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20-10-21王静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问题策略

摘 要:培智学校的学生智力比较低下,而且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很多动作都不协调。而且培智学校的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智力的培养上,很少关注他们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技能课程属于培智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智障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技能教育,一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社会生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身心的缺陷,对于其健康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对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培智学校;劳动技能;问题;策略

对于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而言,他们思想上不够成熟,独立性较为欠缺,且在劳动技能和技巧方面低于同龄的正常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培智学校教授劳动技能课程的教师应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从身心角度不断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着重为学生创设劳动技能环境,多途径、全方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使其提升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就业率的增加促进培智学校的发展。

一、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较为陈旧,不适应特殊教育的需求

当前,培智学校劳动技能教材没能及时更新,整个课程体系较为陈旧,不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课程体系上忽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过于追求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所以,关于劳动技能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制订,与培智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此外,还有很多培智学校不注重系统性的劳动技能训练,生活自理知识、康复知识等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实践性。这就使得劳动技能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的劳动技能没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训练形式相对单一,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开展劳动技能课程,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宽敞的教学空间。但是很多教師只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少量的工具进行轮流操作。这样使得学生对很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教师示范占主要部分,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甚少。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为学生口头介绍一些操作方法和工具的名称,关于操作性的讲解很少涉及,而且学生只是进行机械式的模仿。同时,培智学校的很多教师没能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个性化特征,没能将劳动技能进行分割教学,而是为其灌输正常人的操作方法,智障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智障学生本身记忆力比较差,而且缺乏想象力,无法将教师的语言讲述转化为真实场景。再加上他们手眼之间缺乏协调性,对很多精准的动作很难把握。教授劳动技能课程的教师关注不到智障学生心理以及语言层面的交流,这些都是影响智障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的教学提升策略

1.注重情感引导,建立师生情感关系

虽然智障学生对课堂学习这一活动并不抵触,但是由于其本身交流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心灵,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也是建立在学生内在情感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情感引导建立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对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每天早晨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在上课期间,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及时提出表扬,或者适当给他们一些奖励,如摸摸头、奖励糖果等。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同时对开展劳动技能课程具有推动作用。在初期,教师与智障学生之间可能需要一段磨合期,学生对教师的意图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但是教师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一点一点地感化学生,通过建立师生间的友好亲密关系,从情感内驱力的角度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水平获得提升。

2.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培智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劳动技能课程的过程中,应注重环境的创设,将游戏元素融入活动情境中,增强学生参与劳动技能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饭店”这一内容时,劳动技能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创设真实饭店点餐的场景,学生分成小组准备道具,有的小组用纸箱做成饭店的吧台,有的小组在A4纸上写好菜单,有的小组准备会用到的餐具,等等。接下来,小组成员分角色扮演老板、厨师、收银员、服务员、清洁工、顾客等,让学生身处其中感受饭店运行的流程。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技能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其对本节课所学的“饭店”这一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

直观演示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鲜明性,能够帮助智障学生透彻理解课本知识点,而且教学效果是非常突出的。因此,教师可以从智障学生的特点出发,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接触实物,为他们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其将抽象的劳动技能概念和理论转化成服务于自身的技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现场情境、教师亲身示范、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逐步将智障学生引入具体的劳动情境中,可以采用观看录像、观察模型、感受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事物生动、鲜明的认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是对其思维能力以及生活观察力的一种锻炼。

3.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学生劳动体验

培智学校的教师要想提升智障学生的劳动技能,应注重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进入社区当中,学会适应社区环境,这对其实践操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同时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智障学生在将来可能是进入社区工作,因此,培智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应为他们提供机会,帮助他们熟悉社区环境,让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社会的磨练。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内部开展实践情境演示,最大化地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去,形成一种岗位体验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社区开展劳动技能教学活动,与学生将来的生存区域较为接近,学生在体验社区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生活与工作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成服务组,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结合社区的要求,让学生参与到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中。如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谈心等,让这些空巢老人感受社区的关爱,这也是培养智障学生社区服务意识的有力体现。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4.结合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家庭教育对于智障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孩子劳动的机会随处可见,关键在于家长怎么引导。一般而言,有智障孩子的家长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一是凡事都代办,他们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只要说话,家长一定顺从并代办;二是认为细致地培养智障孩子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采用无所谓的态度,更不注重孩子劳动技能的培养,使得很多智障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因此,家长在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配合,首先从转变自身的态度开始,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放手让他们亲身实践和体验。其次,培智学校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明确孩子劳动技能提升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做家务,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在家庭中,父母应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意识习惯,并让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多给智障孩子一些信任,使家庭教育融入劳动技能课程体系中。最后,当孩子遇到困难的劳动时,家长不应泼冷水,要耐心指导、亲自示范,提升孩子参与家务的积极性。家长也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共同商议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劳动技能培育方案。

5.融入基地培训,渗透就业技能教育

为了提高培智学校的就业率,使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教授劳动技能课程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培训。如教授劳动技能课程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装饰公司、度假村、酒店、制衣厂等教育基地,构建与产业单位的联动机制,拓展劳动技能实践教学的空间,这也是对学校教育实践设施的完善和补充,能够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其适应将来的岗位需求。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基地体验,能够有效提升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不断挖掘他们自身的价值,强化他们的生活感知力。此外,培智学校还可以做一些社会宣传活动,鼓励社会机构与培智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智障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尊重,开发多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训练项目,拓宽智障学生的就业渠道。培智学校通过与社会基地合作,能够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岗位中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知,为他们将来走向就业之路奠定基础。

结语

智障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及时关注他们心理成长的各个阶段,通过注重情感引导,建立师生情感关系;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学生劳动体验;结合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融入基地培训,渗透就业技能教育,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多方面、多角度培养智障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提高培智学校的学生就业率,增强培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侯芳.如何为智障学生创设劳动技能学习环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96,98.

[2]汪林立.轻中度智障儿童劳动技能培养探析[J].大众科技,2014(12):161-163.

[3]蒋爱芳.智障学生劳动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J].绥化学院学报,2012(1):29-32.

[4]石晓辉.培智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2):28-31.

作者简介:王静(1968—),男,广西靖西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生活劳动技能。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问题策略
浅谈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