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2020-10-21汪爱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巧用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汪爱华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由国外传入到国内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使用者梳理思路,将抽象的问题详细有序地梳理清晰,将杂乱的事物和知识理清头绪。小学生受年龄、生理因素等条件限制思维能力较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课业日渐繁重,在此情况下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下滑,知识接受能力开始降低,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随着时间的脚步,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巧用;核心素养

新版课标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传承等要素。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这对于今后学生的成长与应试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思维导图助力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学好语文同样也离不开预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教师要求的课前预习重视程度都不够,仅仅是停留在通读课文与查阅生字上,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文章的脉络与情感。为了针对性地改善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得力工具。

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思路,鼓励学生绘制导图。在预习阶段帮助学生找到课文的骨架和脉络,让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思路为依据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并以课后作业的形式上交。例如,在预习课文《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以文章的情节和农夫的心理变化为脉络去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农夫由懒惰到意外获得兔子的窃喜,到贪婪愚昧地继续等待,到最后一无所获的绝望”,便是一条不错的脉络。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其他寓言故事,横向扩充学生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构建生动课堂

语文的教学氛围切记死板,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生动的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前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绘制一张文章整体的思维导图,这有助于对授课节奏的把握,也能够让学生们看到榜样,知道自己在预习阶段绘制的导图存在哪些问题。师生合作,完成导图。上课时,对随着对课文讲解地逐渐深入和具体,各种新的问题会出现,这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在整体思维导图框架下进一步就具体问题细化思维导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可以共同动手,大家踊跃提出自己思路和想法,最后总结出合理的思路画出新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找到参与的乐趣,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在下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查漏补缺,总结出需要进一步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将新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夯实扎牢。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散文《草原》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时间顺序和地点顺序这两条线,让学生们根据课文来总结作者一行人去草原的路线和心情变化,体会作者对蒙古人民和当地文化的热爱与不舍。

三、思维导图引导课后巩固 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对新知识的记忆速度很快,但是如果不加以巩固,遗忘速度也很快,这一方面符合“遗忘曲线”的规律,一方面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烂漫,兴趣广泛,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因此课后复习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们重视起来。

课后复习时,可以让学生先不要打开课本,积极回忆之前绘制的思维导图,根据导图提供的思路开始复述文章,进而背诵文章,最后分析人物情感,把握文章整体情感表达。例如,在复习七言律诗《长征》时,可以让学生们的脑海里先形成一幅一幅的画面,“红军们勇敢地跨过五岭山和乌蒙山,无所畏惧将险峰看作细浪、泥丸”“随后渡过浊浪滔天的金沙江和阵阵寒意的铁索大渡河”“最后翻过白雪皑皑的岷山,将士们露出欢快的笑颜”,根据这种聚象的思维方式,回忆背诵诗文,然后將不会写的生字、生词一并解决,同时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思维导图的运用不限于单篇的文章当中,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可以绘制整个一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很轻易地就能回忆起来本单元主要讲了什么。这样就会化繁为简,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路,避免因为知识量大毫无章法,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同样的道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建立整个学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形成整体的把握。进一步迁移,不同的学科之间,不同的学年之间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理清思路,形成知识架构。这样的复习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避免只是局部知识点的复习这种情况。

总之,思维导图的引入是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是新课改方向和课程创新方向的使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不要觉得作为老师就不再需要去学习,要积极接受并应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全部教学内容绘制整体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向学生展示,一方面将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把自主学习的思路分享给学生。不要让思维导图仅仅出现在某几节课上,这样很难起到显著的效果,要长久地将其运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让其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利器。

参考文献:

[1]李秀华.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2]宗月华.注重积累,为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奠基[J].小学教学参考,2017年04期.

猜你喜欢

巧用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巧用学具教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习得理论提升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