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

2020-10-22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服务

面临的新形势

1.常态化疫情防控将对社会发展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始于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在这次疫情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老年人。常态化疫情防控不仅是指新冠肺炎病毒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也传递出人类遭遇的重大传染病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频次在加速的信息,如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H1N1)、2014年埃博拉病毒、2015年禽流感病毒(H7N9)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年登革热病毒、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等。随着其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影响力和破坏力越来越强,老年人群体在疫情中的健康保障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2.我国老年人口结构和消费需求将发生深刻变化

(1)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需求。老年人健康长寿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健康和功能完好是老年人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照料基础上,实现对慢性病发展的延缓和身体功能的护理康复,让老人即便在失能失智后仍能尽量延续原有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能满足这类以老年人为中心的需求,其前端兼具健康教育和初级预防功能,可以起到预防保健、增强活力、延缓老化和减缓失能等作用;中间可提供急性期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和稳定期的长期照护服务;后端衔接安宁照顾、临终关怀,能够提升老年人健康幸祉和生活质量。

(2)对精神文化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经济实力、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提升,以“60后”为主体的老年人的自主意识和消费意识更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而且由于这些老年人经历了低生育时期,子女数量明显减少,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比例明显增加,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情况下,他们在居家照料、巡视探访和上门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加大需求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参加丰富的文娱、教育等活动,完成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友好宜居环境的需求。环境对老年人的影响最广泛、最直接,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既是老年人的刚性需求,也是完善城市功能和应对城市风险的重要方面,以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因此,围绕老年人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支持环境以及生活服务环境中的突出困难和障碍,加快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建设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理念,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健康服务思路不断明确,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逐渐理顺,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健康中国”战略取得长足进展。具体到老年健康服务方面,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健康老龄化的政策逐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中,敬老、孝老、养老的社会文化氛围进一步形成。特别是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等方面,持续加强健康养老教育和老年疾病的预防和干预,不断优化老年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及安宁疗护等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强化老年健康服务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使全社会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以北京市为例,2009年《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第一次把“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了过去简单的“以治病为主”的理念。2017年北京市发布《“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了“健康优先发展”的理念,明确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要求。在老年健康促进方面,突出了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强调了“体医融合”“医养康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从生命全周期视角优化健康服务水平等目标。今年5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健康北京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内容包括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善环境和丰富老年人生活等。6月,北京市发布《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卫生治理体系要更加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要显著加强等。当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包括老年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在内的综合连续全流程老年健康服务,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引领示范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这一工作。

存在的问题

1.公平可及性有待提升,城乡差距尚待弥合

(1)机构设施设置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一方面,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多集中在中心城区,郊区、农村以及城乡接合部设施和机构数量不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获得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同一区域内的机构设施配置也不均衡,甚至存在盲点。

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Mesh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原理,并利用ZigBee,ARM,VC++等技术研发构建了基于MESH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实现对育苗温室群内环境信息的精确采集、实时监测和远程调控等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MESH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的结构、无线传输节点的元器件选型及开发原理、总控计算机的选型、系统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及开发原理,并对搭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进行实际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完成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温室环境的远程无线监测与自动调控。

(2)药品、仪器和检测等物资供应和储备尚需科学配置,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医院等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药品供应目录的差别;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在服务内容、能力、质量和价格方面存在现实差异;不同老年群体支付能力差异较大。

(3)健康服务人员(尤其是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存在。虽然近年来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下沉,但是大部分医护人员依然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这主要与基层卫生机构的编制不足、相关的激励政策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2.综合连续性有待完善,供需结构性不均衡

在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需求中,一方面,存在供给侧结构性不均衡问题,如安宁疗护的短板明显;另一方面,以综合连续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时,重疾病诊疗轻预防和康复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原因有四:

(1)老年健康教育资源未能形成合力,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机构等健康教育作用发挥不足。

(2)老年人自我管理健康意识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未做实,重点慢性疾病防控、失能失智预防、心理健康促进等健康问题尚未解决,老年人助餐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增加投入,防跌倒、防走失等宜居环境建设均与标准存在差距。

(3)在疾病诊治方面存在人员和设施不足、机构空间布局不合理、服务能力不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老年人家庭病床开发和康复服务、护理服务、养老机构巡诊服务供给不足;康复和护理与疾病诊治之间的衔接、双向转介流程尚需优化,机制尚需完善。

(4)长期照护制度不完善、不连续以及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缺乏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生死教育,对安宁疗护认识不高、不统一且供给严重不足,其模式、标准、规范、费用和政策支持等均在探索中。

3.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均有待提高

(1)财政资金支持不足,医保报销比例和标准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老年健康教育、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等重点环节和领域的设施、人员,以及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这一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2)支付制度存在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及公费医疗等多种形式,在用药和个人承担比例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城乡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3)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公办、公建民营和民营等多种形式,“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异导致相关机构很难公平地享受政策,尚未做到公平可及、综合连续,从而制约了社会办医的积极性。

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常态化防控两个大局。既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口结构变化和“更新迭代”带来的需求变化,也要充分考虑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带来的养老服务发展方式的变化,从基层社会治理和联防联控的角度,进一步增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性。

1.树立主体性健康观

健康的底线在于维持正常生命、从事日常活动,不能仅以医学中的“疾病”为焦点,而应转向倡导“个体自主”,转向发现和发展自我健康能力,实现躯体、心灵、情感和精神等全层次的健康[1]。老龄社会背景下,更加需要树立主体性健康观,实现老年人的个体健康与自身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准确把握老年健康工作的目标定位

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激发社会活力,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和老年健康产业,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确保基本健康服务应保尽保,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老年健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设施更为普及,人力资源更为充分,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更为完备。

3.突出体系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

分类保障老年健康服务,既要保障基本健康服务的提供,解决兜底的问题,这是公平性的最重要的体现;也要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使老年健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完善相关预案,提高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性。要真正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就近就便”原则,科学规划、优化设施设置及机构布局,织密设施及机构网络,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人才培养,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居家,把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和床边。

■ 曲沼新荷 薛义/摄

4.强化政府责任,激发社会活力

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将健康老龄化政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当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格局。在对各级、各部门政府责任做出明确界定的同时,强化“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广泛开展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强化全人群健康教育和家庭的基础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等作用,鼓励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全面提高全社会健康素养,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5.破除制度障碍,推动社会办医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增长下行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财政收入增长下行的压力,必须改革创新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式,打破条块分割,发挥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作用,提高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6.突出基层社区作用,推动资源下沉

全方位加强基层社区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加强社区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加大家庭床位巡诊服务供给,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老年人应急防控机制和社区基层治理的作用等方面,做出系统、全面的安排。

7.补齐短板,加快农村地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将农村老年人健康评估与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期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常规体检及就医就诊教育,提高农村医保报销上限和比例,建立山区农村集体配置急救车制度,制定实施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培养、使用、晋升和补贴倾斜政策。

8.弘扬国粹,全面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国粹,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应对中医药应用进行全面统筹、系统谋划,充分发挥其在老年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六个环节中的作用。

9.推进老龄科技创新,推动公平可及、综合连续

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作用。“抗疫”过程中,智慧技术在助力检验检测、物资管理与调配、社会动员和社会管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应发挥智慧技术在普及在线就医、线上社区交流、远程照护和远程安全监控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挥科技对于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方面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养老更无忧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