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10-23甘肃省舟曲县藏族中学尚金旺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笔帽能动性教学效果

□甘肃省舟曲县藏族中学 尚金旺

一、运用微型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是学习物理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物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能够充分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较为基础,其中概念性知识内容非常多,所以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较为困难,进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并不感兴趣,为了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微型物理实验开展教学。微型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性特点,能够产生生动的物理现象,进而刺激学生听、看等多种感官,又因微型物理实验具有一定新奇、有趣特点,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在微型物理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材料都是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材料,这种情况下还能拉近学生与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能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二、运用微型物理实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营造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微型物理实验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用到满堂灌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传授学生知识,但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获得更好发展。而微型物理实验具有新奇有趣的特点,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积极主动想要参加进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惯性》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惯性微型物理实验,常规的实验是拨动弹簧片,将支座以及小球之间的金属片弹出,但是小球却没有随着金属片一起弹出,说明小球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惯性。而微型物理实验用到的材料是一条2cm×15cm的纸带、一个笔帽、一把直尺。首先将纸带的一端放在桌子边上,上面压一个笔帽,用手握住笔帽的另一端,运用直尺迅速向下打纸带,使纸带从笔帽之下抽出,而在此过程中笔帽却没有倒下,这就说明了笔帽有惯性。微型物理实验相比常规实验更为简单易懂,并且学生也能参与进来,因此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三、开展自主微型物理实验,保证教学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开展教学时,都是由教师演示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常规实验材料因素以及复杂因素等带来的局限性,不便于所有学生参与进来。而对于微型物理实验来说,其具有简单有趣的特点,不仅取材十分方便,操作十分方便,并且贴近生活,产生的现象十分明显,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这种情况下就能够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充分以及对于实验了解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微型物理实验,进而保证物理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常规实验是手握两张大小同样的纸,让纸自由垂下,并且两张纸之间还要具备一定的距离,然后再向两张纸之间吹气,能够观察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就说明了空气流动速度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而在开展微型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将一张纸折成三棱形,用嘴含住吸管向三棱体中间吹气,这种情况下能够看到三棱体中间凹陷,说明了空气流动速度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微型物理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大大提高了实验有效性。

四、结语

处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物理难度较大,故而导致教师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物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微型物理实验展开教学,微型物理实验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有效降低学生物理学习难度,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促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笔帽能动性教学效果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笔帽上的小孔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笔头和笔帽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笔帽潜水员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