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卧式踏车训练在促进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2020-10-22岳孟婷古晨玉张子营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卧式活动度肌力

岳孟婷,古晨玉,张子营

(郑州市骨科医院骨肿瘤骨病一科,河南郑州 450000)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及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骨肿瘤易发生于股骨远端,最常见于青少年,主要治疗手段是切除肿瘤组织,但是手术对膝关节会产生巨大影响,影响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和膝关节功能[2-3]。因此,临床上常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4]。传统的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是在术后6~8 h麻醉药物消退后进行电流刺激、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的康复锻炼。但是,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均由人工进行操作,其活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存在活动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卧式踏车是通过机械方式加强患者运动,已经应用于健身房等训练下肢肌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卧式踏车训练应用于临床康复锻炼值得研究,故本文研究卧式踏车在促进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患者年龄15~25岁,平均年龄(18.0±5.0)岁;骨肿瘤类型为巨细胞瘤8例,骨肉瘤29例,尤文肉瘤6例。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14例;年龄16~24岁,平均年龄(18.1±5.0)岁;骨肿瘤类型巨细胞瘤7例,骨肉瘤28例,尤文肉瘤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经病理检查为骨肿瘤,位置位于股骨远端,并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5]。(2)治疗时下肢完整。(3)患者认知及意识清楚,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合并除骨肿瘤的其他部位肿瘤患者;(2)曾行截肢手术的患者;(3)曾行心脏手术的患者;(4)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5)脱落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方法,术后使用电脑中频治疗仪电流刺激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调节电流直至肌肉收缩,然后稳定电流,持续刺激20 min/次,1次/d。术后6~8 h对膝关节周围组织进行按摩,由患者家属完成,20 min/次,按摩推拿力度以患者能忍受的疼痛为限。按摩后开始进行主动及被动锻炼。被动运动是在患者家属帮助下将患肢直腿抬高,由患者家属对患者患肢行屈伸运动,每次运动均达到最大的屈伸程度,在最大屈或伸时保持5 s,以患者能忍受的疼痛为限,1次/d,30 min/次,直至患者屈伸角度可以达到>90度为止。主动康复训练主要是患者自己加强脚踝运动达到间接运动膝关节的目的。患者平卧于床上并贴紧于床,将肌肉紧绷,然后开始进行脚踝屈伸运动,将脚尖缓慢向近心端绷紧,然后再远离近心端,持续运动20 min/次。抗拒性的患者由家属辅助进行运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恢复基础上增加卧式踏车,设备为德国Sana cardio 150L 20~800瓦,转速30~130转/min,根据患者关节及肌肉的功能设定运动时间,每次主动训练均设定30 min,阻力根据患者活动情况进行调节。所有运动均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力、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度。肌力分级,0级:患者完全瘫痪,骨骼肌无收缩,无肌力。1级:患者肌肉有收缩,但是不能运动。2级:患者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是不能离开床面。3级:患肢可以离开床面,但是不能对抗阻力。4级:患者不能完全对抗阻力。5级:患者正常肌力。1-3级表示患者肌力差,4级表示良,5级表示优。优良率=[(4级例数+5级例数)÷总例数]×100 %。利用量角器对患者膝关节治疗前、治疗后的活动度进行测量,测出的角度为被动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数据为主动活动度。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肌力比较 治疗后所有患者肌力均>3级,观察组患者的肌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5.250,P=0.02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力比较(n, %)

2.2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动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2.3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被动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

3 讨论

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高,手术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6]。由于大部分肿瘤常位于股骨远端,手术切除后对膝关节产生严重影响。为保证患者下肢活动功能,手术后常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置换后的膝关节对患者机体来说是人工假体,想要灵活应用,手术后必须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7]。传统术后康复锻炼是依靠患者自身活动及家属辅助活动,锻炼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卧式踏车是针对患者个体,利用物理原理加强患者锻炼,可以增大患者运动强度,减少患者由于疼痛活动不到位的情况。

在患者主动及被动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卧式踏车加大锻炼力度,增加活动范围。针对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有效锻炼,增加肌肉的初长度,如股四头肌及腘绳肌,可有效提高肌力。术后早期进行有效锻炼可以减少术后组织粘连,促进局部感觉恢复,减少后期锻炼由于疼痛引起的运动局限,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肌肉及神经恢复。

肌力是评价患者活动的指标,肌力越大说明患者肌肉活动的力度越大,对患者越有帮助[8]。本次研究中,治疗后所有患者肌力均>3级,观察组肌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传统康复锻炼及卧式踏车均可以恢复患者肌力,且传统康复锻炼联合卧式踏车康复锻炼,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肌力。传统康复锻炼使用电流刺激,使局部肌肉及神经恢复电传导,有利于肌力恢复。家属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按摩,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行膝关节伸曲运动和患者进行的主动脚踝运动,均具有活动膝关节的作用。在传统康复锻炼基础上早期使用卧式踏车可进一步加强患者活动范围,减少由于术后疼痛引起的锻炼局限。使肌肉纤维收缩力度加大,提升肌肉的初长度,更好地刺激了支配肌肉的神经系统,使肌力提升。

主动活动度及被动活动度均是评价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患者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的范围越大,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对患者越有利。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被动活动度均增大,且观察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及主动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说明统康复锻炼联合卧式踏车康复锻炼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卧式踏车根据患者可以活动的范围进行运动时间及强度的设定,保证运动强度达到患者可以承受的极限。使患者术后在不损伤膝关节的运动强度下进行有效锻炼,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早期应用卧式踏车,可以预防组织粘连,减少后期锻炼的疼痛感,为后期锻炼提供条件,进一步提升锻炼效果,更好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卧式踏车通过加大运动强度,改善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肌力,提高其主、被动活动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卧式活动度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卧式异步电机轴系支撑载荷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卧式37kW-2极异步电机槽特性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某中大型SUV摆臂卧式连接支撑优化设计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