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
2020-10-22张丽
张 丽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组织[1]。目前病因尚未明确,较为公认的发病因素有物理因素、病毒因素、化学因素等,如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一型、x射线,γ线、长期接触苯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等。目前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绝大部分化疗药物需要经静脉输入,会引起静脉炎等并发症,并且化疗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从而使患者引起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集速化护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某一问题制定出具有循证支持的护理策略[2]。故本研究主要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常规组男16例,女14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在(43.1±1.3)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在(46.5±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成立集束化管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2名护士。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安排护士进行全面培训,以规范操作流程,确定责任护士工作细节,并落实到位。②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情进行观察,并评估其病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案。③告知患者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加强对导管固定的管理措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导管维护、穿刺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性处理措施。④护理期间要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导管维护前30min进行室内消毒;在消毒穿刺部位是,需要将棉球拧干,以防出现化学性损害;在选用胶布及敷料,应采用无张力粘贴,以防损害局部皮肤。为防止导管位移,还应注意导管的摆放,以防出现导管损伤皮肤的现象。⑤在每次输液前,要仔细观察穿刺部位、导管通畅的情况,并观察有无出血现象。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⑥要加强局部皮肤的清洁工作,每天至少一次对皮肤进行清洁,保持干燥,同时还要避免患者自行挠抓,以防皮肤黏膜受到损伤。⑦叮嘱患者进餐前后、睡前、晨起时使用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的清洁,按医嘱进行漱口或含漱。在进食时,严禁使用损伤口腔黏膜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护理后满意度评价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9-70分为满意;69-6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并发症包括:感染、静脉炎、静脉血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计量资料(x2)进行对比,用%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评价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评价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8;P=0.011<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体满意度96.67%,其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6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常规组护理总体满意度86.67%,其中非常满意16例、满意4例、一般6例、不满意4例。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8;P=0.011<0.05)。其中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静脉炎0例、静脉血栓0例,并发症率3.33%;常规组发生感染2例、静脉炎1例、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率13.33%。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由于癌细胞可广泛侵润肝、脾等脏器,导致其功能衰竭,长期反复的化疗会损害患者的消化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现象;另外,由于骨髓移植导致牙龈的肿胀、出血、溃疡、等情况,还有可能会损伤鼻腔黏膜,出现鼻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发生喉头水肿,甚至导致窒息的发生[3]。
集束化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护理服务。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调整,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