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动老人教育需求研究
2020-10-22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45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随着我国人口迁移流动进入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相当数量的老人也加入到流动大军。以上海为例,2017年65周岁及以上外来老年人口总量达到30.72万人,比2016年增加7.97万人,增长35.0%,外来老年人口规模逐渐扩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指出,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1]。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因此,满足上海等城市流动老人教育需求,对于积极开展超大城市流动老人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流动老人群体的基本情况
2015年,全国流动老人总量已近1800万人,占流动人口的7.2%;流动老人的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43%的老人从过去的在家留守转变为随同家庭迁移流动照顾孙辈与子女,这与养老(25.4%)、就业(22.5%)共同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2]。随着人口流动整体趋于稳定化、家庭化,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与服务需求日趋复杂[3]。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的超大城市,流动人口总量增长迅速。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的752名上海流动老人(其中,男性378人,女性374人)数据,从三个方面分析流动老人相关状况。
1.基本情况
就流动老人的年龄构成而言,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绝大多数,合计比重达77%,其中60-64岁的老人占比接近一半,为49%;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仅占3%。调查显示,上海流动老人总体来说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力。就文化程度而言,流动老人的受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大学专科及本科的比重合计达15%;就户籍类型而言,流动老人中的农业户口者占比45%,非农业户口者占比52%;就流动老人子女文化程度而言,整体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半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学历占比7%。
2.来沪主要原因及其经济、社会支持情况
调研发现,一半以上老人来沪的原因是为了照顾孙辈与子女。分性别来看,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低龄老人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老人。出于务工经商原因来沪的老人约占1/6;来沪养老的老人约占1/5,随着年龄增长这一需求更为显著,分年龄组别来看,70岁及以上老人以养老为来沪主要原因者占比高达40%,是低龄老人的两倍多,其在家庭关系中的定位也逐渐从照料者转换为被照料者;以治病为主要原因来沪的老人占10%左右(见表)。
表 流动老人来沪主要原因 单位:%
就经济支持而言,上海流动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养老金,不论分性别还是分年龄统计均占60%左右;其次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约占20%;第三为劳动收入,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低龄老人显著高于高龄老人。就社会支持而言,上海流动老人结交本地朋友的数量以1-5个为最多,各性别组、年龄组占比均在40%以上;其次为6-10个本地朋友,占比在20%以上;同时,还有10%以上的老人没有本地朋友。由此可见,多数流动老人既有意愿也有行动通过结交本地朋友融入本地社会生活。
3.健康状况
就健康状况自评而言,90%以上流动老人均自评为健康或基本健康;少数老人自评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且年龄差异显著,高龄组比重明显高于低龄组;在流动老人中很少有生活不能自理者,仅在高龄组中占比1%。
4.上海流动老人的主要特征
一是低龄、健康老人较多,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养老金,享受户籍所在地的基本医疗保险。二是来沪主要原因为照料晚辈,减轻儿女家务负担,间接促进上海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三是文化程度较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自身求知欲与学习能力较强,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更多需求。四是多数都有若干本地朋友,这反映出其有融入本地社会生活的主观意愿与实际行动。五是潜在健康风险与健康管理教育需求并存。《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老年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从老年人根本利益出发,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享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权利是人人享有的平等权利,流动老人的受教育权利同样应当受到重视与保护。
教育需求与促进对策
1.流动老人的现实处境与教育需求
(1)经济待遇。经济待遇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待遇的便利性方面。流动老人在上海看病难是一大体制障碍,这不仅体现在有些疾病在异地看病后回到流入地报销手续繁琐,还体现在有些疾病按医保制度规定不能在异地就诊,而必须在流入地甚至指定医院就诊,加大了流动老人群体的疾病防治难度,导致健康风险相对上升,降低了流动老人的归属感。
健康与保障是应对流动老人经济待遇问题的两大要义。就健康而言,举办多种形式的健康管理类教育活动、讲座,有助于提高流动老人自我健康管理水平与疾病防治意识,降低实际就诊需求,从根本上展现积极老龄化①的健康理念;就保障而言,老年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可扩展到与社会保障有关的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方面,帮助流动老人更充分、更迅速地落实现有保障待遇,促进积极老龄化的保障诉求实现。
(2)代际沟通。由于生活节奏、作息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代际差异,与子女交流不充分是流动老人家庭生活中情感缺失的主要体现。老年教育活动可从健康、参与两个角度化解矛盾,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消除内心寂寞、充实闲暇生活,使思想不再局限于家庭琐事;在教育活动中引导老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激发正能量,促进身心健康。
(3)文化融合。新的环境变化会引起流动老人对流入地生活的不适应。老年教育在促进老年人快速融入流入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环境方面,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帮助流动老人充分了解本地的气候特征、自然特点,并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生活建议。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以通过观看城市宣传片、实地参观游览等教育形式,帮助老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流动老人)了解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尽可能地消除陌生感,逐步适应流入地生活节奏。在人文环境方面,通过在社区内开展流动老人与本地邻居结对交流、本地方言学习、本地美食品鉴与烹饪学习等教育活动,促使流动老人对流入地的语言、饮食等要素逐步理解并接受,提高文化活动参与度。
(4)社会网络。脱离原有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独立生活空间是流动老人面临的两大问题。因此,流入地教育活动应当重在为流动老人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流动老人丰富单调生活,激发生活热情。同时,充分发挥流动老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在能力,鼓励他们以受教育主体、教育主体的身份参与活动,发挥自身特长服务社会与他人,持续实现自我价值。
2.对策建议
(1)加大经济支持力度。流动老人受教育权利需要在流入地得到保障。由于教育资源的提供需要经济成本,因此流入地政府在公办老年教育机构的资源提供方面难免会向本地户籍老人倾斜。为此,建议将流动老人的受教育权利提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可考虑在国家范围内发放统一的老年教育券,流动老人可携带教育券自由流动,并在流入地购买当地的老年教育服务。尽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成本也会有所差异,但教育券的补贴功能将会对流动老人的受教育权利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2)老年教育按需供给。在为流动老人提供老年教育时,应当通过调查摸底充分了解流动老人来沪的主要原因,由此进一步掌握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如照料孙辈的流动老人更关注育儿理念与方法的学习;就医的流动老人更注重健康管理与保健知识的提升;养老的流动老人可能具有多元化的文化娱乐、社会融入和价值体现等需求。在此基础上可按需供给相应的老年教育资源,开设个性化实用课程,结合15分钟生活圈规划,为流动老人提供便捷可及的教育服务,提高实用技能,帮助其快速融入本地生活。
(3)老年教育的社区管理。建立社区支持网络,能有效缓解流动老人适应社会的压力,提升社区邻里之间互动频率,改善社区环境,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共同体”意识。在流动老人教育服务方面,社区有必要探索实行多元化管理。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适当拓展原有活动内容,将流动老人的特定需求纳入社区关注的范围。可依托相关专业志愿者与社工,在社区举办各类面向老年居民的公益讲座,及时通知常住本社区的流动老人共同参与,引导其走出家门,广泛接触社会。在此基础上,还可针对流动老人的特点与需求,不定期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普及等相关服务,使流动老人内心增强与流入地的联系与归属感。二是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对其中部分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的老年教育活动收取一定费用,逐步探索建立集有偿、低偿、盈利与非盈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
注释:
①积极老龄化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口老龄化新型理念,是指老年时期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