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P、TCD监测及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引流术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20-10-21郭德婧孟红芬邢军立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人性化护理

郭德婧 孟红芬 邢军立

【摘 要】目的:分析ICP、TCD监测及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引流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按1:1将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接受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瞳孔、意识、生命体征),避免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组给予ICP、TCD监测及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入院第1d和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ICP、TCD监测及人性化护理具有临床实用性,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CP;TCD监测;人性化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起病急、预后差、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的中老年疾病[1],内科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仅为50%-60%,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段—微创血肿清除术[2],但为了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和细致入微的护理配合。本次研究旨在观察我院拟定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额叶出血27例(22.5%),颞叶出血33例(27.5%),基底节区出血60例(50.0%);患者平均年龄(57.8±3.6)岁;深度昏迷16例,中度昏迷33例,浅昏迷22例;朦胧状态和嗜睡2例,大小便失禁57例,头痛44例,呕吐62例。按1:1将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接受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瞳孔、意识、生命体征),避免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组给予ICP、TCD监测及人性化护理模式: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确保ICP准确监测、并发症护理、人性化康复指导。

1.3观察指标

护理期间做好并发症记录;入院第1d、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护理态度等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指定研究人员记录、评定观察指标,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并发症

护理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各5例,再出血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组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调查

入院第1d,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护理的滿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护理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微创理念的推广,微创血肿清除术被更多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3]。但临床工作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可能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再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4],若不及时处理或并发症发生恶化,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手术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仅仅成功了一半,术后还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5]。ICP、TCD监测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患者的生命指征,再加上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实施下肢活动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温和的语气,耐心、微笑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发展、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临床宣教,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信心。在药物治疗期间,还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禁忌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并主动向高血压脑血管患者讲解相关药物知识,获得患者及其家属最大程度的认可。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护理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各5例,再出血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研究结果证实了我院制定的护理对策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ICP、TCD监测及人性化护理具有临床实用性,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秀珍.锥颅或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14(2):112-113.

[2] 江缝, 徐卫明, 赵洪洋, 等.CT引导下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15(6):361-363.

[3] 孙育海, 朱建华.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和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 2010,17(06):903-906.

[4] 王福顺, 毕向锋.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59例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 2010,27(6):715-718.

[5] 殷小平, 张苏明, 张新江, 等.对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再出血和死亡的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4(9):209-211.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