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业行为研究的现状、演进及趋势*
——基于1999年-2018年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0-10-22张艳红邱红军廖康礼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期刊领域研究

张艳红 邱红军 廖康礼,2

(1九江学院理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2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创业行为是创业者从初步的创业认知到实现创业结果过程中所实施的任务和活动的组合。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创业行为贯穿了创业者从初步创业认知、产生创业想法、实施创业行为到实现创业结果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潜在创业者变为真正创业者的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创业行为的介入实现了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及业务范围、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从创业的性质维度上看,创业行为具有可观察性,是创业者经验、技能、思维、智力、意志、情绪等特征的综合体现。对创业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创业者建构一个新的组织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影响环境,同时也能勾勒出一个国家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中国对创业行为的研究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和逐步推进,对创业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但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创业行为的研究还较为分散,处于高度碎片化的态势,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基于此,文章将利用知识图谱的形式,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来(1999-2018年)中国学术界对创业行为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客观分析中国创业行为研究的研究现状、演进路径和发展态势,推动相关研究向更深层次拓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自2005年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MKD)被引入国内以来,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文献知识的研究现状和演进历程中,由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知识可视化图谱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软件之一,有助于在文献分析中学科前沿和科研方向有较为精确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文献分析和提炼学术观点[1]。文章将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创业行为研究状况的梳理主要从时间序列分析、作者合作网络、期刊分布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对近20年来创业行为研究领域的学术作品影响力的分析主要来自于作者共被引、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维度;对创业行为研究的演进路径的分析主要来自时区视图维度;对创业行为研究热点与态势的分析主要来自于关键词的频次、中心性、聚类特征和突现度等维度。

1.2 数据来源

文章所采集的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文献索引(CSSCI)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学术参考价值。由于描述创业行为的词汇较多,经过初步筛选后确定以创业意愿、创业认知、创业倾向、创业动机、创业决策、创业决定、创业行为、创业行动、创业活动、创业绩效、创业效果、创业结果为篇名进行“或含”、“或者”判断方式进行检索,时间段选择1999-2018年,排除新闻报道、访谈、书评、会议通知等学术性较差或者与创业行为研究的文献,并对重复项进行删除后,共收集到有效研究论文562篇,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后,形成文献计量分析的基本数据信息来源。

2 中国创业行为研究的描述性统计

2.1 时间序列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1999-2018年创业行为研究领域的CSSCI期刊论文数量,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关于创业行为的研究论文数量成平稳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以前的年度发文量均较少,其中1999-2002年期间几乎没有相关方向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从2003年开始学术界开始逐渐对创业行为进行关注并逐步展开研究。2009年相对于2008年有一个突发性的增加,2009-2013年期间的增速较为平缓,年均发文量保持在35篇左右。自2014年开始发文量增长较为迅速,年度之间有一定的波动,但年度总量均较高。说明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双创”工作后,学术界对创业行为的关注也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2.2 作者合作情况

对作者合作情况进行知识图谱分析能够较为清晰的展现在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者及其合作情况,在Citespace软件中,节点类型选择“Author”即可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图1),生成的节点数为68,连线数为36,网络密度值为0.0158。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在创业行为的研究上有较为密切的研究合作关系,在该领域保持着比较高的活跃度(5篇及以上)的学者分别是张秀娥、张玉利、杨俊、葛宝山、闫华飞、林嵩、王重鸣、李华晶,这些学者往往与其他学者都保持了比较高频次的学术合作关系。

图1 作者合作分布情况

2.3 研究机构和载文期刊分布情况

通过对研究机构和载文期刊进行统计发现,目前关于创业行为研究保持高活跃度的高校分别是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和浙江大学,其相关领域的发文数量远超其他学术研究机构,另外江苏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发文量也均在10篇或以上,且数量上差距不大。从载文期刊分布情况来看,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科技进步与对策》(45篇),说明该期刊对创业行为方向的研究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另外从期刊的学科类型来看,发文量较多的期刊分布在经济与管理领域和教育领域,而且都是该领域的权威期刊或高质量期刊。

3 创业行为研究文献的特征分析

3.1 作者共引被引情况分析

作者共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测度学科领域学术共同体的方法,如果二位学者的论文同时被另一篇论文引用,则二位学者存在共被引关系,如果出现共被引的次数越多,说明该二位学者的学术“举例”越近。文章在Citespace软件中,节点类型为选择“Cited Author”,阈值设定为(2,2,20)(2,2,20)(2,2,20),Pruning法为“Mini -mum Spanning Tree”,形成的节点数为505,连线数为767,网络密度为0.006,结果如图2。可以发现共被引次数最多的是创业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尚恩(Shane),其被引次数达到了81次,排名靠前的其他学者分别是张玉利(69次)、蔡莉(48次)、朱红根(37次)、Zahra(35次)、杨俊(33次)、Gartner(33次)、Davidsson(29次)、Bird(28次)、Lumpkin(28次)、范巍(26次)、Baron(25次)、Aldrich(25次)。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关于创业行为领域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产生的影响较大,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在创业行为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图2 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3.2 期刊共被引分析

期刊共被引分析(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JCA)主要被用于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期刊在学科中的地位进行确定。如果两种期刊的论文同时被另一期刊引证,则前两种期刊存在共被引关系;如果出现的共被引次数越多,说明二者的学术距离越近。文章在Citespace软件中分析的作者共被引情况,节点类型为选择“cited journal”,阈值设定为(2,2,20)(2,2,20)(2,2,20),pruning法为“mini -mum spanning tree”,形成的节点数为207,连线数为566,网络密度为0.0265,结果如图3,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期刊是创业领域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79篇)。其他排名靠前的期刊分别是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11篇)、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3篇)、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40篇)、《管理世界》(129篇)、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29篇)、《外国经济与管理》(115篇)、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07篇)、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04篇)、journal of management(101篇)、《科学学研究》(88篇)、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69篇)、《南开管理评论》(66篇)、《科技进步与对策》(66篇)、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64篇)、《经济研究》(64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3篇)、《科研管理》(62篇)。由此可以看出,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创业行为领域中的研究非常注重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经济与管理领域的部分权威期刊在创业行为研究领域也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

图3 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

3.3 文献共被引分析

文献共被引分析(reference co-citation analysis,RCA)主要被用于分析某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如果两篇文献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则前两篇文献存在共被引关系;如果出现的共被引次数越多,说明二者的学术“距离”越近。文章在citespace软件中形成作者共被引情况,节点类型为选择“reference”,阈值设定为(2,2,20)(2,2,20)(2,2,20),pruning法为“mini -mum spanning tree”,形成的节点数为209,连线数为211,网络密度为0.0097,结果如图4。目前国内学者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及发文的年度分别为叶映华(2009)、李永强等(2008)、(2007)、(2010)、朱明芬(2010)、罗明忠(2012)、蒋剑勇和郭红东(2012)、陈刚(2015)、阮荣平等(2014)、赵向阳(2012),而农民工返乡创业及大学生创业则为这些学者关注较多的话题。

图4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4 创业行为研究的演进路径分析

可以将国内近20年关于创业行为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6年以前,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创业行为研究的探索期。总体特征是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研究领域比较狭窄。这阶段“创业行为”的突显值较高,表明学术界已经开始注重对创业行为的研究。这一时期在创业行为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学者是张玉利,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企业家的创业行为上,对企业家创业行为进行了调查,论证了企业家创业行为的理性成分,并在蒂蒙斯创业模型的基础上[2],对创业的基本特征及外生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也是国内较早从实证研究角度对创业行为进行分析的文献。

第二阶段是2007-2014年,这一阶段是国内创业行为研究的发展期,总体特征是发文数量逐渐逐年上升,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逐步扩展。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了很大压力,就业工作形势严峻,如何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就业提高并带动经济发展,尽早实现经济复苏成了该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基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学术界对关于创业行为的研究也逐渐集中于创业者、创业活动、创业绩效和创业环境的研究上,其中创业活动的突显值达到了7.3401。对创业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创业者资源禀赋、创业经验、风险感知能力、性格特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对创业活动、创业绩效的研究多集中于创业政策、创业资源、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等因素对创业互动和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创业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创业环境的测度及创业环境与创业行为的关系上。这一时期由于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制造业增长乏力的压力,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因此“返乡创业”“农民工”成为这段时期创业行为研究领域中突显值较高的关键词[3],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影响因素、现实困境、政策扶持、金融支持、政策评估、绩效评价等方面[4]。

第三阶段是2015年以后,这一阶段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行为研究的蓬勃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研究领域更加宽泛,同时与国家宏观政策的结合更加紧密,“创业学习”“小微企业”“知识溢出”“社会资本”和“创业意向”成为这一时期突显值较高的关键词。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序幕,提出要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创业者的范围被进一步扩展,何为创业?如何创业?如何成为一名具有竞争力的创业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创业学习”在这一时期引起了学术界的较多关注,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创业学习的前因、创业学习的结果、创业学习的应用环境等方面;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等创业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扶持,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并在创办、经营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工作,学术界也加强了对“小微企业”的相关研究,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小微企业融资、税收优惠政策、社会网络、创业资源获取、金融扶持、竞争力提升、信用风险等方面。随着对创业行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的研究领域也在进一步拓展,“知识溢出”“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这一时期的突显值较高,相关研究多关注产学研协同中的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创业行为与知识溢出的机理、知识溢出与学术创业的路径、知识溢出与创业决策机制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则多聚焦于创业社会资本的形成于影响机理、社会资本与创业组织选择的关系、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社会资本与家庭创业的关系等方面。创业意愿和创业意向一直是创业行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一时期“创业意向”一词具备较高的突显值,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创业意向的各种因素、创业意向的评价和预测方法、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机制等方面[5]。

通过对中国创业行为研究的演进路径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国内在创业行为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方面充分借鉴了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实证研究逐步被接受、应用并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6],学术研究的规范性进步明显;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场景的本土化研究逐步深入,20年来中国在宏观政策上对创业行为的鼓励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相关研究与现实需求和政策发展联系紧密,体现出了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5 中国创业行为研究的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5.1 中国创业行为研究存在的不足

(1)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创业行为研究理论架构。总体来看,20年来中国在创业行为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纵向上研究论文的数量特别是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多,横向上研究的范围逐步扩大,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增多。但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还存在较大不足,一方面是缺乏原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研究发展脉络。国外对创业行为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着重于对创业行为进行分类和描述,后逐步扩展至对创业行为的性质、差异和演化过程的揭示及创业行为对创业结果的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索创业行为发生之前的前置因素的影响机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信息相关的创业行为上,例如创业信息传递行为、信息交换行为等方面。中国的研究对国外已有成果有较好的借鉴,但目前在利用本土化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独有的理论体系上还有很大欠缺,进20年来中国在创业行为研究的原创性理论构建上几乎还是空白,这也成为中国在创业行为研究领域的努力方向。

(2)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多元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研究方法上,国内早期关于创业行为的研究多以规范研究为主,侧重于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路径的对策研究。随着实证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逐步渗透,近10年来国内关于创业行为研究中实证研究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有泛滥的趋势,很多杂志对论文的遴选过于侧重于数理统计技术,而忽略了研究选题本身的价值。另外,在创业行为领域的研究中,目前还缺少高质量的质性研究方面的论文,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较为欠缺。在研究内容上,国内研究目前有过于追踪热点问题的趋势,对现实问题和相关政策的关注较多,而在对于理论的原创性、多学科的协同性方面则关注不足。

5.2 国内创业行为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已有研究来看,目前中国关于创业行为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加,学术界对创业行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与创业行为的现实实践也日新月异。今后中国创业行为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需要以“跳出创业看创业”的思维格局开展创业行为研究,加强创业行为研究的跨学科协同。创业本身并不局限与某一具体的学科领域,因此关于创业行为的研究将会越来越趋向于“跳出创业看创业”,对创业行为的研究将置于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协同架构下,从多种角度对创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7]。第二,需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范式。近20年来实证研究方法在创业行为研究领域越来越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诸多实证研究的论文在规范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上还存在着欠缺,因此需要在创业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问题意识,注重基础理论支撑,提高实证数据的可靠性,注重数据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前沿性。第三,需要进一步聚焦于本土化的创业行为实践[8]。中国本土化的实践为创业行为的研究提供越来越多的研究素材,从而为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行为研究理论体系提供了具有丰富营养的沃土。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纵深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中国制造的逐步升级换代,中国创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创业、学术创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同时动态完善和优化的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都将对不同群体、不同形式的创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这就需要学术界对创业行为的研究以本土化的创业实践为根基,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创业行为研究的学术城邦。

猜你喜欢

期刊领域研究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2020 IT领域大事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期刊问答
领域·对峙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