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痛逐瘀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0-10-21傅征伟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临床效果

傅征伟

【摘 要】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骨盆牵引+微波理疗治疗)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身痛逐瘀汤化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有显著差异(x2=8.566,P=0.016<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具有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化裁;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有效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1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且属于多发病,多发生于30-50岁人群。由于腰椎间盘各个部分出现退行性改变后,且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之下,破坏了椎间盘的纤维环,使得相邻的脊神经根遭到刺激或者压迫,最终产生腰部疼痛[1]。此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及下肢疼痛,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复位或者切除患者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髓核,该方法的疗效较显著,但也对患者的脊柱神经造成损伤,甚至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现将身痛逐瘀汤化裁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源于本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脊柱侧弯、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3)经过X线检查腰椎生理前凸消失,脊柱侧弯,椎间盘处变窄,相邻边缘处出现骨质增生;(4)自愿参与此次研究;(5)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皮肤损伤或者皮肤病者;(2)首次发病出现剧烈疼痛,且下肢疼痛明显者;(3)CT或者MRI显示髓核巨大者;(4)神经麻痹者;(5)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6)不愿接受研究者;(7)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對照组:给予骨盆牵引+微波治疗,牵引方法:患者平卧在牵引床上,垫高双下肢,于膝关节、髋关节部位屈曲60°,放松腰大肌。再采用2个牵引套固定在胸部及骨盆,并挂上牵引砣进行对抗牵引,其重量从两侧总重量16-20kg开始,逐渐增加到20-30kg,每次增加量不超过5kg。牵引过程中以患者感觉到疼痛减轻有舒适度为宜,每日牵引2次,分别在上午、下午各进行,且每次0.5h。均严格卧硬板床休息,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同时给予微波治疗,功率为15-20W,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身痛逐瘀汤化裁治疗,主要成分:独活、香附、地龙、当归、狗脊、桑寄生、牛膝各15g,威灵仙、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猪苓、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个疗程(30日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要求睡硬板床,并停止服用其他药物。

1.3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且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消失,但劳累后仍感觉到腰部有疼痛。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且生活基本自理。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临床疗效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x2=8.566,P=0.016<0.05)。

3 讨论

现代药理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神经根、硬膜囊直接受到突出机械压迫及刺激导致,加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组织血供障碍,导致神经根缺血缺氧,充血水肿,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得血浆外渗,从而损害神经根,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出现麻木及疼痛等症状。因此,解除神经炎性水肿、缺血及腰下肢肌肉痉挛是治疗关键[2]。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风寒湿三气夹杂而至, 当人体正虚或外伤致瘀时, 趁势而入, 彼此互为影响, 进而合而为病。中医提倡辩证治疗,身痛逐瘀汤中的独活味辛、苦,具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的功效;香附性辛、微苦、微甘,具有调经止痛、疏肝解郁的功效;当归、红花、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牛膝、地龙有通痹止痛、行血舒络的作用;甘草可调和以上药物,起到活血化瘀及祛风除湿的作用[3]。此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表明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局部水肿及缺血状态,促进神经根周期的血液循环,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揭牧夫, 欧冠周, 祝最成.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01):18-20.

[2] 钱程, 税毅冬, 廖天南, et al.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 5(01):167-168.

[3] 邱铕滇, 郑锐坚.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9):18-1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临床效果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