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20-10-22
作为长江以北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天津自贸区”)于2015年4月21日正式运行,其包含天津机场片区、天津港东疆片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三个片区,三区均在滨海新区辖区范围内,产业相互支撑形成功能互补。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天津自贸区健康发展与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规划与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天津自贸区设立至今已有五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0版方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2.0版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深改方案》)中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天津自贸区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达66166户,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2.22万亿元。2019年,自贸区用占天津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0%的GDP,1/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3的中方对外投资额,46%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一般预算收入的将近10%,成为促进全市特别是滨海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深改方案》实施率达96%,已有432项制度创新措施先行先试,在贸易、投资、金融、通关和政府服务等方面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进行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由“浅水区”改革走向对照国际最高标准规则的“深水区”改革。
2.产业规划
天津自贸区三大片区功能定位各异,其产业发展规划与基本布局是:东疆保税港区主要着眼于航运、物流和仓储等功能;空港保税区是先进制造业生产与研发、航空物流与金融创新为主;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则侧重金融、贸易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1]。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三个区域发挥各自优势,逐渐形成了三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
3.发展现状
(1)东疆港片区。天津港东疆片区正向第四代航运中心转型,功能上既注重纵向整合,也重视横向拓展。目前东疆港片区有三大主导产业:
一是航运物流。东疆港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国际船舶登记的船籍港,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关于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方案》,确定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功能区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目前港区航运物流载体完备,仓储硬件设施完善,拥有多个10万吨级保税集装箱泊位和散货泊位,以及客轮泊位和海铁换装中心。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353万标箱,货物吞吐量4806万吨。
二是国际贸易。以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东疆保税港区不断扩大开放,努力聚合全球资源,推进采购分拨配送、保税展示交易、贸易便利化和融资创新服务四大平台建设,实现创新型贸易模式在东疆聚集,如跨境电商、保税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海运快件、平行进口汽车和境内外保税维修等。利用自身优势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面向国际的通道,促进了外向型产业发展。
三是融资租赁。天津自贸区是国家批准的租赁创新示范区,融资租赁产业在东疆片区一直是领先全国发展的优势产业。目前租赁标的物涉及飞机、船舶、海工平台和新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通过东疆平台完成的海工平台、飞机和船舶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总业务量的80%,成为业界公认的“东疆模式”,持续引领着我国租赁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2)机场片区。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包含综合保税区和空港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内初步形成航空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
一是航空产业。以空客总装线、中航直升机为龙头,以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带动飞机零部件生产及相关研发、销售、维修、物流和金融租赁等行业发展。众多国际知名航空企业进驻,涉及研发设计、零部件配套、部件制造、飞机组装、航空维修、航空培训和航空物流等领域,初步形成总装、配件、维修和融资租赁等航空全产业链。航空物流、临港物流产业群也在起步发展。
二是装备制造业。以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力装备、工程机械和专用设备为主。目前已聚集了美国卡特彼勒、GE医疗、阿尔斯通水电、意大利扎努西、英国久益环球、柳工机械和特变电工等国内外知名精密机械制造企业。今后空港片区将形成以关键核心零部件为基础、高端成套装备为主体、新兴装备产业为引领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三是现代服务业。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新型金融、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为主。空港片区已形成国际货物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和国际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拥有汽车、稀有金属、矿产品、煤炭、石油和化工材料等10多个世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新兴金融业、服务外包业、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和现代商业构成空港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图景。
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电子通信产业链核心环节,汇聚国内外众多龙头项目,生产能级迅速提升,实现集约式发展。今后重点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做大做强集成电路、物联网产业,培育和拓展通信设备及智能终端、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重点领域。
(3)中心商务区。金融业是中心商务区的支柱产业,与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新信息技术、文化传媒创意与教育产业一起成为中心商务区的主导产业。
一是新金融产业。于家堡金融区聚焦发展总部经济和创新型金融产业,已聚集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租赁、基金、保理、交易市场和资产管理等金融细分业态,商业保理业务规模占全国的15%。继上海、海南之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自由贸易(FT)账户上线,成为第三个上线FT账户体系的区域[2]。实现跨境投资、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融资、跨境发债以及跨境外币资金池五项跨境金融便利化,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是总部经济。着力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国性大企业区域总部、市属企业集团等一批功能性机构和行业领先企业集聚[3]。紧密围绕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建设京津冀总部集聚区,依托商务区各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承接首都央企、民企和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总部落户。
三是跨境电商。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致力打造符合区域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体系。平台以发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为核心,提供保税进口、海外直邮、海外仓储、海外清关以及跨境清关等服务。强化重运营、轻仓储的发展思路,制定产业促进政策,推进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4]。
四是新信息技术。大力引进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物联网、人工智能、节能降耗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支持的研发机构和设备制造企业。加快打造培育一批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高成长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吸引大量企业用户聚集,逐步在商务区形成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五是文化创意和教育产业。重点推进文化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基地建设,打造涵盖创意、制作、营销、版权交易以及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条。教育产业也不断发展,吸引世界顶尖学府落户,与国内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动教育产业发展。
面临的问题
1.航运与航运服务业发展较慢,港口航运功能有待提升
航运业发展受国外航运市场以及国内腹地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难以掌控,发展不稳定。东疆港片区没有位于国际主航道上,转口贸易的发展先天不足,唯有拓展腹地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铁水联运比较缺乏,在吞吐量尤其是标箱上还要进一步升级。港口便利化、信息化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此外,航运服务业发展迟缓。虽然东疆港片区制定了航运仓储、船舶登记、航运金融、外汇管理、国际贸易、文化创意和旅游等改革创新目标,除融资租赁与借用外债外,其他领域进展不大,没有充分发挥创新支点的作用。
2.海关监管模式有待完善,检验检疫制度还需创新
东疆港片区的贸易便利化包括海关监管区与非监管区、跨境商品检验检疫协调、海关监管技术手段提升等方面。协调处理监管与非监管区的监管,协调中蒙俄集装箱跨境运输检验检疫的互相认定,提高通关效率对于东疆港航运仓储业为主的产业群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自贸区以便利化为核心的通关制度基本形成,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总体通关效率仍低于上海等其它自贸试验区,通关速度还需提升。当前海关与检验检疫制度的创新也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既有法律瓶颈的制约,还有自贸区创新发展整体性与口岸单位制度创新的规制不协调。海关制度创新本身就具有一定挑战,海关希望实现安全高效监管,而企业往往期望持续宽松监管,两者之间矛盾如何协调,考验各方智慧。
3.航空货运网络覆盖范围有待扩展,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存在阻碍
近年来空港片区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业务,不断引进货机运力,建设以空港为枢纽的物流通道,力争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目前与天津机场实现货运通航的城市有121个,其中国内有93个,国际和地区城市有28个,但受货运航线网络覆盖范围小的影响,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存在阻碍。基地航空公司实力弱、本地航空货源外流现象严重、信息协调能力差等因素制约导致航空产业发展趋缓。由于天津机场货运定期航线少,货运航线网络密度较为稀疏,导致天津本地航空货源,约有70%的货量流入北京或经北京中转。缺少实力强大的基地航空公司,货运外流趋势难以逆转已成为航空物流发展的最大障碍。
4.本土培育企业较少,不利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
自贸区对外投资依赖度较高,投资商多是发展成熟的跨国公司或行业龙头,投资到自贸区的项目大多只是企业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而且多为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业项目,核心的结算业务等大多放在国外总部。此外,跨国公司对区域的忠诚度较低,当有其他区域给出更好的政策时,这些企业就会将利润转出,造成区域税源流出,区域税收难以持续稳定,而且还需花费更多的资源以稳定其他外来企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培养本土企业在自贸区发展壮大,培育忠诚度高的优秀企业在区内长期发展,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双创”类企业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 咏冰寒水 王全福/摄
5.金融发展潜力还需充分挖掘
金融业是中心商务区的支柱产业,于家堡金融区是创新金融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尽管中心商务区创新金融发展取得了极大进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即“金改30条”)已全部落地,但仍需努力组织实施到位。国家对地方明确规定了金融监管职责,包括租赁、典当、保理以及资产管理等七大类,监管办法还需不断理顺。制度改革还应进一步落到实处,切实利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手段服务实体经济,业务流程还需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功能有待完善,金融发展潜力需要充分挖掘。
发展对策
1.构建以东疆港片区与空港片区为基础,以中心商务片区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布局
三个片区相互支撑,各具产业特色,协同合作与分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应以东疆港片区与空港片区为基础,以中心商务片区为核心,建设成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以海运为基础的东疆港片区和以空运为基础的空港片区主要功能是通过货物与人员的自由流动,促进贸易、金融与投资的自由流动,促进经济繁荣。而以陆路交通,特别是轨道运输为基础的中心商务区具备了连接东疆与空港两个片区,发展金融、贸易、总部经济以及文创产业的现实基础与优势,三个片区基于基础设施的连接,产业功能的分工合作,逐渐形成分工合作紧密,功能互补的完整产业体系,具有自我强化可持续的高效产业群,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2.不断完善铁水联运,发展津欧大陆桥集装箱运输,加快北方航运枢纽建设
为了推动东疆港航运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水陆空交通运输网络。津欧大陆桥目前已经成为链接天津与欧洲国家的重要纽带,虽然天津自贸区位于渤海湾内部,偏离北太平洋航运主航线,在航运物流,特别是转口港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依托京津冀、环渤海、三北地区以及中北亚等经济腹地,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欧亚大陆桥陆路运输的开展,天津自贸区已具备成为欧亚大陆和北太平洋海陆联运枢纽的潜在有利条件。应顺应“新亚欧”联运网络构建的潮流,建立欧亚大海陆空联运枢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做好东疆港的铁水联运布局,制定以海运为基础的产业布局。只要天津自贸区强化与我国北方以及欧亚大陆的联系,把偏离海运主航线的劣势变成接近欧亚大陆腹地的优势,促进航运物流业的发展,并带动国际贸易、金融及现代服务业以及加工制造业的相应发展,加快北方航运枢纽建设。
3.深化海关制度创新,进一步改革监管模式,推进贸易便利化
在海关制度创新上,东疆保税港区担负着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的任务,以港区一点带动区域的整体一面,助推区域产业整合进程。虽然天津自贸区海关的改革创新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应进一步借鉴国际上领先和成熟的通关管理制度模式,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推进口岸监管方式创新,研发提升港区智能化监管水平的物流智能控管系统,形成具有东疆特色的信息化监管模式。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在口岸通关现场仅保留必要的查验、检验检疫等执法作业环节,通过属地管理、前置服务以及后续核查等方式将口岸通关现场非必要的执法作业前推后移,把口岸通关现场执法内容减到最低限度。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拓宽企业集中申报、提前申报范围,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增加进口。对“走出去”企业在国外生产加工的符合我国要求的产品进口,予以通关便利。实施出口“提前申报、货到验放”通关模式。深化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实现海关报关、征税、查验和放行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作业,实现检验检疫通报、通检和通放[5]。
4.打造多式联运国际航空物流平台,实现京津冀空陆海联运,培育航空产业群
借助空港片区航空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以航空物流园区为核心、以多式联运体系为重点的国际航空物流平台。以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为核心,依托周边临空产业,通过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无缝隙的多式联运体系,构建航空物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吸引实力雄厚的大型航空公司在区内设立基地或转运,做大做强现有基地航空公司,努力逆转天津本地货源外流的现象。通过整合航空物流资源,提升航空物流集约化程度与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在贸易、投资、金融及人员自由流动等方面的政策优势,通过轨道交通建立与北京空港和天津海港的无缝连接,增加天津空港的客货运量,形成京津冀地区的客货运中心。发挥航空运输快速高效、辐射范围广的优势,扩大航空客运和货运运力,吸引航空物流公司进驻,发展依托快速航空运输的高科技产业及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以及娱乐购物等航空服务业,形成以航空物流为基础,以航空制造维修、航空服务业为补充的航空产业群。
5.扶植和培育本土优秀企业,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
在注重引进外资企业的同时,还要认识到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注重扶植培育优秀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本土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给予本土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努力解决土地、税收和融资等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专项资金要向企业转型好的、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成长性好的重点企业倾斜。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形成各类重点产业和行业间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增强区域持续发展动力。
6.深化金融创新改革,促进金融创新产业发展
在深化金融创新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扩大业务开放,深化与海内外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的合作,深入挖掘金融业发展潜力,促进金融创新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投融资和贸易便利化,是我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促进金融创新的手段[6]。不断强化海外对华投资和国内对外投资两个综合性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服务功能,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境投融资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根据不同投融资渠道和方式特点,完善提升可操作、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标准化流程,提高服务企业跨境投融资效率。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业务,可以实现中外资企业跨境融资政策的平等化,拓宽中资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和规模。借助创新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构建创新金融鼓励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