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22汪亚男厉美芸顾艳荭
汪亚男,厉美芸*,顾艳荭
(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上海 200240;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240)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护理基础操作之一,在呼吸系统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组于2019年对我院护士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循证实践进行基线审查,结果显示,护士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调查我院临床护士循证和氧气驱动雾化知识态度,了解护士循证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知识掌握现状,旨在为针对性制定循证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的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本研究者;②非注册护士,包括规培和进修人员等。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科室、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
(2)汉化版循证实践知信行问卷:杨如美对该问卷进行翻译、修订,形成3个维度(循证知识、信念及行为),共25个条目。问卷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相应的水平越好。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4,内容效度为0.83[1]。
(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知识调查问卷:由研究小组自行设计,经专家函询后,形成最终版问卷,共20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827,重测信度为0.915。将问卷得分划分为良(>85分)、中(60~85分)、差(<60分)三个等级度。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在线调查软件平台,被调查者通过手机或电脑打开问卷链接即可完成问卷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采用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年龄在21~54岁,平均年龄32.14±8.32岁;女性293名(96.7%),男性10名(3.3%);工作能级以N1和N2为主,分别为103名(34.0%)和112名(37.0%);最高学历专科144名(47.5%)、本科158名(52.1%);初级职称253名(83.5%);工作年限在1~46年,平均工作年限10.84±9.42年。
2.2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总得分为31~175分,平均得分105.49±30.83分;各条目平均得分为4.22±1.23分。对护理专业所持态度、是否知道循证护理及是否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是是循证实践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
2.3 临床护士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知识问卷得分为91.74±10.86分,良好201例(65.5%),中等99例(32.2%),差3例(1.0%)。对护理专业所持态度及是否需要参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相关培训是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总得分及3个维度的得分与国内某三级甲等医院相持平[1],但高于社区医院[2]。工作年限越长,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越低,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最低,分析可能原因是我国早期护理人才培养以中专、大专为主,工作年限越长的护士第一学历普遍偏低,护理科研接触较少,因此循证护理实践水平不佳[3]。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全院临床护士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知识问卷得分为91.74±10.86分,良好率达65.5%,表明亟需对临床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实践技能。
对护理专业所持态度、对循证护理的了解程度及是否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是临床护士循证实践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本课题组将研究结果结合已构建的循证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实践方案,对临床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实践能力,将循证实践模式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