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华:坚守始终德识并影
2016-12-21李晗
李晗
2016年11月11日下午,没有霾的北京,空气分外好闻。置身于金铁华的红色收藏世界,一如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采访对金铁华来说并不陌生,以往他虽拥有多重头衔,但为人低调,现在他觉得是时候了,“应该发出点声音,让大众知道我是红色收藏家,从我的藏品中缅怀先烈,心存感恩。”出生于1949年的金铁华,与共和国有着同样的年龄。在他的收藏生涯中,红色收藏一直是他收藏的底色。
过去,金铁华一直在挑战着收藏中的典型规则——行业中的唯利是图。在金铁华看来,“越是涉及收藏的东西,越是需要付出百倍努力去寻找它。把简单的信念贯穿于收藏生涯中,往往需要付出不简单的代价。”
时至今日,金铁华已被称作“中国首个被官方媒体冠名的红色收藏家”。他从热爱收藏开始,一步步走到今天被大众认可的位置。他始终不忘享誉世界的集邮家、进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的第一位中国人沈曾华告诉他的话:“做一名德识并影(德行和学识一同影响他人)的人。”现在他还拥有北京市社区第一个博物馆(东城区东花市大街南苑社区内)。
金铁华的执着
金铁华是满族人,正白旗,其祖上是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后裔,其父亲叫金玉林。清朝末年,金玉林曾给皇帝当过3年的侍卫,并且还有一门祖传的、制作绢花的手艺。
民国刚成立时,社会上对满族人有一定程度的歧视心理,“那时家人对外都说自己是汉族人,父亲的绢花手艺也无处施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仅给了他父亲施展绢花的机会,还让他父亲顺利入了党,最终成为绢花艺术大师。因此,金铁华从小就对党怀着崇敬的心情。
11岁,金铁华便开始收藏毛主席邮票,那时他认为“这是报答感谢毛主席和共产党的一种表达方式。”但随着收藏的深入,金铁华认为邮票上承载的历史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他对抗战历史的渴望,自此,他开始收藏各种红色史料。
金铁华的藏品中,有两万多件史料,包括各个时期毛泽东著作的单行本,共产党早期的各种报刊、传单、文件以及解放区的文献资料等。
学术界对红色收藏的定义各有不同。在金铁华看来,红色收藏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中国革命建设中,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物品为收藏对象的收藏活动。红色收藏的历史,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诞生。大致可以分为文献资料类、红色邮品类、边区票类、毛主席像章类、徽章类、“红宝书”类、伟人专题类、革命文物(实物)类等。
随着红色收藏的升温,进入红色收藏界的人越来越多。与这些人不同的是,金铁华坚守着他自己的执着——只进不出,“从不卖红色收藏品。”因此,他总说自己是“最穷的红色收藏家”。
这些年来,金铁华他们一家节衣缩食是经常的事儿。
最考验金铁华收藏信念的是他唯一的女儿出国留学时。那时,他急需用钱,有人希望能高价收购他珍藏的外国版毛主席邮品,换做他人,或许就卖了这些藏品,但金铁华婉言拒绝了。
金铁华深知自己收藏的这些邮品,“珍贵之处更在于用了我全部的爱——对毛主席的热爱。”
万般无奈下,金铁华卖掉了其他的非红色收藏的藏品,跨过了那次难关。
在金铁华珍藏的430多枚有关毛主席的邮票中,其中300枚是本国印刷的,其余的130枚邮票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几件毛主席的遗物。
一件是1957年毛主席以他个人的名义颁发给苏联领导人优勒希洛夫的请柬。请柬对开两折,并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另外几件是中外人士写给毛主席的私人信件,均盖有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公章。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美国朋友1965年于美国康斯坦丁大学寄给毛主席的信件。上面不但盖有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图章,还用钢笔批上了“毛主席阅”几个字。
谈及此,金铁华有些惋惜,“这只是一个空信封,里面的信笺不知道在哪。”当时买下这个信封的时候,摊主一张口就要240元,而那时金铁华夫妇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80元,240元对他来说着实有些贵,但想着“说不定毛主席还用那双大手摸过它呢”,思及此,金铁华咬咬牙,买下了它。
几十年,多少次,金铁华都是凭着这份执着保留了很多珍贵的红色历史。比如,中国第一件红色藏品——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时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1917年,毛主席最早发表的著作《体育之研究》等。
金铁华的“追求”
“五四”运动以来各时期的书、报刊、信件、邮票、老照片、传单和解放区课本,到抗战时期的水壶、军刀、红缨枪、鸡毛信,金铁华都有。
多年的红色收藏,金铁华对毛主席充满了感情。红色收藏之于金铁华的另一种意义,在于他渴望见到与毛主席有关的人。
金铁华记得很清楚,当他在报纸上得到消息“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将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签售他的长篇纪实新作《我的伯父毛岸英》”时,他冒着冬天的严寒早早出了门。毛新宇在他刚刚买下的新书上签名时,他激动地向毛新宇介绍了自己收藏有关毛主席著作及邮品的情况。
“见到毛主席的亲人,也算圆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梦。”金铁华十分满足地笑了。
也可能是一种信仰根植于金铁华的心中。1992年,在北京潘家园市场,金铁华看到两本抗战日记,分别记录着1942年和1943年太行山抗战的片段,其中尤其珍贵的是里面手抄了毛主席的《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两篇文章。
整整三天三夜,金铁华含泪读完了这两本日记,“沿着这些模糊的字迹,仿佛看见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在太行山的油灯下,一位勇士奋笔疾书的情景。”他对日记的主人充满了崇拜,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寻找日记的主人。
茫茫人海,找寻这样一个人是多么不易。
2002年,金铁华在报纸上登了一篇名为“红色收藏家向129师发出寻人启事”的文章,并配以大幅照片。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自称这本日记的主人是自己姑妈的人与金铁华取得了联系,并见了面。在金铁华的再三询问中,对方露出了马脚。金铁华得知他并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被金铁华识破后,那人表明是自己想出高价买这两本日记。金铁华严词拒绝,头也不回地走了。
金铁华并未放弃。2003年的一次春季展会上,金铁华发现有个人站在展柜旁边凝神不动,两只手隔着玻璃似乎在抚摸里面的展品,充满感情。金铁华朝他走去,当这个人知道站在面前的是金铁华时,抑制不住流出滚滚热泪,说“我就是日记主人的儿子,谢谢您找到它并且保存完好。”
后来,金铁华见到了这本日记的主人——一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革命家。老人握住金铁华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为了让老人能经常看到这两本日记,金铁华双手捧着将它们交还给老人:“找到日记主人,物归原主,是我的心愿。”
无论是毛主席的亲人,还是与毛主席史料有关的人,金铁华的寻找更在于“寻根”。在金铁华的藏品中,还有毛主席当年签署的一批烈士证书,他至今还在寻找这些烈士的亲属,希望能把这些珍贵的烈士证书还给他们。
红色在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红色,不仅意味着传统的喜庆,它更标志着革命,象征着胜利。
2009年,中共领导人李富春与蔡畅夫妇的独生女——85岁的李特特老人来到金铁华家,看到金铁华满屋子的红色收藏,了解了金铁华的红色收藏历程,对其红色事业给予了高度肯定。
得失之间
采访中,金铁华多次强调,在他们那个年代,有这样一句话:“挨着好人坏不了,挨着坏人好不了。”在今天,他对这句话有了更丰富的体会,正因为多年来一直受到了红色精神的熏陶,金铁华的思想高度一直走在同龄人前列。
金铁华最大的愉悦就是看到这些历史资料被后人所知,红色精神被传承下来。
2010年,政府与金铁华合作,并提供地方,创办了红色收藏展馆,这是全国第一个政府跟个人共同创办的红色收藏展馆;2011年9月,金铁华应邀携藏品到香港进行了22天的展出,他带了百余件与毛泽东和建党、抗战有关的珍藏品,包括毛泽东曾用过的砚台和毛笔。在香港引起了巨大轰动;2013年6月9日,在第五届北京市档案日,即国际档案日上金铁华无偿捐献出的359件文物被北京市档案馆永久珍藏。
他还多次举办展览,向年轻一代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当然,金铁华也有他的担心:个人的条件有限,他的这些宝贝藏品有的已经出现了破损,“希望各区的一些档案馆能够帮助我们这些民间收藏家,因为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恢复了。”
此外,他多次向记者强调:“希望民间收藏和官方收藏间能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回忆着这一辈子做的这一件事,金铁华也对记者坦承,他的确是把红色收藏作为自己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也有许多无奈和烦恼,社会上有些人对他不理解,“家里有金山、银山,为何还甘于清贫。”
的确,就红色收藏投资来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但人活一世,得失之间又怎能划分得那么清楚呢。或许以金钱为收藏的目的,他也就没有那么多收藏散落在民间的红色藏品的机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