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教师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2020-10-21黄爱明
摘 要:教师是学校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新办民办学校要在短时间内办成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高品质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从激发动力,唤醒教师的再成长意识;形成合力,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聚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几个方面,培植教师文化,有效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
关键词:教师文化;专业成长;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2-0070-02
教育为立国之本,教师乃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的确,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教师文化是“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2],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是影响教师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因此,精心培植教师文化,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成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如何培植理想的教师文化,专家们给了很多建议,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与理想还存在较大差距。下面笔者从管理的层面,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经验,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激发动力,唤醒教师的再成长意识 我校属于新办的民办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状态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不够稳定的特点。中老年教师的职业疲怠感和经验至上的思想,极易让教师群体形成一种急功近利、我行我素的氛围;而教学任务的繁重和职业状态的不稳定性,也容易使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逐渐消解学习成长的热情。先天不足的条件,往往就是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我们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唤醒教师的再成长需求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第一,用师德引领。民办学校的师德师风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我们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和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为指南,融合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并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培训,引领教师学习先进人物的事例,领会师德师风的内涵,明确新时期教师的育人使命,形成了敬业乐业、爱校爱生的主流价值观。第二,以制度激励。制度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公正的制度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能使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奖惩措施,规范评比条例,同时注重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使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激发,教育智慧得以生长。第三,靠活动唤醒。我校是一所有着浓郁人文色彩的学校。“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办学思想,体现在学校能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备教师之必备;生活上积极帮助教师解决日常困难和后顾之忧,让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举办读书会、歌咏会、生日宴会、趣味运动会、郊游等活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教师提供各种充电学习的机会,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提供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校成了远离故土的教师的精神家园,使“幸福生活,快乐工作”不再是一句口号,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形成合力,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 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哪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合力的缺失,将会导致学校工作止步不前甚至后退。凝心聚力,铸造辉煌,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第一,明确共同愿景。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杰出团体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共同的愿景和目的。学校的全体教师以“海纳百川,丰泽生命”的胸怀和气度,以“捍卫华师品牌,打造教育精品,提升教育质量,造福当地百姓”为己任,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幸福教师的栖居地、阳光学子的孕育场、民主高效的智慧园、和谐至善的生态谷”,最终实现“办广东名校、育中华英才”的宏伟目标。第二,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是生存的基础,民办学校更懂得“质量是生命”的道理。向管理要质量,向课程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研究要质量,将全体教职工凝聚在共同的事业追求中,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第三,突出教育特色。形成合力是我们学校的教育特色。我们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施五育并举,让学生超越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给教师自我发展的空间,挖掘教师潜能,让教师具备内涵发展的本领,成为复合型人才;充分调动家长的资源和力量,拓宽育人的渠道,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和合伙人。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目標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三、聚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学校所有的研修活动都应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通过新手研习社、教学加油站、名师工作坊三类培养项目,根据每个层次教师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第一,组建新手研习社。成立新手研习社,是为了让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支撑起学校教育的质量大厦。新手研习社通过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教材解读、观课磨课、头脑风暴等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在交流中进步,在研讨中成长。第二,搭建教学加油站。加油站是教师再成长的动力源。学校的中老年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相对保守。为激发这批教师的活力,学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帮助教师直观衡量自身教学水平,并设置按需施训的培训课程,推行主题式研修,为教师的再成长“破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数学压轴题的教学技巧等,这些源于教师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地方骨干教师的研修活动和各级比赛、展示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第三,成立名师工作坊。工作坊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孵化室。学校除了聘请知名专家作为客座名师,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做专业指导外,还选聘了一批校级名师,并招募同学科中的志同道合者,组成名师工作坊,引导教师通过学科建模、定点诊断、课题研究等方式,探索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给教师发展“建模子”“开方子”,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标,推动教师队伍向学习型、研究型方向发展。
美国经济学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斯称,教师是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从教师内在发展需求出发,关注教师群体的内涵建设,创设优良的教师文化,不仅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都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植教师文化,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黄爱明,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广东 汕尾 51640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05.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