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编本教材建设,培育 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2020-10-21陈兰枝
陈兰枝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2017年7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国家教材局,负责统筹教材建设和编写、审查相关事宜。同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几乎与此同时,国家教材局设立高中语文、思想政治、历史三科统编本教材编写组,启动高中教材的统编统写工作。2019年秋季,义务教育统编本教材已经实现在全国各地的所有年级全覆盖;高中三科统编本教材也在六省市投入使用,预计2022年前实现全覆盖。实际上,教材是教育改革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的中介,尤其是对意识形态较强的三科统编本教材来说,其是否正确、有效且清晰地表达了国家教育意志,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方向、规格和质量。那么,围绕统编本教材,国家教材委员会开展了哪些工作?与旧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广大教师如何把握统编本教材的核心编写理念,用好统编本教材?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中小学(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
教师教育论坛:2019年底,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其中指出中小学校原则上不出版校本教材。对此,您怎么看?中小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关系?
马敏:我基本上同意中小学校原则上不出版校本教材这项规定。教材和一般的书籍不一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与教育性,这就要求校本教材的立意和内容要有一定的高度,而很多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以承担编写校本教材的任务,如果不加以规范难免会出现校本教材良莠不齐,甚至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从源头规范与控制是保证教材严肃性、权威性的可行之策。当然,国家对校本教材的编写也不能完全禁止,对于一些在校本课程开设与开发等方面做得非常好、有实力、也有能力的中小学校,可以允许它们在教材专家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编写校本教材,在保证指导思想正确、价值引领无误并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出版,以丰富学校与地区的教材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是核心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三者构成
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国家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因此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标准等制定的反映本地优势和传统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因此,在分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质意义基础上,我认为中小学校在处理三者关系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教育中的不同功能,用完整的課程体系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新人。
教师教育论坛:您曾说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来说,教材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对教材,特别是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较强的教材进行统编和审定,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通例。您能否以历史教材编写为例,介绍一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教材编写工作情况?在统编本教材全面覆盖后,国家教材委员会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马敏: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的相关委员会。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国家教材局,负责统筹教材建设和编写、审查相关事宜,同时又设立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等11个专家委员会,作为直属于国家教材委员会的学术性组织,这些举措为教材统一编写和审查提供了组织和学术保证。
为了保证教材编写的高质量,国家教材局于2017年8月设立了专门的统编本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组,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海鹏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担任总主编。在教材编写组成立的同时,为了加强教材审查工作,国家教材局还同步设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和由其他相关专家组成的教材编写指导组,对教材编写进行指导。两套班子同时进行工作,编写与指导同步交叉进行,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全力以赴编写出一套既符合国家需要又符合高中教学实际的优秀历史教材。
作为这套教材的主要审核专家之一,我亲眼目睹了编写组是如何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从事教材编写工作的。从2017年接到编写任务,到2018年9月形成初稿,编写组总共只用了大约一年时间。初稿形成后,编写组随即将之提交给国家教材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除专家个人认真审读外,还召开了数次会议进行会评,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使教材日臻成熟。根据个人不完全统计,除编写组召开的不计其数的编写、改稿、统稿会议,仅审读专家参加的指导、审读会议就有12次之多,参会专家近200人次,处理各类审读意见和建议数千条。在教材成稿后,2018年10月至12月间,教育部又安排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宁夏等11个省市开展教师审读、试教等工作,涉及157所学校、576名教师、近1.2万名学生。期间编写组成员还分头到试教学校直接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国内数十位中国史和世界史教授、专家及多位有关省市的历史教研员也认真审读了统编本历史教材,提出了修改建议。
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编写组对教材内容又进行了反复修改,反复审读,最终于2019年6月初将高中统编本历史教材彩色样书送交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审查。几乎与此同时,国家教材委员会召开会议对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本教材进行了最后审查,正式批准了这三门教材,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统编本教材在逐步推广使用过程中,乃至在全面覆盖后,国家教材委员会的工作还有很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需要去做,不会因为统编本教材已经使用或者是在全国全面覆盖了,就交差了,算是完成任务了。具体来说,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去做。首先,我们要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加强调研,广泛搜集一线师生使用统编本教材后的意见与建议,为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和教师培训等工作做好准备。其次,我们要指导开展各种有关教
材的专题研讨活动,引领教师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真正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最后,在“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下,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教材的研发工作,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为今后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提供支持。
教师教育论坛:2019年秋,高中统编本历史教材已经在辽宁、上海、北京等六个省市使用。在您看来,高中统编本历史教材与旧版本相比,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教材比较,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理念上的特点是什么?
马敏: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以“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高考”為标志的“四新”时代。其中,“新课标”的制订尤为关键,它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新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这套统编本历史教材便是严格依据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编写的,与之前的历史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的改变是它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中的国家意志和国家事权,同时又集中了广大学科专家和一线中学教师的智慧。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这套教材回归历史描述的基本逻辑,是一套高质量的、权威性的精品教材,完全能够担负起“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统编本历史教材在编写体例和内容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就体例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一纵一横,一简一繁”与“点、线、面相结合”。就内容而言,统编本历史教材的特点则可概括为“两个统一”与“四个突出”。“两个统一”主要指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学术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四个突出”则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突出唯物史观的指导,二是突出中国视角,三是突出“人民中心”,四是突出历史核心素养。
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教材相比,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理念上的最大特点是,以史为鉴,满溢人文情怀,体现国家意志,体现国家的价值观。所谓国家意志,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也就是说,历史教材要承担起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教育相结合,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与阐释之中,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历史,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革命传统和红色教育,国家主权、海洋意识及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
教师教育论坛:对于本轮基础教育改革而言,您觉得关于新课标、新教材方面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如何才能通过培训让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的核心编写理念,提高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马敏:个人认为关于新课标、新教材方面的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该突出新课改要传达的育人目标、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材使用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把控重难点,消化整合教材,实现教材和考试的有效关联等。就教材方面的教师培训而言,其重点既不是教材本身,也不是教学方法,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只有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广大教师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才能真正把握改革的精髓,将新课改传达的精神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此外,教师培训还应突出新课标的内容解读和实施策略,要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中更新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建议,学习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
培训是让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掌握新教材编写核心理念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教材、合理使用新教材的有效手段。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实现培训的预期目标,个人建议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的机构要对现有的教师培训模式进行创新。例如,以国家教材研究基地为阵地,建设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培训的筹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建立相应的培训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等等。
教师教育论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您也曾指出,当前不同社会思潮、不同教育思想激荡、碰撞、融合,课程教材还承担着主流价值导向的使命,要正本清源,帮助下一代从小打上中国底色。高中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中国底色”与“家国情怀”不谋而合。在您看来,教师应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基于时代价值取向为年轻一代打上中国底色?
马敏: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应当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新课标,准确理解历史教材的灵魂,也就是价值观立意。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评判历史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其次,教师要推进历史教学与课程实施的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利用有温度有深度的史料设计有效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并得出结论;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政治思想上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德人格上,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促进人格健全;在史学品格上,培养学生具有求真求实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质上是文化的传承,即传承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无论顺境抑或逆境,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发展都要积极关注。学生了解民族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培养家国情怀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教学不断引导学生认知世界发展规律、人类历史进程趋势,拥有理性思考能力;通过民族发展历程的学习,认识国家伟大复兴的艰难曲折历程,进而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挖掘历史变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抉择和生命历程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教育论坛:2020年伊始,教育部宣布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并推出“强基计划”,要求部分高校发挥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及历史等相关专业招生。其中,历史被列入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学科。您认为历史教材建设与历史人才培养有什么样的关系?高中学校应如何与时代接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精深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教育?
马敏: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史可以明智,因此历史学科被称为人文之母。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历史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經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更接近,它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历史教学的“范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对课程改革和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统编本历史教材把学术性与知识性统一起来,在内容选择上,既及时体现了我国历史学研究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如“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中国考古新发现等,又尊重教材沉淀学术共识的特点,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逐一落实到教材之中;重在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必要的世界历史知识,具备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将中国视角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与互鉴,学会欣赏其他文明的长处,从不同文明中吸纳有益的成分,培养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自觉承担起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神圣使命。
学生从热爱历史学科到走向专业的钻研之路,需要高中学校给予科学引导。个人建议,高中学校在实施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组织实施好选择性必修课程,还可以和相关高校合作开好选修课和大学先修课,通过聆听学术报告、撰写学术小论文、参加史学研讨与研学旅行活动等方式,为学有余力和有学科专长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更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
教师教育论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号召学校组织网络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有教育专家称疫情过后,传统教育将会发生较大变革,您可否从教材编写理念、配套电子资源建设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谈谈您的看法?
马敏:在特殊情况下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居家学习期间,大部分学生上课用的是电子教材,而为了提高网络教学效率,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会对原教材的电子文本进行编辑加工,而且还会补充很多其他非常具有时效性的文本以及音频视频素材,这使得网络教学时代的教材有了新的形式。当前的疫情,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传统教学转向网络教学,这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互联网+”一方面为教育提供了便捷的知识建构工具、学习交流平台与学习管理手段;另一方面也使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学生专注力与学习深度下降等。因此,我们应正视当前网络教学的热点、难点与痛点,开展深入调研。教材编写和修订要体现信息技术基础上学习理念、方式的变化,要逐渐转向到基于AI技术下的课程架构,通过研发数字化教材,整合互联网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网络教学模式提供支持。
只有增强历史教师信息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优化其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才能让我们当前的历史教学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真正做到以史育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