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水涵木法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肝肾阴亏型)临床观察*

2020-10-22黄冰林陈俊刘静陈小娟洪亮江西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泪膜干眼症泪液

★ 黄冰林 陈俊* 刘静 陈小娟 洪亮(江西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白内障是常见致盲眼病,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关于白内障的治疗,早在我国唐代的《外台秘要》就有金针拨障手术的记载,术后常可获得较好效果,视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白内障手术中的机械损伤、术后炎症刺激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均易引起眼表损害,出现眼干、畏光、异物感、易疲劳、甚至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导致干眼症发生,严重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满意度及视觉质量的提高[1]。本研究运用滋水涵木法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入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1 周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120 例(120 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60 眼),其中观察组男34 例(34 眼),女26 例(26 眼),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8.50±8.46),对照组男25 例(25 眼),女35 例(35 眼),年龄55~79 岁,平均年龄(70.32±9.64),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治疗前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中相关标准:①主观症状:干燥异物感、刺痛感、眼红、畏光流泪、视物疲劳等(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者);②泪膜稳定性差:泪膜破裂时间(BUT):≤5s;或≤10s;③泪液分泌减少:泪液分泌试验(无表面麻醉)(SIT):≤lOmm/5min 为阳性;<5mm/5min 为强阳性;④角结膜荧光染色阳性;具有①+②(≤5s)或①+③<5mm/5min以及①+②(5s

(2)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2002 版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肝肾阴亏型:临床表现为眼干、眼涩、畏光、异物感、易疲劳,伴失眠、健忘、多梦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3)干眼症候积分量化标准

参照2002 版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候分级量化标准,制定干眼症候积分量化表(见表1),可分轻(+)、中(++)、重(+++)3 级。

表1 干眼症候积分量化标准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聚乙二醇眼药水(爱尔康公司,注册证号:H20160105)点眼,每日四次,30 天为1 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滋水涵木法治疗,中药组成:枸杞子15 g,菊花10 g,决明子15 g,生地15 g,沙参15 g,麦冬15 g,山茱萸10 g,山药12 g,茯苓10 g,泽泻6 g,丹皮10 g,水煎,取汁300 ml,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针刺选穴:承泣、丝竹空、睛明、四白、攒竹(手法:平补平泻);配伍双侧光明、三阴交、太冲、太溪(手法:泻法为主),每天1 次,每次留针30 min。30 天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指标:①临床症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眼部症状积分(见干眼症候积分量化标准表);②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分值及临床疗效相关数值。

1.5 疗效标准 参照2002 版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显效(原症状明显改善):①证候积分减少>70 %;②角膜染色消失;③泪液分泌测定多次>10 mm/5 min;有效(原症状有所好转):①70 %≥证候积分减少>40 %;②泪液分泌测定分泌量有明显增加;无效(原症状无明显改善):①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40 %;②泪液分泌量增加不明显;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 分析,所用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降低、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泪膜破例时间延长、角膜荧光素染色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 %和78.3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当前超声乳化技术是治疗各种类型白内障的最主要治疗措施,因其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而广为推崇。虽然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及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减少,但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现象越来越受到眼科同道的重视[3-4],术后干眼症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亦是导致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原因主要有:术中创伤、术后炎症反应、药物毒副作用、全身代谢性疾病、老年患者球结膜松弛、激素水平紊乱等[5-6],目前西医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是参照普通干眼症诊疗方案执行,主要以人工泪液为替代疗法达到改善眼部症状目的,属对症治疗,用药周期长,疗效不确切,且大多数人工泪液均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又会加重眼表损害。

干眼症在中医学中属于“燥症”“神水将枯”“白涩症”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津亏,目失濡养。《证治准绳·七窍门》云:“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最不好识,虽形于言不能妙其状。乃火郁蒸膏泽,故精液不清,而珠不莹润,汁将内竭。虽有淫泪盈珠,亦不润泽。”中医认为:认为本病以老年患者居多,而老年性患者又以肝肾不足多见,干眼症虽是眼表疾病,但与全身情况密切相关[7],《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在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即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母病及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因此本病肝与肾关系密切,肝肾阴亏为其主要病机,故应以滋肾养肝、滋补肝肾为治疗大法,以滋养肾阴达养肝阴之法,亦称滋水涵木法,以治其本。

滋水涵木法是以杞菊地黄汤为基础方并联合针刺治疗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方中生地黄味甘,主入肾经,善于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味酸性温,主入肝经,滋补肝肾,秘涩精气;山药甘平入脾经,健脾涩精固肾;肾为水脏,肾气不足常致水浊内停,故以泽泻清利湿浊;枸杞子甘平质润,入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味辛,微寒,善清利头目,平肝明目;沙参、麦冬滋阴生津;诸药合用以滋补肾肝、养阴生津润目。针刺治疗以采用眼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眼周取穴能够直达病所,疏通局部气血,通过直接刺激泪腺主动分泌泪液的作用,提高泪膜的稳定性,促进患者自觉症状快速缓解[8-10];远端配伍三阴交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肾藏精,肝藏血,脾统血,针刺取补法以达补益肝肾之功;太溪为肾经原穴,补肾养阴;太冲为肝经原穴,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原络配穴可调理肝胆经气,共凑滋阴养肝明目之功效。诸穴合用以疏经通络,滋阴养血,调理肝肾脏腑功能,使眼不断得到经络输送的气血、津液濡润,维持眼表正常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滋水涵木法治疗肝肾阴亏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显著,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泪液分泌量增多、泪膜破例时间延长、角膜荧光素染色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有效缓解干眼症状和恢复眼表泪液的动态平衡,改善视觉质量;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滋水涵木法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肝肾阴亏型)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泪膜干眼症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药膳调理干眼症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