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部吴语梗摄的读音层次*
2020-10-23施俊
施 俊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提要 文章讨论南部吴语上丽片、瓯江片及金衢片梗摄的读音层次,指出上丽片梗摄最多有五个层次,最少两个层次,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层次对应也无统一模式。这种散乱的模式还体现在主体层读音所属层次上,即梗摄二等韵各个层次都有可能成为主体层读音,各层次读音在上丽片方言竞争情况不同,这在其他韵摄较为少见。瓯江片和金衢片均只有两个层次的对应且内部较统一。此外,文章指出前人认为瓯江片梗摄三四等韵古牙喉音声母后的ia为早期读音的保留的错误观点,瓯江片的ia是音变造成的历史误会,南部吴语梗摄三四等韵均已被曾梗不分的层次IV读音所覆盖。
1 引言
中古梗摄包括二等庚、耕韵,三等庚、清韵和四等青韵,且各分开合,但合口韵收字较少。李荣(1989,1996)较早讨论梗摄字在方言中的读音,指出东南方言梗摄字普遍有文白两读,其中白读多为低元音a,文读多是高元音。白读层次较早,文读是受曾梗不分的北方话影响后起的。李荣(1989:421)指出,“梗摄字南昌有成套的文白异读,温岭没有文白异读。温岭二等字的韵母跟南昌白读音相近,温岭三四等字的韵母跟南昌文读相近。”李先生以温岭为例说明了吴语梗摄字读音的基本事实。本文具体讨论南部吴语梗摄各韵(1)〔1〕本文只讨论梗摄舒声韵,入声韵另文讨论。的读音层次及其演变。同时也将通过层次对应厘清瓯江片古牙喉音声母后的ia为早期读音的错误观点。
南部吴语包括上丽片、瓯江片及金衢片。(2)〔2〕关于南部吴语的分片,可参考曹志耘(2002a:1-5,2002b)。本文所用的上丽片方言点包括常山、江山、开化、广丰、玉山(属上山小片),丽水、庆元、遂昌(属丽水小片),瓯江片方言点包括温州、平阳、永嘉和乐清,金衢片方言点包括义乌、兰溪、东阳、浦江、永康和武义。其中,常山、开化、庆元、遂昌的材料来自曹志耘等(2000);江山、广丰的材料来自秋谷裕幸(2001);丽水的材料为郑张尚芳(2008)的调查材料;温州的材料来自郑张尚芳(2008);平阳的材料来自陈承融 (1979);永嘉的材料来自颜逸明(2000);乐清的材料来自蔡嵘(1999,2006);东阳、兰溪的材料来自秋谷裕幸等(2002);义乌、浦江、永康、武义的材料为笔者调查;其他材料来源将随文作注。如无特别说明,文中声调采用调类标调法,1阴平,2阳平,3阴上,4阳上,5阴去,6阳去,7阴入,8阳入。
2 上丽片梗摄的读音层次
2.1 开化梗摄的读音层次
本小节讨论上丽片梗摄的读音层次,先分析某一个方言的读音层次,再以这个方言的层次为参照,寻找其他方言的层次对应。此外,为简化讨论篇幅,我们把属于同一层次的“同层异等”或开合韵或因声母条件不同而出现的读音变体等写在一起。我们先以开化梗摄为例,列出其读音如表1所示。
表1 开化梗摄读音表
历史比较法告诉我们,如果不同的韵母读音不以声母或声调的不同为条件,即可以在相同的声母或声调条件下出现,那么,它们极可能是层次关系,当然要先排除自然音变形成的读音对立,如支脂之韵与齐韵i和ie的对立(施俊2014,2016)。以上四个音类彼此没有互为音变的条件,且在不同声母组后又能形成对立。可见,它们是四个不同的读音层次。
我们可以从一字两音的线索中找到读音早晚的证据。“梗”字有两读,一为u韵,另一为韵,前者一般用于作“茎”讲的“菜梗”等词中,后者用于“桔梗”一词中。从常用程度来看,前者比后者更常用,因此我们把(u)韵看成是比韵更早的层次读音。
综上所述,我们把开化二等庚韵的四个层次按时间先后顺序总结如下:
表2 开化二等庚韵读音层次表
庚二等韵的各个层次的先后顺序也能从庚三等韵及周边方言的对应中得到验证。三等庚韵有四个不同的韵母读音:、ã、uã和i。从主元音上看,ã和uã的区别仅在合口-u-介音上,应属同一层次。事实上,“惊”与“梗”字一样,多读为合口,因此可以将两者归为一个音类ã(uã)。、ã(uã)和i这三个韵母读音均可以在超过两个声母组后形成对立,因此可以将其看成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我们可以通过一字两音的事实判断三个层次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上文已经提到“柄”的早于ã。“病明”均有两个读音ã和i,其中以ã为常用读音,因此ã读音要早于i。“影”有两个读音和i,其中以为常用读音,因此要早于i。与庚二等相比,庚三等韵只是少了读音层,其他层次读音均相同,可见,两者是有对应关系的。综上所述,我们把庚三等的这三个读音与庚二等的读音层次对应起来,列表如下页表3所示。
表3 开化二、三等庚韵层次对应表
合口韵读音收字较少,可按主元音归入相应的开口读音层次,兹不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把开化梗摄各韵层次读音总结如表4。
表4 开化梗摄各韵读音层次表
从表4可以看到,除层次II在三四等韵较难出现外,其他层次读音均可以出现在各个韵中,似乎这几个韵在开化方言里并无等的区别,洪细韵均可出现。这样的特点我们还能在上丽片其他方言中看到。
2.2 上丽片其他方言梗摄的层次对应
梗摄各韵在上丽片其他方言的层次对应并非完全一致,最明显的就是各层次收字数量不同,以下我们逐一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把江山梗摄各韵层次与开化的对应关系总结如表5。
表5 江山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表6 常山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综上所述,把玉山梗摄各韵层次对应总结如表7。
表7 玉山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表8 广丰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丽水二等庚韵主体层次读音为ã和uã,两者为开合口关系,开口如“彭盲猛打冷撑生省更坑硬杏”等字读ã韵,合口如“矿横梗”等字读uã韵,此读音读如咸山摄一二等韵合流后的层次读音,对应层次II。另有读如通摄,如“盲虻猛孟”等读,对应的是层次V。
同样,二等耕韵以ã韵为主体层读音,如“棚争耕樱”等均读ã韵,对应层次II。三等庚韵有三个不同的韵母读音:ã、uã和i。ã韵有“柄”字,uã韵有“惊”字,我们知道“惊”字与“梗”字一样,南部吴语各方言多读为合口韵,因此两者为开合关系,对应层次II。“影”读i韵,对应层次IV。清韵与青韵均读为i韵,对应层次IV,青韵“暝”字读ã韵,对应层次II。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丽水梗摄各韵对应层次如表9所示。
表9 丽水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表10 遂昌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事实上,从清韵和青韵的读音中更能看出层次IV的三种读音变体的条件。因为清、青韵各个声母组俱全,I韵出现在来母、帮组声母后,如“饼并名领令”等,ie韵出现在其他声母后,如“晶精井清性程正声成轻婴”等。青韵的变体条件则更具体,因为青韵字包括所有声母后,即I韵出现在帮、端组、来母声母后,如“萍丁钉顶听厅停定灵”等,ie韵出现在其他声母后,如“青星醒形”等,韵声母为疑母和日母,如“宁”。青韵的“暝”读ã,对应层次I。综上所述,我们把庆元梗摄各韵层次总结如表11。
表11 庆元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通过对上丽片各点梗摄各韵读音层次的讨论,我们发现各点不仅读音层次数量差异较大,主体层读音的层次归属也各不相同,各个层次都有可能成为收字最多的主体层,这种情况在其他韵里比较少见。另,除了层次IV是细音韵母外,其他四个层次均是洪音韵母,无论在二等韵还是三四等韵均能出现。
为更好地观察各点读音的层次对应,我们分别以庚二等韵与庚三等韵为代表举例。二等庚韵的对应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上丽片梗摄二等庚韵层次对应表
三等庚韵的对应情况如表13。
表13 上丽片梗摄三等庚韵层次对应表
从以上两表我们可以看出,庚韵二等或是三等层次读音几乎是一致的,只是有的层次读音在二等庚韵消失了,在三等庚韵又出现了,或者相反。
3 瓯江片梗摄的读音层次
相比上丽片,瓯江片梗摄各韵的层次就相对统一。本小节我们以温州话为主讨论梗摄各韵的层次对应情况,先把温州梗摄各韵常用读音列表如下页表14所示。
表14 温州梗摄读音表
事实上,百年前二等庚韵主体层读音均读为ɛ,如“更kɛ1|坑khɛ1|硬ɛ6|行ɛ2|撑hɛ1|生sɛ1|烹phɛ1|棚bɛ2|猛mɛ4”,显然现代温州话二等庚韵iɛ读音的产生是后起的,是ɛ韵发生介音增生的音变,在少数声母后如晓、匣、影母后保留了原来的读音。
根据百年来温州话二等庚韵的变化,可知iɛ是由ɛ发生前裂化音变而来的,这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历时变化。但历时材料相对缺乏,利用共时差异能反映历时变化的原理也能观察音变的过程。
观察周边方言二等庚韵的读音,主要有两类,一类读的是低元音a,如乐清、平阳、瑞安陶山等,一类是前半高元音ɛ,如温州、永嘉等。一方面,温州话百年来发生较多的前高化音变(不含鼻尾的变化),即后元音往往前化,如模韵u>y,咸开三四和山开三四由ie>i,山开一、山合一等由ye>y(刘镇发2006),即在温州话历史上后低元音往往发生前化音变。另一方面,在南方方言里,梗摄三四等字往往有文白异读,白读的主要元音比较低,文读的元音比较高(张光宇1990),这一特点大概也适合于梗摄二等韵。因此,李荣(1996)曾设想古梗摄主要元音为a,为我国东南部吴、赣、客、粤、湘、闽、徽诸方言区共性之一。因此,温州话梗摄二等韵的ɛ大概是由a变来的,即a>ɛ,然后ɛ裂化为iɛ。上丽片各方言层次Ⅱ主元音多为a或其变体,因此,我们认为温州话的iɛ(ɛ)读音对应层次Ⅱ。
二等耕韵主体层读音与庚韵相同,晓、匣、影母后读为ɛ,其他声母后读为iɛ,两韵互补,其音变过程也与庚韵相同。“莺樱鹦”等文读为ia,也读如三等韵,其白读均为ɛ。“茎”字有两读:kiɛ1和ia1,前者白读,后者文读。白读iɛ(ɛ)对应层次Ⅱ,ia对应层次IV。
学界通常认为,梗摄白读主元音为低元音,文读为高元音。张光宇(1990)以平阳方言为例指出,梗摄三四等韵早期读音只保留在古牙喉音声母后,原因就在于ia的主元音是低元音a。我们认为这个ia读音不是早期读音的保留,是音变形成的历史误会。一方面,见系声母后的ia是二三四等韵共同的读音,与上丽片对应的是层次IV。另一方面,我们把各点层次IV读音放在一起观察,如表15所示。
表15 上丽片层次IV读音表
共时的地理分布能勾勒出此读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表15可以看出,层次IV读音变体有两个方向的音变,一是前裂化,一是后裂化,例如:
综上所述,我们把梗摄各韵的层次读音总结如表16所示。
表16 温州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瓯江片内部一致性高,乐清、永嘉、平阳三点与温州层次完全相同,读音变体条件也相仿,只是具体读音有异。
乐清二等庚韵主体层读音为a,如“彭膨猛打冷生更五更羹”等均读为a,塞擦音声母后读为ia韵,如“撑hia1”,合口“梗横”均读为ua。“横”读“va2”,“横”为匣母字,v-声母为合口介音-u-唇化而来,因此与“梗”的ua同为合口读音,对应层次Ⅱ。
“盲虻”读为o,读如唐韵。耕韵层次Ⅱ读音为a及其变体ia,唇音及牙喉音声母后读a,如“迸耕幸”等,塞擦音声母后读为ia,如“争ia1|筝ia1”。三等韵除“明”字读为a对应层次I外,其他读音均对应层次IV。以清韵为例,见系声母后均读为ia韵,其他声母后有e韵和ie韵。具体地说,帮组、来母以及精知庄章组声母的擦音声母后读为e韵,精知庄章组声母的非擦音声母后读为ie韵,其声母也发生腭化,如“精ie1|井ie3|清hie1|郑ie6|整ie3”,与擦音声母形成互补,擦音声母不腭化,如“情ze2|静ze4|姓se3|声se1|诚ze2”。综上所述,我们把乐清梗摄各韵层次读音总结如表17。
表17 乐清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永嘉二等庚、耕韵主体层读音为ɛ韵,开合同韵,对应层次Ⅱ。三等韵层次IV的读音变体略有不同,以清韵为例,见系声母后均读为ia韵,帮组及来母后读e韵,齿音声母无论塞擦音和擦音均读为ie韵,且声母腭化,如“精ie1|井ie3|清hie1|静ie4|姓ie2|郑ie6|整ie2|声ie1|成ie2”。就齿音声母的腭化而言,温州全部不腭化,乐清、平阳部分腭化,永嘉全部腭化,可以勾勒出齿音声母腭化的地理分布过程。从发音方法来看,塞擦音先腭化,擦音腭化。综上所述,我们总结永嘉梗摄各韵的层次如表18。
表18 永嘉梗摄各韵层次对应表
平阳梗摄读音与乐清完全相同,兹不赘述。
为更好地观察各点读音的层次对应,我们分别以庚二等韵与庚三等韵为代表举例。二等庚韵的对应情况如表19所示。
表19 瓯江片梗摄二等庚韵层次对应表
三等庚韵的对应情况如表20所示。
表20 瓯江片梗摄三等庚韵层次对应表
从表19、表20可以看出,瓯江片各方言没有层次III的对应。层次II只存在于二等韵,层次I只存在于三等韵,这是与上丽片不同的地方。层次I与IV主元音虽然都是a,但属不同层次。
4 金衢片梗摄的读音层次
金衢片各方言梗摄读音异读较少,不存在类似上丽片主体层属不同层次的现象,主体层对应较一致。先看二等庚、耕韵主体层各点读音,如表21所示。
表21 金衢片庚二、耕韵读音表
与瓯江片相同的是,以上读音无法从音类分合角度确定层次对应,我们暂将其归为层次II。
三等庚韵有一个层次读如二等韵,这种分合关系与上丽片相同。主要是“柄”和“惊”两字,对应的是层次II,现将各点此两字读音列表如表22所示。
表22 “柄、惊”读音表
三等韵读音均带鼻音尾,各点清、青韵读音表现相同,我们以三等清韵为例列表如表23所示。
表23 三等清韵读音表
综上所述,我们把金衢片各点梗摄二等韵的层次读音总结如表24。
表24 梗摄二等韵层次读音表
梗摄三等韵的层次读音如表25所示。
表25 梗摄三等韵层次读音表
5 结语
通过对南部吴语梗摄各韵读音层次对应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与其他韵摄相比,梗摄读音层次在各方言的对应不平衡,其中以上丽片为最。一般来说,上丽片梗摄各韵层次最丰富,有五个之多(不过某韵没有同时具有五个层次的),当然内部也不平衡,瓯江片有三个层次,金衢片只有两个层次。从层次数量来看,符合上丽片最复杂金衢片最简单的规律。
但上丽片内部极不平衡。除开化、常山有四个层次读音外,其他均有三个层次的对应,广丰、丽水却只有两个层次的对应。同时,层次对应也并非只有一种类型,如庚二等韵开化有四个层次,常山对应层次II、IV、V,江山对应层次II、III、IV,广丰对应层次II,玉山对应层次I、II、V,丽水对应层次I、V,遂昌对应层次I、II、IV,没有统一的模式。
这种散乱的模式还体现在主体层的对应上。梗摄二等韵的各个层次都有可能成为收字最多的主体层读音。可见,各个层次读音在方言中的竞争情况有所区别,这种情况在其他韵摄中较为少见。(3)这种不平衡在上丽片的覃谈韵的层次中也有所表现。具体将另文讨论。我们列出上丽片各点庚二等韵读音如表26。
表26 上丽片梗摄庚二韵读音表
如果以收字最多作为主体层读音的标志,那么,从上表可以看出,庚韵二等主体层读音所属的层次各不相同。对于上丽片而言,庚二等韵层次I、II、III、IV均有可能成为主体层读音,比较而言,层次II较多。可见,各个层次读音竞争情况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如果盲目进行读音比较,容易造成对应错乱的后果。如果把属不同层次的读音强行进行历史比较,其结论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只有同一层次的读音放在一起才能进行历史比较,其结论自然也较为可信。
与上丽片相比,瓯江片和金衢片内部相对较统一,兹不赘述。
第二,南部吴语梗摄三四等没有系统的文白异读,只是个别零星的对立。但瓯江片梗摄三四等韵古牙喉音声母后读ia,对此,张光宇(1990)比较南北方言梗摄三四等的读音时指出,南方方言梗摄三四等一般都有文白异读的现象,白读的主要元音较低,文读的主要元音比较高,而北方话绝大多数没有文白异读,主要元音倾向于高元音。其中讨论吴语梗摄三四等韵的读音时,指出平阳话的前低主要元音只保存在古牙喉音声母后。也就是说,瓯江片的ia与南方的白读平行。李荣(1989:420)也指出“浙江方言中,只有瓯江片乐清等七处‘轻’字读[hia],跟南昌相近。”
李荣(1989)较早关注梗摄字在方言中的读音,在南昌、浏阳、耒阳、梅县、娄底、桃江、邵阳(4)据文中所用材料,南昌、浏阳、耒阳属赣语,梅县是客家话,娄底、桃江、邵阳属湘语。等方言里,大多有成套的文白异读,而吴语温岭话没有文白异读。温岭二等字的韵母和南昌白读的音相近,读的是ã,温岭三四等字的韵母跟南昌文读相近,读的是in。我们转录各点梗摄读音如表27。(5)表中韵母读音以“/”区分文白读,斜线左边为白读,右边为文读。有的白读有声母条件则以“()”标明。浏阳、邵阳方言原文较简单,因此,此两地材料分别据夏剑钦(1983)、鲍厚星(1989)。
表27 赣、客、湘方言梗摄读音表
从表27可以看出,除邵阳、桃江外,南昌、浏阳、耒阳、梅县、娄底等方言梗摄二等韵与三四等韵均有文白异读。而后李荣(1996)通过对东南各省梗摄字元音的研究,指出梗摄分文白读,白读层次较早,文读是受曾梗不分的北方话影响而后起的。
表28 温州、平阳曾梗摄读音表
因此可以说,南部吴语梗摄三四等韵主体层已被曾梗不分的层次IV读音所覆盖,瓯江片的ia不是早期读音的保留,而是后来的音变。
第三,不仅开韵尾会裂化,鼻音尾的主元音也会裂化。高元音裂化是一种极常见的自然音变,在南部吴语止摄、齐韵等均有发生,且会形成读音的对立,让人误以为一种是文白异读(施俊 2014, 2016)。通过上文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鼻音韵尾主元音或是高元音,也会发生裂化音变,包括前裂化和后裂化,有的甚至低化。一般来说,具有鼻音尾的高元音(主元音)较难裂化,与开韵尾的高元音裂化会不同。不过,从语言事实来看,这种裂化确实存在,从温州梗摄四等青韵和曾摄三等蒸韵的读音变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至于与开韵尾的裂化有何区别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