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策略探讨
2020-10-21施蔓
施蔓
摘 要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比较突出,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20-01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不少学生会感到十分困扰,内心非常希望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大家的喜欢。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这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进而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
一、树立人际交往信心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在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学生会表现自卑、懦弱,为了让学生以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师应当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认可自己的能力。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曾经有来自外地的插班生,由于他的地方口音比较浓重,经常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再加上他自己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从而逐渐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它同学交流。为了帮助他走出困境,笔者为他安排了热心的同桌;在课外时间,笔者的同桌会主动和他交流,纠正他的发音;在课堂中,笔者还表扬了他的字迹,夸他文章写得十分优秀,表扬他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长此以往,这名学生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也克服了诸多的不良心理。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另外,教师应积极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主要方式如下:
(一)班级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在活动中增进友谊。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进而与其他同学主动交往。
(二)心理辅导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人际交往行为等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低年级中,教师可以以“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来对亲子关系进行心理辅导。
(三)团体合作游戏。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游戏中,可以选择“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利用游戏的方式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孤岛求生”等比较流行的游戏,建立相应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合作,经过团队合作创造优异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真诚友善对待其他同学。在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真诚是良好的开端,也是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基础,只有真诚才能结交到真心的朋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坦诚相待,与其他学生友善相处,在态度方面要表现得热情大方,在语言方面要谦虚谨慎,在集体活动中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宽容、守信、倾听,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技巧。
(二)尊重理解家长和教师。在学生和教师的相处中,尊重是基本的要求,只有学生尊重教师、家长,才会认真接受他们的意见,进而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信任自己,信任家长,让学生积极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进而充分信任教师、家长,能够与他们做朋友,从而敞开心扉,袒露心声。
四、人际交往技巧
(一)学会交新的朋友。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他人交往时面带微笑,充分相信自己,主动与其他学生交流,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喜爱,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在记住他人名字的同时,学生也要主动介绍自己,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帮忙,通过这样的方式顺利结交到朋友。
(二)学会倾听。在人际交往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估计他人的感受,了解对方的兴趣,进而找到共同话题,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让对方对自己感兴趣;在谈话的过程中,不能打断对方,还要适当肯定对方的说法。
(三)学会赞美。小学生都有好胜心,如果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赞美,将会树立信心。所以,教师要适当赞美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受到了他人的帮助,要及时感谢对方,并且用实际行动感恩,即使是一个微笑,也会让对方感到温暖,进而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学会拒绝。在人际交往中,学生要学会拒绝,在别人误解自己的时候需要采取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及时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如果无法用言语解释,可以交给时间证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提升学生交际能力,借助于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发挥合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颖.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人际交往[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7(15):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