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应用进展

2020-10-21魏娜郭阳阳邵洪岩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学人文关怀

魏娜 郭阳阳 邵洪岩

【摘 要】为了探讨标准化病人(简称SP)技术在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进展,我校做了以下实验调查:抽取178名护理专业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P实验教学法与传统实验教学法,对实验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与对照组横向比较观察护生“双技能”提升效果。考核结束后,根据其技能操作成绩以及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发现: 对照组学生技能操作成绩明显低于实验组,考核教师对实验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较高。实验表明,在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有利于提升了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学;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护理学的最终实践为临床护理, 它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独立并且熟练地进行病人的信息整理、评估及诊断,并以此对患者施以合理护理。护生在校阶段,缺乏真人练习,没有临床情境,影响学生技能水平和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而标准化病人(SP)做为教学、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SP技术将学生面前的塑料模拟人换成了一位真实地"患者",他会害怕、会生气、会有各种情绪,为学生制造了一种相对真实的诊断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锻炼临床技能的同时,体会到安抚病人情绪、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SP技术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其应用于护理学临床技能训练的教育趋势更是不断发展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标准化病人(SP)知识普及

1.1 概念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是经过标准化、系统化训练,旨在准确地、清楚地、完整地复制实际临床感受的“病人”,可由教师、学生饰演,在模拟病人的身份下、还可具备指导者或考核者等多种职能。

1.2 分类

常分为职业SP、教师SPT(TSO)、学生SP(SSP,又称简易SP),教学评估中常见的SP为后两种。

(1)TSP:常作为考核者及指导者,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或掌握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所饰,多用于进行施教或考核。相对于职业SP,有以下优势: ①对病例的熟练程度高,不需要专门培训,不需要另外投入资金;②可以更快发现教学问题,直接接触评估结果及反馈;③可实时地改进表现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2)SSP:学生经过培训后所饰SP称为SSP。它相对于职业SP,有以下优势:①人员构成简单,学生易于管理且时间相对稳定;②本身具备医学知识,有利于教学更好地进行;③经费方面较职业SP要求很低;④SP多为被考核者的学长学姐,有利于不同届学生的医学知识交流与沟通;⑤学校对SSP设置合适薪酬,既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并学习临床技能,又能增加学习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 SP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準备阶段

(1)SP的选择从临床实习生中选取20名SSP。要求如下:①自愿参与实验,服从安排,诚信守时;②已具有一定的SP考核经验;③表演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实验开始前组织志愿者观摩示范视频,使其更好地了解病人病人语言含义、肢体动作和情感变化。教师指导挑选出的优质SP强化模拟某些特殊病人的恐惧、愤怒、逆反等情绪。实验正式开始前,学生5人一组讨论,加深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的印象,减少失误。

(2)选取临床典型案例,编写SP模拟病例,结合护理操作中的重难点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依据教学大纲形成最终8项基础护理标准化病人(SP)应用案例集。同时选制作护理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临床医院第三方评价单等。

2.2 实验阶段

选择我校2018级专科护理班级1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将178名护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4班78人,对照组5-6班100人。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学习经历、心理、入学成绩等方面,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在普通实验室学习与练习,以教师讲授为主、模型人示教为辅。实验组采用SP实践教学法,学生5人一组,每组配备1名SP,每位同学至少体验一遍SP教学。实施了“创设情境--体验体会--引导感悟—总结内化”教学策略,具体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由教师简要讲解病例,病例内容包括病人年龄、性别、主要临床病征等。第二步,SP将病例中的主要病征例如腹痛、头晕、吐字不清等症状表演出来,学生分组依次对SP进行问诊及护理。第三步,SP配合教师示教正确问诊及护理流程。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关键流程及注意事项,最后由一两名学生回示操作。教学最终结束后,两组统一进行操作考核,要求根据相同的给分条目,要求同一批考核教师,要求评分皆采用百分制。

2.3 评价阶段

(1)成绩公布后,分别统计计算两组学生的考核平均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8.2分。实验组定性评价人文关怀品质及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得到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认可。

(2)考核结束后回收实验组学生的调查问卷共78份,了解到学生对SP实践教学模式普遍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评价。问卷统计显示,约80%学生认为SP教学有利于更好学习记忆。本次SP实验取得了有效、良好反响。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相继引入并应用SP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及学生学习SP技术并将其用于临床技能教学与评估。多个高校设立临床技能中心,针对由在校医学生构成的SP小组,进行长期专一的训练与指导,作为日常教学评估的SP资源。这充分证明了SP技术的应用正逐步发展为医学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动性,还对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很大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校院合作创建了标准化病人(SP)在高职护理“双技能”培养教学模式,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高职护理标准化病人(SP)应用教学模式,为国内护理技能与人文关怀融合、并重培养的开展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 张璐姣,朱丹.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1a):18-20.

[2] 施月仙,田金徽,杨克虎,赵岳.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91-95.

猜你喜欢

标准化病人护理学人文关怀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实践与探讨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试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