她习艺,但金铁铃认为女儿“还没有到那种特别喜欢的程度”。金铁铃决定成立一个“花儿金”工作室,把老艺人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把这项老北京的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如今市面上随处可见装饰性的假花,金铁铃称之为“行活儿”,不能算绢花行业的艺术创作。这是因为:普通假花的材质是涤纶,完全脱离了“绢花”之“绢”的质地;不少假花无视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反季节、反常规;此外就是廉价的做工,流水线生产。
在这样的市场局面下,金铁铃仍然追求和坚持着自己“追真仿鲜”的艺术追求。为了“追真”,他成了花卉达人,对各种不同花卉的形状、生长规律如数家珍。他家里养了不少花,没事的时候就观察琢磨花儿的枝条、花苞、花蕊等的形态和微妙变化。即便是出去旅行,带回家的往往不是当地特产,而是各种鲜花。因此,金铁铃的绢花做得惟妙惟肖,菊花、牡丹、玉兰等绢花摆在鲜花丛中,几可乱真。金铁铃也笑称,每次自己捧着一盆刚完成的绢花出门,街坊总会惊诧道:“这花儿怎么养得这么好?”
“心里有热爱,更重要的是身上有责任。只有不断观察鲜花,才能把绢花做好。”金铁铃说,“不糊弄、不对付、不做 ‘行活’”,这是他定下的规矩。
一朵绢花的诞生,需要经过选料、上浆、剪样、染色、窝瓣、定型、粘花、攒活等工序。其中,制作绢花的主要原料是真丝织物,也有少量的棉织品,还有染料、铁丝、淀粉等。
上浆这道工序并不容易,因为一般的丝、绸、绢、纱质地柔软,不易成型,不便加工,因此要用淀粉或白面调成糊状,把原料浆过之后再绷紧、晒干、烫平。在窝型上同样考验技术,需要用手工或者窝锤窝出不同形状的花瓣造型。
粘花则是将花瓣层层叠叠地粘在一起,形成全盛的花或者尚未盛开的花骨朵,用胶量全凭经验。最后,再用铁丝、绿绵纸等把枝叶和花朵攒在一起,固定成优美的姿态。
有什么样的鲜花,就能有什么样的绢花。绢花嫣红姹紫,千姿百态,仿佛能使人嗅到阵阵花香。
现在,金铁铃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给人们讲解绢花制作。“我感觉自己像在播种,将绢花手艺的种子播撒在喜欢这门艺术的人心中。只有这样,这朵 ‘花儿金’才永远不会凋谢。”金铁铃说。
本刊记者李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