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学视域下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2020-10-22王世强盛祥梅
肖 刚,王世强,盛祥梅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
根据2004年至2014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相关内容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问题表现为:肥胖率和超重率持续上升、身体素质下降、以及近视不良等[1],而青少年体质健康出现的以上问题与缺乏体力活动有着密切关系。2018年《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用10项指标评级49个国家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该报告内容显示当前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仍存在总体水平偏低、静坐式生活方式增加的现象,而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总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因此,分析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是制定干预措施的重要前提。《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3]。通过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动员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
国外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研究关注较早,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在政策出台和措施干预上普遍给予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国内学者们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对体力活动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而结合社会生态学理论应用到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实践中是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对当前国内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试图结合社会生态学模型从个体、人际支持、学校、社区、政策等5个层面探讨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探寻科学有效的体力活动干预策略,为我国进一步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概述及应用
1.1 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概述
社会生态学是一门从多个层面分析和干预事物的理论学科,最初起源于心理学领域,1979年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Bronfenbrenner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发展与周围所处环境紧密相关,随后将生态环境划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4个环境部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提出个体与外界环境发展的生态学模型[4]。1988年Mcleroy对理论模型进行补充和完善,将社会生态学模型修订为一个动态式的嵌套结构,将其划分为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组织层面、社区层面、政策层面5个部分,Mcleroy的社会生态学健康行为模型能够清晰的从多个层面分析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5]。1992年Stokols提出健康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型,确立了核心遐想,即个体的行为会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多个层面产生影响,改变人类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多个层面的共同干预,进一步支撑社会生态模型的发展[6]。2000年Emoons讲解并补充了上游社会结构(组织结构、制度、政策等)对下游个人健康行为产生的影响,对健康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进行更加深度的改进。
1.2 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社会生态学理论应用十分宽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体育、社会学等领域[7-9],而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一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常见,包括健康教育、健康行为、健康食品、等方面研究[10-13]。现阶段,社会生态学理论广泛的应用于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的研究中,主要探讨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如Welk等基于社会生态理论框架结合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心里和行为特点,初步建立了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模型[14]。Sallis在Mcleroy和Stokols的理论基础上,将社会生态学模型应用到体力活动干预的实践中,并得出结论: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受到多水平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5]。国内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用来分析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们的关注[16-17]。
2 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
依照社会生态学理论,从个人层面、人际层面、组织层面、社区层面、政治层面由内到外5个不同层面分析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生态因素,各层面间都有各自重要、关键的影响因素,并相互作用于体力活动参与。
2.1 个人层面
体力活动的促进主要在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方面展开研究,主体在自我行为控制上起着关键作用,国内外学者将这些因素概括为自我效能、障碍感知、认知能力、乐趣、态度、信念等不同维度。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为达到预期结果而采取的特定行动的能力,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自我效能感的属性包括个人的认知与知觉、自我评估过程、相关动作、选择体育活动的能力、动态状态与二维性质[18]。大量研究证实,自我效能会对个体的运动健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Ardestani等以15至16岁的400名少女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抽样调查,探讨影响青春期女孩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克服障碍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感是青春期女生体力活动的最佳预测指标[19]。还有学者提出将自我效能感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相结合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享受体力活动产生重要影响[20]。Lee等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结构模型,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总体最大[21]。
目前,许多青少年对体力活动存在障碍感知,主要包括缺乏能量、技能和意志力、社会支持、时间、害怕受伤等障碍。Jodkowska等以2 300名13~16岁的学生为对象,结合多元回归分析检验障碍感知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于女孩而言,缺乏技能是体力活动障碍的最强预测因子,而男生则是缺乏时间[22]。另一项研究则通过匿名调查的方式,探讨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对体力活动的认知障碍,结果发现,超重青少年最常见的障碍为缺乏能量、技能和意志力,从而间接影响到体力活动的参与[23]。Dias等以1 409名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计算泊松回归模型中的患病率(PR),来分析闲暇时间的身体不活动与障碍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女孩因为懒惰而不参与体力活动,而男生则是更愿意做其他事情,而他们共同的障碍是缺乏朋友的陪伴[24]。因此,感知障碍是影响个体内在心里参与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
此外,青少年体力活动还受到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认知能力是成功完成特定活动所出现的心里,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在体力活动的参与时间上具有显著作用。有学者指出,青春期的体力活动与成年前的认知能力有关[25]。在中等水平上进行体力活动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更高的认知能力。此外,乐趣、态度、信念等心理因素同样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产生积极影响[26-29]。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在青少年自我效能方面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的重视,但只关注某个方面的变量,覆盖多个方面维度的研究尚显不足。
2.2 人际层面
在人际层面,社会支持是反映人际层面的一个重要维度,是目前相关研究最为完善的因素,是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最为关键的生态因素之一。个人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人、朋友、同伴、教师的支持。
在青春期时期,父母参与并观察孩子们活动对行为上具有显著作用[30]。任何形式家庭支持对青少年参与各项活动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包括家庭的结构、父母的价值观念、文化水平、家庭的收入和工作情况等会对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朋友是除父母之外与个体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人群,而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处在学校环境中,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朋友和同伴对其影响最大,处在青春期更加需要得到他人的鼓励、支持与肯定,因此朋友的言行举止在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
Lau等以22 909名9~12年级的学生为对象,通过线性混合模型来研究父母及朋友对孩子体力活动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鼓励和同伴数量对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力活动具有纵向影响,父母的支持和同伴数量增加,则体力活动的水平则增加,反之则减少[31]。Gill等对4 773名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使得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增加,但由于性别,种族,语言对社会支持的看法出现了差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的关键因素[32]。张证指出,父母的学历层次与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水平成正相关[33]。Christofaro等调查父母当前和过去的体育锻炼行为与孩子体力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从事体力活动与青少年参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密切相关[34]。
教师作为国家健康战略部署的执行者,与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息息相关。尤其是体育教师,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体育课堂或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向学生教授健康的生活知识,让学生参与到体力活动中。Trigueros等以604位中学生为对象,调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所表现的动机、尴尬和意图,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性支持与学生参与体力活动的意图成正相关[35]。Koka等通过结构式方程模型来分析教师的控制行为对学生闲暇时间体力活动的参与,研究发现,教师的控制行为,会让学生在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减少,相反自主支持则会有效增加,对未来青少年在闲暇时间体力活动的参与制定良好的干预措施[36]。
通过以上研究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对来自家人、朋友、同伴和教师的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较多,但仅从3个维度来进行探讨是不够的,学者在亲戚或知名人物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不同接触人群的支持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3 组织层面
青少年处在学龄时期,而学校被认定为“通过体力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最合理的环境”[37]。学校的环境和氛围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技能的机会,还能为学生创造从事体力活动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较多,并分析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主要因素为领导的重视程度、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条件与建成环境等。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的重要聚集地,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李勇俊等查找国外学校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相关文献,总结当前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校场地设施数量、教师的临场组织、体育课的设置、课外体力活动的组织、以及在学校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要素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青少年日常中高强度体力活动[38]。银小芹针对学校层面探讨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下降的因素发现,体育教育的投入不足、体育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教育目标的偏差是影响学生体力活动的主要原因[39]。还有学者研究证实,学校存在4类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竞技体育运动、大课间休息、教室内短时活动、体育课,分别对学生从事体力活动产生重要影响[40]。Morton等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主要因素为学校的设施、空间、设备以及当地学校的相关健康政策[41]。当前,学校建成环境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热点,它主要包括校内的建筑环境、场地设施的用途、食品环境以及校外周围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等相关要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42]。
从上述研究看出,当前学者针对学校影响青少年个体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多,对其他组织机构研究比较缺乏。青少年处在学龄阶段而学校作为组织层面的重要维度,但其他组织机构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监督和干预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应开展进一步深化研究。
2.4 社区层面
社区层面主要针对社区环境而言,它主要包含社区建成环境和服务来影响和干预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社区对个体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各机构团体的协作关系及社区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社区服务和建成环境都是机构团体间协作关系的某种表现形式。社区环境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仅次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今后将成为学者们所研究的热点话题。
社区建成环境的设计是居民体力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优质的建成环境会带来积极影响,国内外学者通过社区建成环境的适用性、美学性、便利性、安全性多角度分析发现与个体的体力活动存在重要关联。秦真真以4 401名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社区内或附近的人行道与自行车隔离车道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具有促进作用[43]。Mitchel等也指出,社区内公园的空间规模和多用途路径会影响到体力活动的参与[44]。另外,在安全性较高和绿化环境较好的社区同样与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水平直接相关[45-46]。
社区服务主要以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存在的一种形式,社区的服务程度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会产生间接影响。针对社区内青少年体力活动而言,苏晓红等发现,社区体育资源是居民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而社区组织的竞赛活动、社区锻炼的群体数量、体育的文化宣传力度以及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都将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程度[13]。Durand等研究发现,社区内友好社交互动的情境下不仅能改变父母的观念还能间接地影响孩子们的体力活动[47]。Suminski等研究发现,高收入和低收入的社区与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存在显著关系,低收社区体力活动的资金来自政府收入或捐赠,而高收入社区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机会大部分来自营利性企业收入,因此,社区资金来源驱动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类型和便利性起到关键作用[48]。此外,社区内外娱乐场所设施、房屋建设类型、也将影响到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社区层面上,学者们主要针对社区的建成环境和服务两个维度来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展开研究。当前社区环境的涉及范围广,而当前的大多数研究只是小范围的样本,在信度上还有待鉴定,而环境是难以控制和衡量的变量,未来将扩大样本量和范围来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5 政策层面
政策层面处在社会生态理论的最外层,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最为广泛。政府通过颁布有关体力活动的政策、法律、以及相关的规定从宏观的角度去监督和干预青少年的健康,在政策的倡导和呼吁下,逐步向近端水平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实施。面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缺乏,许多国家相继制定和推行了相关的政策,覆盖学校体育教育、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教育、社区支持、交通运输、和大众媒介等多个领域的范畴[15]。可见,政策是改变青少年体力活动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教育政策已成为学者们所研究的重点,而学校是实施政策的实践场所,对于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Thornton等调查青少年课后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研究发现,学校在监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和提供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政策和计划,有利于青少年实现体力活动的目的[49]。还有学者指出面对全球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以及一些慢性疾病上升,认为学校是实行相关政策是最为理想的场所,学校应从体育教育和锻炼的安全性上、课外体育活动、教师队伍、体育设施充足性、往返学校交通、以及社区宣传等方面进行政策的完善来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效果[50]。在我国也相继提出相关政策来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政策的导向,在学生时期更加注重文化学习的培养,相对缺乏进行体力活动的时间,从间接上养成久坐行为。
当前基于政策远端层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大多数涉及教育政策的考量,而社会、经济、文化、医疗需进一步扩展,未来在多方位领域的协调下调整影响不同类型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政策法规,并运用到家庭、社区、学校环境等实际中去。
2.6 各层次间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
社会生态学具有开放性原理,因而不同层次间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于个体。从以上各层次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学者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某个维度或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多层次、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比较缺乏。为此,社会生态模型理论用来分析和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难以得到系统的检验。
目前,一些学者尝试探讨各层间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方式。Loh等通过探讨青少年校外体力活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建筑环境特征与社会支持对体力活动具有交互作用,通过人际支持来提高对建成环境利用率,从而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产生影响[51]。Hamilton等也指出,朋友的支持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较低的青少年在得到朋友的支持下,从行动上提高了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52]。
综上所述,社会生态理论各层面间的因素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外层深入到内层,通过远端的政策层面向近端的人际层、组织层、社区层等进行开展和实施,最后对个体层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社会生态理论视域下青少年体力活动策略分析
社会生态理论指出,个体在从事体力活动时来自社会及物理环境的交互作用来改变个体行为的变化,而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关注较多,但只针对单个层面的干预实践难以保证实效性,应考虑不同层面因素的干预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可在空间上更为广泛,在干预效果上更加显著。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体力活动综合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体力活动[53]。
表1 基于体力活动社会生态理论的干预策略概括[3]
在个人层面,应加强运动健康知识教育和动作能力的发展,提升运动技能和方式,让青少年在实际运动项目中展现自己,消除障碍,增强趣味性,从运动中获得愉悦感[54]。
在人际层面,依托个体关系密切人群列入干预计划中,在家人、朋友、教师、同伴等具有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社会支持者进行综合教育培训,包括相关技能与知识,并通过多种方式来降低体力活动的不足,养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在组织层面,对不同区域的学校环境进行不断优化和改善。从理论角度出发,确立锻炼目标,形成相应的校内健康规章制度和身体活动行为规范。在管理层面,加强学生的安全监督与保障。在实践方面,着重从师资队伍、场地设施条件、课内外体育活动入手,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有学者研究发现,基于校园环境的超重肥胖干预,有助于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也对今后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体质健康、预防超重肥胖具有重要意义[55]。
在社区层面,整合社区现有的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体育设施条件、举办体育活动、加强安全保障、优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服务等干预策略。在策略的实施上由相关组织与社会团体间相互协作共同来完成,促成干预的设计。Harris证实,基于社区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干预在间接上能有效改善公众健康,提高身体活动的参与[56],这也为今后青少年在社区内体力活动的提升策略上提供了新的依据。
在政府层面,主要由政策法规的修订、各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以及相关组织者对政策的宣传力度等干预策略。政策作为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最远端水平,但其影响力对个体行为改变最大,应加大体力活动政策法规的传播性,并依据政策法规对相关涉及层面进行调整和改善。
通过社会生态学理论5个层次的干预设计对青少年体力活动能产生有效的行为结果,但实践中受实验规模和相关因素的限制,在全面干预实验上很难实施。随着当前的进一步研究,干预实验的设计在实践操作中至少针对两个以上层面因素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因此,构建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多方合作的联合干预模式是减少青少年的久坐行为,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的重要举措。
4 结束语
社会生态理论应用于体力活动的研究在国内外相当缺乏,该理论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概述,但多数只停留在理论基础研究上,而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在政策层、社区层等远端层的实践干预需要大量的权力支持和资金支持,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上比较困难。另外针对不同类型青少年人群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设计关注较少,这也使得模型在有效性上很难得到系统的检验。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只关注社会生态模型中近端层的维度和变量,但涵盖多个层面的不同维度和变量研究较少。
随着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对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发展的研究上,依然需要研究者们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未来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领域,对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应用到体力活动干预中的前景广阔,这将需要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介入,包括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在实践方面,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人士落实相应工作。通过模型中各层次的相互配合,对青少年体力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干预设计,特别是干预策略的实验检验,在未来将创造出有利于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的社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